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可以单独阅读,
也可以先阅读其前传——
先来听一首歌:
我们很容易“听出”其中的“不谐之音”——
一壶+漂泊
“漂泊”属于一种抽象的状态,怎么可以用“壶”来量化呢?因此以上搭配是“不正常”的。
那——什么东西才可以论“壶”呢?
一般是液体,比如:水、油、酒,等等。
再结合后面的“难入喉”,那么这个液体只能是“老酒”。
因此,“一壶漂泊”里面,潜藏着一个比喻:漂泊像老酒。
这种比喻被称作
量词喻
属于潜喻的一种。
量词喻的产生机制,就是通过量词的“异常搭配”,“逼迫”读者去搜寻其“正常搭配”,进而领悟出其中潜藏的比喻。
上例中,“一壶”这个量词,赋予了抽象的“漂泊”以形态,让其具象化了。因此,这种量词也属于显象词。
我们可以把量词喻改成明喻:
一壶老酒似的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这么一改,意思当然是更加清晰了,但是其中的“酷味”就淡了许多,估计周杰伦都不好意思再去演唱它了。
再看一个类似的案例:
这里的“乡愁”,也是被“一杯”潜喻成了“老酒”。
我们常说“一朵白云”“一缕春风”,其实是隐隐然把“白云”比作“花朵”,把“春风”比作“丝线”。
下面再看一个有点特别的例子:
水仙刚刚梳洗罢,乌黑发髻高高蓬起,形状就像螺壳那样。
这里的“螺”,既是“青髻”的量词,又是它的喻体。
这种喻体直接下场当量词的量词喻,已“潜”“显”难分了,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潜喻”了。
至此,也终于解开了困扰你几十年来的一个疙瘩:“一帘幽梦”到底是个什么鬼?究竟该如何理解?
琼瑶阿姨的意思是说,这“梦”,不但像窗帘一样(估计灵感来自于卞之琳的“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并且还是一帘子一帘子的来量化的。
不要觉得这种量词喻别扭,其实在我们日常用语中已经泛滥了,比如:
一线希望
一叶扁舟
一丝微笑
一波攻击
一柱喷泉
一眼水井
这也算是给前期《老外崩溃得想哭,中国人却浑然不觉》文末留下的悬疑一个交代了。
以上二合一式的量词喻,因其用字精炼,自然成了喜欢推敲的古诗人们的至爱,再举数例:
数星深夜火,一个远乡人。(唐·卢延让《冬除夜书情》)
浮生一梭过,梦回人散。(宋·黄裳《瑶池月·微尘濯尽》)
一眉山色为谁愁。(宋·赵鼎《小重山》)
沉檀烟起盘红雾,一箭霜风吹绣户。(宋·徐昌图《木兰花·沉檀烟起盘红雾》)
一剑西风,大海鱼龙掀舞。(元·詹玉《桂枝香·丙子送李倅东归》)
马上快到月圆的元宵节了,特罗列出月亮被各种喻体“量化”的例子:
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唐·孟郊《读张碧集》)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南唐·李璟《应天长》)
玉宇无人双燕去,一弯新月上金枢。(五代十国·花蕊夫人《宫词》)
一眉新月西挂,又报桂花秋。(南宋·李曾伯《水调歌头》)
以上例子,分别把月亮比作:轮子、钩子、弯刀、眉毛。
为防失恋/联
或业务合作
请加微信
点下【在看】,留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