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隐形杀手”

文摘   2025-01-05 12:22   重庆  

作者 | 熊雪婷,周欣宇

单位 |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前言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据报道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糖尿病发病人数超过400万人,患病总人数超过1.17亿人,占全球糖尿病患者的四分之一,且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长[1]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管理血糖水平,但由于控糖过程复杂,涉及饮食控制、运动管理、药物治疗等多方面。很多糖友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严格遵循控糖要求,这也进一步影响糖友们的健康状况。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带来的健康负担逐渐加剧,50岁至74岁的人群尤其显现出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风险。


虽然,糖尿病本身并不致命,但可怕的确是糖尿病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病情严重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从而危及生命。


本文旨在加强对高血糖的并发症的认知,并从常规报告中分析检验数据,发现检验结果背后的临床真相。



案例经过


今天在夜班过程中一张异常的血气报告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位年仅28岁的年轻患者出现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而动脉血糖已超过30mmol/L,


如此高的血糖在我科静脉血检测中已是危急值,再翻看尿常规结果,尿酮体2+,已然是酮症酸中毒。检验结果如下图:


图1  血气分析


图2  尿常规


图3  血常规


图4  生化结果


该患者较年轻,第一反应该患者是个I型糖尿病患者,且I型糖尿病患者相较II型糖尿病患者更易诱发酮症酸中毒。


然而病历中写着:主诉“左大腿肿痛伴发热乏力3天,加重伴腰腹痛6小时 ”,入院半日前,患者于诊所行左大腿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予以输液对症治疗,后患者逐渐感双侧腰部疼痛不适,伴有自觉明显发热及心动过速,于我院急诊科就诊。


既往史:患糖尿病2+年史,服用降糖药 (具体不详),近1周停用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清楚。


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过速;随机血糖31.5mmol/L。


至此,其为何会引发如此严重的酮症酸中毒的病因已经找到——感染!它是酮症酸中毒最常见的诱因。


该患者作为糖尿病患者却擅自停药1周,后又行左大腿切除术感染引起糖尿病并发症酮症酸中毒。


案例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最常见的糖尿病急症。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及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出现的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理改变临床综合征。


感染是DKA的重要诱因之一,感染会导致应激反应,进而使血糖水平升高[3]


在该患者病历中,我们已知该患者患糖尿病2+年,并且在近1周停用降糖药物,血糖一定会升高,且近期又进行左大腿脓肿切开引流术,在高血糖的加持下,正是微生物最好的培养基,随后便引发了感染。


酮症酸中毒判断标准:

血酮体升高(血酮体≥3 mmol/L)或尿糖和酮体阳性(++以上)伴血糖增高(血糖>13.9 mmol/L),血pH(pH<7.3)和(或)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HCO3⁻<18 mmol/L),无论有无糖尿病病史,都可诊断为DKA。


严重程度:

DKA分级:①轻度:仅有酮症,并无酸中毒;

②中度:有酮症,有轻、中度酸中毒者;

③重度:有酮症酸中毒伴有昏迷者,或虽无昏迷但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0mmol/L,后者很容易进入昏迷状态[2]


I型糖尿病有自发DKA的倾向。II型糖尿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亦可发生DKA。


总结


糖尿病作为一个慢性病,要定时定量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以控制血糖,避免发生并发症,而这位年轻患者显然对糖尿病的认识不足,擅自停药1周,导致如此严重的并发症。


很多人都会存在一些误区,认为血糖控制得不错就可以不继续服用药物,但其实很多人会得糖尿病就是因为自身胰岛素合成不足不能降低血糖而导致的,所以必须依靠药物降低血糖。


“小糖人”们也不需要焦虑,但一定要重视它,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注意合理饮食和保持适当运动,千万不能擅自停药,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情也很重要哦!


我们做检验的操作仪器,审审报告,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在审核检验报告时,应该结合病人基本信息以及临床病史和诊断,有时还需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有必要时也需要和临床医生多沟通,如此才更能体现咱们检验人的价值,为病人的治疗发挥更精准、正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文珍、李昭等著《1990年至2021年中国糖尿病国家负担及危险因素分析: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糖尿病杂志》(Journal of Diabetes);

[2]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国糖尿病血酮监测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 30 (3):7

[3]李雪锋 唐俊 徐焱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内分泌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视频推荐



编辑:李玲     审校:陈雪礼


数智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新媒体现有75W+(公众号60W+,视频号15W+)用户,是全国“健康新媒体十强”单位,是检验医学领域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官方学术媒体平台。检验医学新媒体致力于检验医学人才交流与培养,促进检验与临床融合发展,从而助力检验医学学科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