为什么银行必须赚钱?

文摘   财经   2024-03-03 21:45   上海  

马上又到了年报齐发的日子,之前在这次或许真的不一样了:2023年银行业绩快报概览中简单预测了2023年年报的整体趋势:资产扩张,营收下滑,净利负增长。

从业人员都能感受到寒气,贷款存款信用卡之类的指标越来越难完成,反洗钱自查之类合规运营的活一搭接着一搭,工作量上去了,收入却下去了。

可能最矛盾的两个极端认知:银行是体制内、是国企,不会像某些民企一样大规模裁员优化;银行已经完全市场化了,普通员工又不是什么公务员或事业编制,说优化就优化了,哪是什么铁饭碗。

我只能说,两者说的都有点对,也都有点不对。具体是个什么情况,还是要看具体情况。。。(废话)

今天我想换个角度来聊下,银行为什么必须要赚钱?

我刚上班那会,看着银行的报表每年利润都是成百上千亿,当时就想,能赚那么多钱了,为什么还一年一年下那么重的指标?一年少发个几张卡,少赚个几亿又能怎么样?

如今上班也久了,对这个事有了点模模糊糊的认知,姑且写写,算是某种程度的“洗白”。

先明确两个概念。

首先,因为银行的主要资产都是贷款,因此贷款的净息差算是收入和利润最核心来源。“为什么银行必须赚钱”的等价命题是“为什么银行必须保持足够的净息差”。

其次,银行所谓的“资本”指的是符合《巴塞尔协议》的定义的“资本”,不是舆论场上天天被挂路灯的“资本”。前者是银行资产扩张的硬性要求。

明确了两个概念之后,先以正统的说法来解释:因为实体经济每年都有大量新增的融资需求,而这些融资需求对应的就是银行的资产扩张。银行的资产扩张,对应必须要提升相应的核心资本。而目前中国的银行业最主要的补充资本金的办法——依靠利润累积。利润的累积,就必须要维持一个足够的净息差。

照此推论,银行的赚钱就是促进实体经济。当然,我知道很多人会表示反对:银行分明是实体经济的寄生虫、吸血鬼!

先整理下逻辑的推导链条。

实体经济的扩张,尤其是大规模快速扩张,只能依靠融资。比如中国目前最缺高端芯片,能按照攒十年最后买房的思路吗?肯定不能啊,等你攒好足够的投资本钱,西方国家的制程都不知道做到多少纳米去了,还追个毛?同样的道理,修大桥、高速、高铁、地铁等基础设施,攒钱和融资二选一,无疑是融资。融资,或者说是加杠杆,本身就是助推实体经济快速增长的。

目前,中国的最大融资来源只能是银行。虽然喊了那么多年直接融资取代间接融资。然而,现实依然是银行占据大头。只说一组对比数字,根据金融监管总局的最新数据,2023年四季度末,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417.3万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29.96万亿元;根据证监会最新的报告,截止到2月8日国内沪深股票上市5118家,总市值71.15万亿元。曾经银、证、保三会鼎力,看着好像级别相当,其实证券加上保险都不够给银行提鞋。

说大力推行直接融资多少年了,证券业也说推行注册制多少年了,到现在资金的最大来源依然是间接融资,即银行业。个中原因够再写篇文章了,接受这个现实吧。

那么基于现状,实体经济的扩张和银行的资产扩张两者其实是一体两面。

银行的资产扩张不是无限制的,最大的紧箍咒来源的资本约束。简单来说,有1块钱的资本,才能放10块钱的资产(准确说是风险加权资产)。银行由于经营的独特性,理论上讲可以做成空手套白狼的庞氏骗局,正是为了保障储户的权益,避免沦为庞氏骗局,才有对银行最硬性的资本约束要求。用赵本山的话讲: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

增加核心资本的方法无非两种:外源性,依靠外部融资补充;内源性,自己攒家底用利润补充。

外部融资,在当前的情形下根本行不通。目前主流银行都已经实现上市,市净率普遍小于1,甚至腰斩的都很普遍。也就是说,一股股票的价值已经低于一股对应的净资产。比如之前多次提到的可转债问题,可转债转股本来是提高资本的有效办法,然而正是因为市值的低迷,根本没人愿意转股。好不容易找来的接盘侠均是忍着大额亏损强行转股为银行补血。

除开明面上股权融资的限制,暗地里的情况是,目前主要银行都是财政部、国资委、地方政府、央企或地方国企控制。这些股东为银行做股权投入用的是政府的钱。相信我,国家用钱的地方很多,给银行补血肯定不是优先级最高的,除非银行完蛋(比如包商、恒丰。。。)。那么允不允许这些股东之外的人来投资呢?理论上讲是可以的,这意味着国有大股东的股份会被稀释掉,比掏自己腰包的钱还要敏感。结合前述的市净率小于1,按照市值做股权融资,百分之百算国有资产流失;不按照市值,哪里找这样的冤大头?

那么外部融资行不通,就只能靠银行把每年的利润留下来,实现内生增长,才能保障资本的提升,进而确保未来的资产扩张潜力,最终实现实体经济的增长。逻辑的推导,就是如此。

而银行能够维持稳定的净利润,最核心的要素就是净息差。按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设定的净息差评价标准是1.8%。参考一些研报、研究机构的计算,总体上认为均衡点在1.6-1.8%之间。

去年随着利率基准LPR的下调,以及各家银行风险偏好的收紧,贷款利率整体都在下降。如果不是存款利率也在下降,银行的净息差跌破均衡点是迟早的事。

若是银行扛不住了,会怎么样呢?

以工商银行为例,2022年工行现金分红818亿,前两大股东汇金公司和财政部持股比例为65.85%,拿到538亿元。这些钱直接上交国家,用于各项国家支出。社保基金持有5.72%,分红47亿元,这些钱将流入社保大池子,发给退休者。

倘若银行丧失了内生增长的能力,工行第一件事只能是停止现金分红,因为保住资产扩张的潜力优先级更高。那么前述上交国家的钱,也没了,损失的会是谁呢?

这还仅是现金分红,实际经营过程中,工行还上交所得税615.27亿。税率14.56%,低于25%的法定税率,因为持有的中国国债、地方政府债利息收入按税法规定为免税收益,算不算为国接盘的隐性收益?同时,工行股票本身的增值也会体现在上级单位的资产负债表项目中。

至于日常贷款业务等方面对国家的支持,因为工行本身在收利息赚钱,我们姑且不论。

一个健康的工行每年不论过程中的支持,仅最终经营成果,对国家的贡献都在千亿人民币以上。把工行换成其他银行,对应的股东换成央企、地方政府、地方国企,逻辑也是成立的。数以千亿的现金会流入国库,支持经济、民生、科技、交通等与我们日常息息相关的建设。

一个健康的经济环境必然是各行各业蓬勃发展。银行业堵塞了,经济的调控力量就很难传导到各行各业,这也是为什么去年那场金融工作会议召开的目的。方方面面都抓,都倾注全力,是很难持续的。抓住金融业,准确说是抓住银行业,某种程度上就是抓住牛鼻子,可以有的放矢地使劲。

至于银行从业人员的待遇和工作感受,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很明显,这不是第一优先级。作为依附于行业的小兵,至少行业不会有灭顶之灾,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诸葛不亮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