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句子,读后真是终生难忘,甚至每每想起都会发笑。
比如:
这句话源自钱钟书的《围城》。我曾经琢磨了很久,也没能弄清楚其中的门道。
直到有一天,突然一个激灵,联想到同一本书中另外一段话:
仔细品品,这两段话的恶搞套路,有没有类似之处?
故意扮的鬼脸,周正居然堪比本来的面目;
汤本来应该是热的,结果却是凉的;
不冰能叫冰淇淋吗?方鲍二人居然吃到了热的冰淇淋;
醋是专门负责“酸”的,偏偏就是它不酸。
钱钟书故意逆着事物的特质,用其反面或对立面来描述Ta们,从而制造了一种强烈反差,并如愿以偿达到了哗众取宠的表达效果。
因此,我也就把这种修辞伎俩取名为:
逆质
注意,不是丽质。逆质的目的是为了搞怪,而非扮靓。
制造反差的技巧有很多,逆质的妙处在于,能够把反差做到“最大值”。
好比现在西方流行的LGBT,在纯爷们和纯娘们之间,还有若干按照各种男女性别比例调配出来的中间性别。
其中差值最大的,显然是|纯爷们-纯娘们|——这就是逆质所能制造的反差效果。
郭德纲经常在相声中提到:
3、很多艺人,都是卖身不卖艺。
“艺”人居然不“卖艺”,这是典型的逆质运用。
再看一个广泛流传于微信群的段子:
4、九零后开始养老,八零后开始养生,七零后开始养二胎。
九零后正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年纪,“养老”显然是逆质了;七零后该收摊了,“养二胎”也是逆质了。
5、瞎子看见有人偷了乞丐的钱包,哑巴大吼一声“抓贼”,聋子听见吓了一跳,瘸子飞起一脚踹翻小偷,麻子说“看在我的面子上,放了他吧。”
麻子有何“面子”?瘸子飞脚不易,聋子如何听见……这是逆质的连珠运用。
只是,拿残疾人取乐,不道德,不可取。
金庸小说里有大量逆质的运用,比如:岳不群号称君子剑,却是最大的伪君子;金花婆婆老迈多病,却是一流高手;风际中忠厚老实,却是朝廷的奸细;郭芙瞧不起杨过,还斩断了他的一条胳膊,其实深爱着他……
郭德纲相声中,逆质的运用也接近泛滥。比如故意给姑娘取名为铁柱、让美女像李逵一样说话,等等。
逆质揭示了事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人类更是由多组两个极端交织而成:自负的人往往自卑、外表冷漠的人可能非常渴望被理解、爱指责别人没素质的人往往素质极差,等等,不一而足。
关于案例1,再多说两句。它还包含着一个潜台词:李梅亭的本来面目,五官是错位的。扮“鬼脸”反而能够让它们各归原位,从而使整张脸变得周正些。
这种恶搞的功力,郭德纲恐怕还得再练20年。
逆质的概念由本人首次原创提出,欢迎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为防失恋/联
或业务合作
请加微信
点下【在看】,留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