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拼多多无冤无仇,也就之前写过一篇《》的文章。文章写得是否符合事实,读过的朋友们自然会给出答案。
今天一早,有做拼多多的朋友联系我,心里觉得特别憋屈,让我给写一篇。我看了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决定写这么一篇文章。
事情并不复杂。
有买家在朋友拼多多店铺买了一件货品。交易时间是2023年2月17日。
今天是2024年11月24日。
消费者在今天申请退款,注意,不是“退货”,而是以“质量不合格”为由申请“仅退款”。
事情很简单,就是消费者在申请一件1年零9个月之前购买的货品的“仅退款”。
如果消费者购买的是冰箱、电瓶车等大件,过了一年多,发现有质量问题,可以向商家申请售后维权,我可以理解;毕竟有些大件产品的质量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暴露出来的。消费者在产品信息这块跟卖家比是处于“信息弱势”一方的。
但是,消费者购买的是一条内裤。有没有质量问题,拿到手很快就能知道。
如果这条内裤真有质量问题,或者纯粹是消费者不想要了,拿到手之后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之内“申请退款”,我也都能理解。一条内裤,消费者买了之后过了1年零9个月以内裤“质量问题”申请“仅退款”,拼多多还支持,抱歉我空活了几十年,没见过这么不合理的事情。
我也在拼多多上消费,但哪怕作为买家,我也认为拼多多这种行为是在纵容作恶,是商业之耻。
说难听点,这位“维权”的买家绝对不是正常买家,正常人就干不出这事儿。这就是恶意的“白嫖党”。只不过,在拼多多这个平台上,成交已经1年零9个月的订单竟然也给“白嫖党”白嫖的机会,实在让人开了眼界。
这种事的发生,首先抽了拼多多老板黄铮一个响亮的耳光。
很多研究拼多多的人经常会拿出拼多多创始人黄铮在2017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公众号文章来阐述一个底层逻辑:假定有一千个人在夏天买羽绒服,把联名订单交给厂商,并愿意按去年价格出10%订金。这种情况下,厂商很可能愿意提供30%折扣。
“因为工厂从他们的联名订单里获得了一个工厂原来不具有的一种需求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可以转变为利用生产计划低谷进行生产的便利,也可以转化为采购原材料时的笃定。工厂甚至可以把这种确定性进一步售卖给上游和配套厂商来换取工厂成本的进一步降低。”黄峥写道。
拼多多通过“拼”,把许多买家的购买需求凑在一起,形成“购买的确定性”、“需求侧的确定性”,需求侧的确定性,不仅让消费者买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也让商家提高了资本利用率和经营效率,并降低全链路成本。这又为商家扩大利润空间、进一步调降价格,承接更多订单提供了根基。
这种“用需求侧的高确定性来换取供给侧的价格优惠”的底层逻辑在“购买1条内裤过了1年零9个月仍然能申请仅退款”的现实面前被抽了个响亮的耳光。
成交已经1年零9个月的订单,买家都可以申请“仅退款”,需求侧还有个蛋的确定性?
商家发货的时候,看起来那么多订单,需求很大,但到最后,各种退款退货尘埃落定之后,真实的“需求”还能剩下多少?
“用需求侧的高确定性来换取供给侧的价格优惠”还存在吗?
我可以明确地说,由于各种售后退款的存在,“薄利多销”规则在电商领域并不成立。商家薄利卖出,遭遇几个退款,实体店卖出倒无所谓,退款没损失;网店卖出,至少亏掉快递费、包装费、运费险。薄利只会亏钱。
日前爆出的电商界奇闻“拉夫劳伦退货率95%”,已经给这种畸形的电商生态敲响了警钟。拉夫劳伦“双11”的GMV超过16亿,但退货率却达到了惊人的95%。按照电商平台的规则,成交的订单不发货是要罚款的,就算这16亿里有一半订单最后申请了“仅退款”,也还有8个亿的订单需要发货,这都需要商家耗费真金白银去生产货品、花费人力资源去打包寄快递、耗费物流公司的车辆和油钱,最后,价值8亿的订单,只有8000万是真实的“有效需求”。那么,为了7.2亿的“虚假订单”而耗费的成本是不是商家的损失,是不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自从各大电商平台上“发货退货包邮”成为标配之后,电商的营销数额在不断上升,但退货率的飙升速度远超电商营销总额的上升速度。
作为消费者,我承认,各大电商平台上“发货退货包邮”成为标配之后,确实让消费者得到了好处,购物风险大大降低,试错零成本;但当市场交易的风险被一方完全承担之后,必然鼓励毫不承担风险的一方“增加无效购买”,对于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如果以前退货需要买家出运费,那买家可能慎重考虑,不一定会买,现在,“反正哪怕不合适也是商家承担了所有成本”,那买家当然就无所顾忌“扩大需求”、增加购买。可惜的是,这种需求很多都是“伪需求”,最后产生退货退款,增加了商家的成本浪费了社会资源。
到广州的石井或者中山的沙溪等地看看,服装业退货堆积如山,一百年都清不完库存,中国的多少资源都浪费在这种“伪需求”的产品的生产上了?
另外,商家总是要赚钱的。有退货产生损失的情况下,商家必然要把损失从“有效订单”中找补回来;退货率越高,在拼多多导向的“把低价作为几乎是唯一关键的竞争力”的竞争模式导致惨烈的价格战让商家无法提价弥补损失的情况下,商家必然越要靠偷工减料降低商品质量。这就造成了“真正的本分买家”在为“伪需求”订单买单,更是在为“白嫖党”等恶意买家买单。老实人吃亏,为坏人扛下了所有。
这最终将造成市场上“本分买家”为“无良买家”买单、“本分商家”被“无良商家”淘汰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消费者、商家双输的结局。
拼多多平台不会输,他在这个过程中早就赚得盆满钵满,给中国经济留下一地鸡毛。
有人说,拼多多出现以后买东西确实便宜了。但以下感受或许才是真相:以前东西贵,但你掏钱买起来并不觉得肉疼,因为你挣得也多;现在东西便宜了,但你越来越不敢花,因为你挣得也更少了。东西便宜的同时,你的生活水平是在下降的。
产业链是相互联系的,商家不赚钱必然会给工人少发工资。商家都破产,必然导致工人失业。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
扪心自问:拼多多出现之后和之前比,您的生活压力是更大了还是更小了?生活质量更高了还是更低了?
拼多多对社会的危害是全方位的,不光在经济层面,也让社会道德水平产生大幅倒退。这方面更详细的分析在本文开头提到的那篇文章里,这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