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最早是在1953年由首倡的。之后的1985年,理论强化了这一思想。2021年,再次提出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时间过去了这么久,离共同富裕的目标似乎越来越远。那么,要实现这一目标,其关键点在哪里?到底这一提法能否实现?简单分析供朋友们参考。
我认为要想实现共同富裕,至少有三个非常关键的点。
一是创造财富。这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没有财富何来共同富裕,没有财富只能是共同贫穷。所以,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首先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为什么1953年没有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就是因为没有财富用于分配。虽然在形式上已经具备了共同富裕的条件,比如人民GS化、大G饭等等,但正是因为缺乏可供分配的财富,最终只能草草收场。1985年XP强化了这一提法,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来带动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可以说这个提法是比较客观的,也就是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前提。事实上,正是在所设计的改革开放伟大战略思想下,积极加入全球产业链,使中国经济进入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确实,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这些人富起来之后,在税收、就业等方面也带动了整个社会中其他群体走向富裕。不过,中国的收入差距并没有因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缩小,反而越来越大。现在我们再提共同富裕,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试图达到这样的目标,但现实却是资本的逃离与经济走向通缩,其深层次的原因在哪?
二公平分配。当一国走向富裕道路之时,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国家机器就必须做到分配的公平。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虽然中国的综合国力上升、人均GDP也达到了中等国家的收入水平,但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根本原因就在于F配不公。请注意,这里不是收入不公,而是分配不公。我们总认为贫富差距的产生是因为私营企业主收入太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太低。实际上并非如此。当各种类型的生产部门将税收上缴国库之后,分配这一环节更加重要。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十年,各级地方将这些钱都用在了何处?大量的重复建设、庞大的行政事业人员开支、一些官Y的贪得无厌、政F主导下的各种利益输送等等。举个简单例子,贵州省独山县全县财政收入只有10亿左右,而债务高达400多亿。在这400多亿的债务中,究竟有多少利益流入到私人腰包?纳税人的钱就是这么被白白被浪费了。如果把这些钱真正用于民生、带动就业,进行相对公平的分配,不就可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了吗?这不是个案,全国上下都是这个样子。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富裕了,人民却未能实现共同富裕。原因不在于那些遵纪守法的企业家们赚了多少钱,而在于国J机器是否进行了公平分配。
三是严格监管。分配制度是完善的,但执行结果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说,某一相对落后地区,国家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向当地分配了1亿元的扶贫款。但最终给到老百姓的手中究竟多少?饱受诟病的红S字会也是如此,来自各方的捐款究竟有多少用于援助,有多少进入私人腰包?因此,要想做好分配,必须要有配套的监管措施。
是否要抑私扬公。刚刚讲了,中国贫富差距的最大原因不是国家不富有,而是分配环节上出了问题。所以,想通过抑私扬公的方法强制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必定是共同贫Q。有人会说,国有企业富有,一样会实现共同富裕啊。理论上确实如此,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国有企业根本无法达到非公企业的经营效率。如果没有政策上的垄断,能保持不亏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即便是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也是远低于非公企业。1990-2000年之间,国有企业大面积的破产关停已经说明了这样的问题。虽然国有企业破C,但管理层却富得流油。据不完全统计,在近100家中Y企业中,基本上都有管理人员犯Z的事实。有人说,把这些人都Q毙不就好了吗?完全可以做到。但在强监管下,这些领导者还会勤勉尽责做事吗?不会的,就拿那么一点薪水,开开会、发发文件还可以,要想让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去,完全做不到。试问在这样的运营效率下,Y国企如何为国家、为社会、为全民创造财富?可以说,以抑私扬公的方法达到共同富裕是行不通的。当然最高层也一直强调要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但我要说的是,除非MBO(管理层收购)或采用承包的方法,其他改革都无法起到根本效果。当然,如果Y国企领导者都有雷 F般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想实现共同富裕,最大程度创造财富是前提,没有这个谈共同富裕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其次就是严格追求分配环节中的公平公正,没有公正的分配,再多的财富也不会落入平头百姓手中一分。试想一下,如果把全国贪G污L的钱和各级地方浪费的钱都拿出来用于民生,估计全民免费医疗也不在话下。再次强调,造成贫富差距的不是生产部门,而在于分配,只有G家机器能在分配环节上做到公平公正,共同富裕才能最终实现。
“星火燎原”计划(详见下方图文链接)、“量、价、时空”学习(详见下面图文链接)、“价值链”计划、百万委托俱乐部以及更多合作请添加下方微信号:
陈星宇,中利资产执行董事,上海财经大学MBA,中国特色价值投资理论首创者,擅长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研究。曾担任上海交通台财经评论特约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