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25岁小伙长期熬夜确诊!这个“老年病”年轻人也会得

健康   2024-11-20 09:24   江西  



导   读  Introduction

11月15日

话题#25岁小伙长期熬夜确诊心衰#

登上热搜






近日

山东一位25岁的李先生

检查身体时突然被告知

确诊心衰

据李先生自称

目前正在治疗中

感觉自己还很年轻

确诊心衰有点难以接受

李先生说

自己最大的问题

还是出在生活不规律

喜欢经常性熬夜

有时候不吃饭

有时候又暴饮暴食

在李先生晒出的诊断报告单上,也列出了慢性心衰(急性加重)以及高血压、房颤、室早、心脏瓣膜病等一堆病症。李先生还自述称,25的他检测心功能,EF值只有33(正常值50以上),医生对他说这样的心功能指标,还不如八十岁。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

即便听说过

"三高"、心脏病年轻化

但对于心衰

很多人依旧会认为是个"老年病"

20多岁年轻人患上心衰

着实有些出乎预料

看到李先生的自述

不少"夜猫子"网友也不淡定了



那么

年轻人为何得上心衰

与熬夜有关系吗?

为啥熬夜会"伤心又伤身"?

一起了解

👇👇👇



 01 

心衰是一种什么疾病?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指出,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等。

通俗地讲,我们的心脏就像一台“水泵”,不停地将血液泵出,然后通过动脉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当这台水泵因为受损或者老化而动力不足,无法有效地泵送血液以满足身体各部位的需求时,就会出现心衰。

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多数急性心衰患者经住院治疗后症状部分缓解,而转入慢性心衰;慢性心衰患者常因各种诱因急性加重而需住院治疗。

《指南》还介绍,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近年来我国心衰患病率呈持续升高趋势。主要还是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有数据显示,心衰的发病人群主要为老年人群,以>50岁患者为主,60岁以上患者占比超过6成。专家介绍,心衰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患冠心病的老年人最容易被心衰找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心衰确实能看作是一种“老年病”。

那为什么年轻人也会患上心衰呢?对此专家认为,主要还是由基础疾病的发生年龄提前所导致的。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年人、甚至是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中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5岁的中国人群中,心衰患病率为1.3%。说明我国心衰患者中年轻人已经占到一定比例。


 02 

为何年轻人会患上心衰

有专家总结,年轻人患上心衰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



1.感染

肺炎、心内膜炎、心肌炎等多种感染性疾病是年轻人患心衰的常见诱因;



2.心律失常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诱发心衰,特别是心房颤动;



3.血容量增加

钠盐摄入过多,输液或输血过多、过快;



4.压力过大

熬夜、劳累、情绪激动、精神过于紧张;



5.其他疾病因素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活动期、合并甲亢或贫血等。

专家介绍,首先大部分心衰都有各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左心室肥厚、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等,这些疾病治疗不及时,病情进展会导致心衰。还有一部分心衰是心肌本身疾病引起,如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

除心血管疾病外,糖尿病、贫血、甲亢、肥胖等也是心衰的常见病因。这些患者为心力衰竭的高危人群,若出现心衰的症状或体征需及时就诊。

专家提醒,心衰的症状严重限制了患者的日常活动,影响生活质量。此外,心衰会影响全身脏器的功能,造成肾功能不全、心源性肝硬化、肺部感染等。心衰治疗不及时或心衰终末期都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03 

心脏时刻都在工作,熬夜是如何"伤心"的?

熬夜可能会引发心衰,几乎是“实锤”了。我们的心脏每日每夜、时时刻刻都在不停跳动,有数据显示,在人的一生,心脏平均要跳动30亿次、循环泵出2000万升以上的血液,如此强大的心脏,为什么会被熬夜等习惯摧垮呢?

不少熬夜族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某个熬夜的时刻,突然感觉自己心脏“咯噔”了一下。这是因为熬夜会让神经在晚上兴奋起来,把本该休息的心脏强行叫起来“干活”。这样一来,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会让主导心跳起搏的窦房结增加“故障概率”。2021年一项研究就发现,长期睡眠不足的健康成年人心率模式易产生异常。

另外,医学研究也已经证实,熬夜会使血管健康变差,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是高血压、房颤、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因素。

与此同时,心脏健康也不能忽视心理健康,熬夜往往会产生一定精神压力,慢性精神压力和持续的负面情绪会显著影响心脏健康,此外生气等负面情绪则会引发室性心律失常。

加之一些年轻人熬夜时还会伴有抽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烟草和酒精里的有害物质都会导致心脏受到损伤。


 04 

除了熬夜,心脏还怕这几件事
1
怕“咸”

建议一般成人每天食用盐摄入量不超5克。医生介绍,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如果摄入过多,大量的钠离子会进入血液,血中钠离子增多又会吸引水分,最终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压增高,加重心脏负担。有报道显示,一个人每天多吃2克食盐,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0毫米汞柱及1.2毫米汞柱。

2
怕“撑”

过度饱食很伤“心”!医生提醒,过多的食物,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难以消化,使腹部膨胀不适,膈肌位置升高,从而限制了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加重心脏负担。

此外,平时喝水建议小口多次,而不是过猛地大量喝水。过猛的大量喝水会导致大量的水分快速地进入血液,让血液变得稀薄,也会导致身体血液循环加快,心脏像是身体里面的水泵,血流量变大,自然就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3
怕“饿”

早餐要吃好,有专家介绍,如果人们空腹时间比较长,会导致早晨血压升高。而若是常年不吃早餐的话,势必会导致相关激素的紊乱,人更容易出现暴饮暴食的行为和肥胖的发生,也会造成身体血脂水平的波动。相关研究发现,吃早餐有助于降低血压,进而防止血管堵塞等各种心血管事件。

4
怕“憋”

医生介绍,打鼾不一定危害心脏,但是有一种打鼾会损伤心脏——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即睡眠中会呼吸暂停,甚至突然被憋醒。当呼吸暂时停止时,人们体内的含氧量将急剧下降,对氧气需求旺盛的心肌细胞就会发生损伤。

睡眠打鼾如果伴有鼾声间歇或者打鼾中出现面部青紫、憋醒一定要引起注意;睡眠质量下降第二天白天困倦、嗜睡、记忆力下降也需要引起注意。

5
怕“气”

医生介绍,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激动、紧张的情绪下,会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度升高,刺激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继而损害血管和心脏。

如果偶尔生气,心脏和冠脉很快就能恢复正常,但如果长期处于急躁、愤怒的状态,就会增加心脏负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心肌缺血,还能使冠脉痉挛,产生胸闷、剧烈的心绞痛,导致心梗的发生。

6
怕“坐”

有专家表示,久坐少动者,血液循环减缓,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肌收缩乏力,久而久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都会伴随而来。

7
怕“胖”

2018年《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指出,与腰不粗的胖人相比,腰粗的胖人腰围每增加9.5厘米,发生冠心病、急性冠心病事件和死于冠心病的风险分别增高29%、30%、32%。腰围粗的人,就意味着腹部脂肪堆积过多,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8
怕“烟”

2023年刊发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导致我国人群心脏年龄老化的的前两位危险因素是——超重或肥胖、吸烟。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9月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五分之一的心脏病死亡是由烟草引起的。全球每年有190万人死于烟草引起的心脏病。这一数字在短短的二十年间已增加了20多万。


 05 

预防心衰做好这几条

对于心衰,采取措施来预防是十分必要的。


1.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专家介绍,高血压是心衰最常见、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长期有效控制血压可以使心衰风险降低50%。另外,血脂异常和冠心病患者,可以根据血脂异常指南进行调脂治疗以降低心衰发生风险。对冠心病患者或冠心病高危人群,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心衰。糖尿病是心衰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女性患者发生心衰的风险更高。


2.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专家提醒,守护心脏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饮食有节、加强锻炼。“饮食中药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蛋白质。限制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心脏的负担,每日摄入食盐量不可超过5g。另外还要避免食用过多的红肉和加工肉制品;控制糖分摄入,减少糖饮料,甜点和加工食品的摄入。”


3.戒烟戒酒

此外,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戒烟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过度饮酒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增加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风险。因此,戒烟戒酒也十分有必要。


4.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体检,包括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除了这些,还要保持情绪稳定,学会通过深呼吸,肌肉放松训练,运动锻炼等方式舒缓情绪,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爱自己的心脏健康,做一个健康的“知心人”吧!



科普专家Expert

陈   琦  二附院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擅长:快速心律失常消融、起搏器等CIED植入、左心耳封堵等介入诊疗。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德国汉堡圣乔治医院访问学者。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和起搏分会中青年电生理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左心耳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江西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精准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等。主持完成国家基金2项,省、厅级研究项目7项,以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及省、厅级研究项目近10项。

黄   琳  二附院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心律失常 ,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的疑难病诊治急危重症治疗。电生理及起搏器介入治疗。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访问学者,中华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青年委员、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精准医学分会常务委员、江西省卒中医学分会及睡眠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SCI论文近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科技厅课题3项。

编辑:吴竺静  编审:兰天

来源:新华日报健康综合新浪微博、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潇湘晨报、人民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来源正版图片库123RF、Pixabay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二附院。成立于1927年,是江西省当时唯一的综合性公立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有南北两个院区和一所分院。开放床位2374张,临床医技科室51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