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国与俄罗斯的东段边界,即额尔古纳河到外兴安岭。
同时,中俄双方建立贸易关系。
由于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饶,是位于苦寒之地的俄国没法比的;中国琳琅的商品让俄国人在贸易中获利颇丰。俄国人往往携带毛皮之类的货物,到中国换取金、银、锦缎、棉布等,获得巨大利益。1691年以普洛特尼科夫为首的俄国商队来华,售出货物总值7562卢布,带回去的中国货物总值达23591卢布。后来莫洛多伊为首的商队,也以价值5592卢布的货物,换回了价值12745卢布的中国货物。
1697年俄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为24万卢布,超过俄国对中亚贸易的总值,而所得利润竟高达48%。1705年至1709年,彼得·库狄雅柯夫率领的商队,获利多至27万卢布。
俄国沙皇一直更看重欧洲部分的利益。与大清的贸易给俄国人带来了滚滚财富,支持了沙俄在欧洲与瑞典、波兰、土耳其的战争,所以沙皇更看重与清廷之间的“贸易利益”,为了实现“贸易利益”,允许在与清廷的谈判中作出“领土上的让步”。
由于俄国的商品如皮毛等物在中国并非“不可或缺”,大清对与俄罗斯的贸易并不很看重;再加上俄国多次支持准噶尔汗国与大清对抗,大清多次对俄罗斯发起“贸易制裁”。葛尔丹败亡,本来呈“独立状态”的漠北蒙古归顺大清,大清与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地带消失,双方直接接壤,有直接划定中部边界的必要。
基于贸易、外交、领土的三重需要,大清与俄罗斯双方决定重新展开“边界与贸易谈判”。
1724年,萨瓦·弗拉迪斯拉维奇伯爵作为“特遣驻华全权大臣”,率领俄国使团赴中国谈判。
彼时,俄国的沙皇换成了叶卡捷琳娜一世,中国的皇帝也由康熙变成了雍正。
1725年,俄国代表团从彼得堡出发,于1726年进入中国并与清廷派来迎接的隆科多等人会晤,然后又以祝贺雍正皇帝登极的名义赴北京,抵达北京后在北京城停留了半年。
双方先在北京进行了三十多轮“初步谈判”。在“初步谈判”阶段,大清是更占优势的一方。说白了,谈判这种事“无欲则刚”,中国没有太多“有求于俄”的地方,但俄方有与中国尽快达成商贸协议的迫切需要。俄国商务部给俄国代表团有明确交代“与中国缔结商约,如中国坚持要先解决边界问题,也应为了重要的商业利益而让步”。
彼得大帝打了多年的仗,俄罗斯国库空虚,需要与中国发展贸易“赚钱回血”。
北京谈判只是达成初步协议,商定了边界和贸易问题的一些基本原则。此后清廷以在北京同外国使节签约从无先例,提出中俄谈判代表在色楞格斯克附近的布拉河畔进行第二阶段的会谈和签约。
俄罗斯谈判代表团的全权大臣萨瓦是个狠角色。他出身于波斯尼亚贵族家庭,很早就开始经商。1702年,他只身一人来到俄国,开设商号,经营毛皮。他曾经多次为俄国政府办事,深得彼得大帝赏识。彼得大帝赐他房屋并多次派他去威尼斯、罗马,参与各种谈判。因此他非常善于应付微妙的商业谈判和外交事务。
来中国之前,萨瓦做足了功课,对中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习惯有深刻的了解。同时,他充分挖掘信息,搜罗欧洲在华传教士名单,期望与这些传教士搭上联系,让他们为自己所用。比如,在离开圣彼得堡以前,萨瓦把房子租给了法国大使康普里顿,让法国大使为他起草了一封给法国耶稣会教士的介绍信,将来在北京可以凭借这封信寻求以巴多明为首的法国耶稣会士的帮助。
萨瓦知道中国官员有“要好处”的特点,还特意带了价值一万卢布的礼物和三千卢布现金,以便到北京之后“行贿送礼”。
北京谈判期间,萨瓦在谈判之余一点儿也没闲着。凭借法国大使的介绍信,他与巴多明取得了联系,再通过送礼,获得了对方的支持。他从巴多明处获得了不少清政府的情报;又通过巴多明买通清朝大学士马齐。马齐便将清政府有关谈判的决策全部告诉了萨瓦,萨瓦通过这种手段获得了重要情报,知道了大清谈判的底牌。
当时的大清还陶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对当时的国际形势完全不了解。但好在隆科多被雍正帝派去边疆一年多,知道边疆事务。虽然萨瓦掌握了大清的谈判底牌,但隆科多所要甚多,在谈判桌上坚决不让步,让萨瓦大为头痛。
1727年7月3日,中俄双方在边界地区正式展开谈判。清朝代表团有隆科多、策凌、四格和图理琛四人,以隆科多为首;沙俄代表团以萨瓦为首也是四人。隆科多提出以安加拉河为边界,河以南归大清,以北归俄罗斯,同时要求俄罗斯归还之前占据的贝加尔湖。
由于在谈判过程中,隆科多立场坚定,毫不退让,于是萨瓦将俄罗斯的托博尔斯克卫戍团调到边境,增加武力威胁。但隆科多显然不惧威胁,毫不退缩。彼时的大清国泰民安,兵强马壮,综合国力远超俄罗斯。
眼看来硬的不行,萨瓦开始玩阴的了。他深知中国使团中唯有隆科多是真正的劲敌,而图里琛等人对于边界没什么概念,都只是蠢才而已。只要搞定隆科多,事也就成了一半。
于是,萨瓦再次联系耶稣会的巴多明,托他贿赂马齐,让马齐弹劾隆科多仗势欺人,阻挠谈判,一意孤行。同时拜托马齐提醒雍正帝:如果隆科多谈判成功,将是“大功一件”,不利于雍正帝“收拾隆科多”,会给人以“戕害功臣、卸磨杀驴”的话柄。雍正帝听信了谗言,当即下旨,调回隆科多。隆科多回京之后立即被雍正帝捉拿问罪。
这是一起“内斗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典型案例。
隆科多走后,图理琛等人根本就不如隆科多熟悉边界,他们不光没有要回来贝加尔湖,还将贝加尔湖以西和唐努乌梁海以北伊聂谢河上游地区大片领土直接划给了俄国。
1727年8月31日,中国使团与俄使签订了《中俄布连斯奇条约》,规定:以恰克图和鄂尔怀图山之间作为两国疆界,由此东至额尔古纳河,西至沙毕纳依岭,为两国边界线,南归中国,北归俄国。
这份条约确定了中俄之间的“中段边界”。
紧接着,双方又分别于10月23日和11月7日签订了《阿巴哈依图条约》和《色楞格界约》。
1728年6月25日,中俄双方在恰克图河畔互换文本,称《喀尔喀会议通商条约》,也就是《恰克图条约》,作为中俄一系列边界条约的总纲条约。
对中国来讲,中俄《恰克图条约》是一份很可惜的条约。
彼时的清朝国力远胜于沙俄。清朝国内局势稳定,雍正已经坐稳天下。反观沙俄,一代雄主彼得一世已经见了上帝,一个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不成气候,而且沙俄刚被奥斯曼帝国打败,根本无力挑战清朝。
叶卡捷琳娜一世沙皇不是个强有力的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才是。
如果大清态度强硬,俄国人连动兵的勇气都没有,中国人完全可以拿回贝加尔湖。但在俄国全权大臣萨瓦的巧妙运作下,中国人不光没有收回之前的俄占领土,还让占尽劣势的俄国人“兵不血刃”在谈判桌上拿下了贝加尔湖之南40多万平方公里及西南约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以及贸易、宗教等利益。
超预期完成任务的萨瓦在给叶卡捷琳娜一世的回信中高兴地写道:“祖国和人民你们好,现在我们在北京,在雍正皇帝的帮助下,我们成功地挫败了中国人夺回被占土地的无理要求。不仅如此,雍正皇帝出于对俄国人民的无比赤诚和衷心热爱,还将大面积的中国土地划拨给了我们……边界的划分十分有利于俄罗斯帝国,大量空旷的蒙古土地,现在并入了俄罗斯帝国的版图,有的地方扩大了几天,有的则扩大了几个星期行程的面积。雍正皇帝真是俄国人民的好儿子!”
不知道雍正帝如果看了这封信会作何感想?
中俄《恰克图条约》的签订,给中俄两国之间带来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但与俄国人签署的条约,只在你的实力强于俄国人的时候,俄国人才会遵守。如果俄国人比你强大了,俄国人会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毁约。
时间很快到了1858年,大清已经衰弱不堪。沙俄的炮舰沿着黑龙江来到瑷珲城下,张开了鲸吞中国更多土地的血盆大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