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悬一线/妙手回春|东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郭素峡主任团队顺利封堵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

健康   2024-10-07 07:31   上海  
2024年7月18日,59岁女性患者,突发剧烈胸痛、伴有大汗淋漓,未及时就诊,5天后气促进行性加重,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明显,就诊当地医院,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形成”,心脏超声提示全心扩大、左室节段性心肌收缩运动异常、EF 37.6%,室间隔穿孔;胸部CT提示肺水肿明显;考虑病情危重,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转入当天经科室讨论及MDT讨论,考虑处于心肌梗死急性期、外科修补室间隔穿孔时机不成熟,建议先行冠脉介入手术,约8周后再进一步处理室间隔穿孔情况,顺利开通前降支血管、并植入一枚支架,术后规范冠心病及心衰治疗。
室间隔穿孔(ventricular septal rupture,VSR)仍系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一致命机械并发症。对于此类患者,保守药物治疗几乎总是致命的。另一方面,矫治性外科手术修补虽可能挽救生命,但与较高的院内死亡率相关,尤其在病情不稳定的患者中(死亡率>50%),且在过去数十年中,死亡率趋势无任何改善。经导管室间隔封堵术已成为一种创伤较小、可挽救生命的替代方法,其存活率与矫治外科手术相当。
经过2月余的规范治疗,仍有反复气促、下肢浮肿,心衰情况难以控制,面对如此棘手的问题,东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郭素峡查阅了室间隔穿孔处理的国内外文献以及各种手术资料,心脏超声充分评估室间隔穿孔近心尖部残余边缘0-4mm,经过多学科联合会诊讨论,外科修补该室间隔穿孔手术的难道极大、并患者及家属拒绝行外科手术,郭素峡主任决定带领先心团队进行经皮室间隔穿孔封堵术,对术中手术策略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包括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措施。最终决定清醒状态下、使用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辅助下,对患者实施介入封堵手术,术中左室造影,提示为室间隔近心尖区域穿孔,穿孔左室面大小约14-16mm大小,肺动脉压mPAP 30-36mmHg,由于穿孔的位置特殊靠近心尖底部,无论是建立轨道还是释放封堵器,都有极高的挑战和难度,历经3个小时苦战,最终选择腰24mm的等边室缺封堵器封堵,心尖底部室间隔形态不规则,尽最大可能封堵大部分过隔血流,封堵后肺动脉压mPAP回落至22-26mmHg,彩超提示近心尖底部少量残余分流(近心尖底部残约3.7mm分流),ECMO静脉管道颜色从红色恢复至暗红色,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自觉气促症状有缓解,术后立即撤除ECMO、手术顺利结束,术后每天监测超声提示封堵位置良好、心包积液未见增多。
附图:
术前超声显示:室间隔缺损回声中断10.4-16.6mm,断端距离心尖部0-7.5mm,三尖瓣关闭不全(重度反流),二尖瓣关闭不全(轻中度反流),心包积液(少-中量)。

术后超声显示:封堵器位置良好,近心尖底部残3.7mm分流,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

术中超声图像

左心室造影评估室间隔穿孔位置、大小

脱钢缆后封堵器稳定

术后超声评估封堵伞位置良好、残余少量分流
出院前的心脏彩超复查结果

效果良好,患者好转步行出院





专家简介


郭素峡


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学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生物学博士后,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访问学者。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018年东莞市公立医院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023年“东莞名医”人才引进培养项目获得者,获评“东莞市特色人才”四类人才。担任国家冠心病介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带教老师,中国胸痛中心培训讲师与质控专家,海峡两岸医药交流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TAVR及Mitraclip的独立术者及全国带教老师。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胸痛组副组长,广东省女医师协会高血压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东莞市胸痛中心质控主任,东莞市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质量控制中心心血管内外科专业组组长,奥桂琼房颤冷冻俱乐部联合主席等职务。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治疗,尤其是各类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包括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电生理起搏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及结构心脏病的介入治疗。长期潜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作为主持人承担各项课题10余项,获省新技术引进奖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30余篇,主编专著1部,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明专利3项,担任《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编委。


沈利汉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东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学科主任,东莞重症医学专业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基地主任。

学术任职:

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 副主委

广东省器官医学重症医学分会 副主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休克专委会  常委

东莞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主任委员

东莞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  副主任

长期从事重症医学和呼吸病学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擅长各种急危重症、复杂疑难病例、重大呼吸道疾病的临床救治,成绩突出,得到病患的高度认可,多次受到上级部门嘉奖,先后荣获广东省抗疫先进个人,南粤好医生,东莞名医,市医学领军人才,东莞好人等荣誉称号。科研方向聚焦于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近3年来,成功立项省市重点项目多项,以通讯/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1篇,以第一负责人获创新东莞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多项专利授权。


张晓明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教学秘书,国家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秘书。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对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疑难病、危重症均有丰富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诊疗,冠心病的介入诊疗。


姚永钊


硕士研究生,东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胸痛中心医疗组长;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防治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擅长于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诊疗、急危重症心脏病的诊疗等;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腺相关病毒介导PDGF基因转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发表于《中华实验外科》,第29卷,2012年10月;《腺相关病毒介导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转染心肌细胞的研究》,发表于《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第19卷5期,2013年10月;《9型腺相关病毒转染乳鼠心肌细胞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发表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第16卷第2期,2012年1月8日等;参与编写《干细胞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中第十一章<干细胞联合基因技术治疗心血管疾病>,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2年10月出版。参与编写《心血管内科会诊纪要》,清华大学出版,2021年3月第一版。


吴智豪


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东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10年,从不拒绝危重病人和高难度手术。擅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尤其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在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均有丰富临床经验。专业方向冠心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微创手术治疗及后天性心脏的手术治疗。曾救助500余例先心病患者,最小的患儿6岁,使众多的心脏手术患者获益。


欧阳淑敏


医学硕士,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东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师,东莞市新时代新引进创新人才;熟练掌握各种常见及疑难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尤其对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等有较丰富的超声诊断经验;对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及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如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TAVR、TEER等)的术中超声监测与引导及围术期超声评估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文内容为《门诊》杂志原创内容

转载须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Clinic門诊新视野微信号:ClinicMZ

《门诊》杂志官方微信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