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关注
一降再降:央行只能帮到这了
债市没等来妈妈的巴掌,等来了甜枣~货币政策密集落地,政策重心从“防风险”转向“稳经济”。
周一早盘,央行发布三则公告:公开市场操作调整为“数量招标”、降息10BP;卖出中长期债券需求的机构,可减免MLF质押品;1Y、5Y LPR分别下调10BP。货币政策操作集中落地,一是表明央行货币政策新框架正在快速成型,未来就是价格型货币政策为主;二是表明当前经济增长的目标先于汇率,未来在可控情况下降息的空间还在。(见前文)
周三早盘,央行宣布临时开展2000亿元MLF操作,且降息20BP至2.3%。MLF从去年8月以来迟迟没有调降,与10Y国债、1Y存单利率之间已有较大差距,本次降息20BP其实是一次性补降。央行本次临时操作,也是补充流动性之意(有锁短放长的可能)。当天早盘,大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其中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BP,两年及以上定期存款利率下调20BP,以此保护岌岌可危的净息差。
本周,央行连续进行较大规模的逆回购操作,有零有整、总量可观,又有MLF临时操作配合,充分满足了市场的流动性需要,展现央行呵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决心(见金融时报报道)。随着降息落地,内外“双重约束”逐步放开——内部银行净息差的约束,通过存款利率下调的方式进行缓解;外部汇率的约束,在美元走弱中,拥有了更多的弹性空间。本轮降息幅度偏谨慎,在约束打开后,年内降息再落地仍有可能。
在宽松+降息的氛围中,本周债市再度上涨。前期在YM的“严防死守”中波动受限的10Y国债开启补涨行情,周内收益率下行6.7BP、突破2.2%,试探央妈的心理防线。
一跌再跌:财政还需加把力
央行已用宽松和降息展现诚意,剩下的就要看财政了。
会议结束后,财政政策方面的消息较少。周三,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告,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用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周四两部门表示,要降低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申报门槛,不再设置“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要求。周四晚间,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要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转移支付体系,与之前的传言相符。
总体来看,财政政策的力度还是不足,同业戏称是“撒胡椒面”。3000亿元级别的资金支持难以真正起到刺激作用;而降低特别国债项目申报门槛,也揭露了目前需求不足、项目不够,“有钱也花不出去”的尴尬局面。
在刺激政策预期落空后,A股连续下跌。本周上证指数下跌3.07%,跌破2900点。虽有护盘资金入场拉高,4只沪深300ETF成交连续放量,但终究难掩颓势。股市已经在研究2000点保卫战了。
二季度经济增速已有下滑,三季度本身基数较高。要坚定不移完成全年增长目标,财政仍需发力!
人民币“史诗级暴涨”
本周,引发全球市场关注的是人民币大幅升值——周四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涨超400点,一度升破7.20关口,这其实是美元降息预期强化+日元加息概率提升+人民币和日元套息交易逆转,三方共同导致的结果。
美国方面,接连公布的经济、通胀数据好坏参半。美股并未止跌,本周道琼斯指数略有上涨,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继续暴跌,美股的“板块轮动”基本已得到确认。周三,特斯拉和谷歌公布的财报乏善可陈,引发科技股抛售潮,人工智能概念已难以吸引投资者买单。大选再现变局,VIX指数继续暴涨,创下14周新高。市场眼中,美联储9月降息几乎成为100%概率事件,要求美联储下周就“立刻降息”的呼声越来越高。
再看日元对人民币的影响。日本央行将于下周加息10-15BP的传言愈演愈烈,带来的是日元的持续升值,波及人民币,但两大薪资指标、通胀指标均不温不火,激进的加息措施缺少基础。
最后是技术因素。离岸人民币在周四当天的暴涨,更多是套息交易逆转(Carry Trade Unwind),日元和人民币的空头回补带来的技术性影响;此外,大行海外分行缩紧离岸人民币融出供给也推波助澜。因此,此次“史诗级暴涨”可以说是是机构行为和头寸对汇率造成的短期影响。周五,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重新回到7.24。
长期来看,决定汇率水平的根本因素还是经济。
稳增长比任何管控手段都更加重要!
提示关注:下周三7月官方制造业PMI公布;月末政治局会议,关注政策出台情况;美联储、日本央行公布利率决议。
债券一级市场
大类资产走势
(END)
作者:Rachel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