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有话不好好说?

文摘   文化   2023-04-28 00:00   美国  



我们来重温一首古诗,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背,但是你未必完全理解它。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我们看其中标红的那一句,仔细品味一下,有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我们直译一下:

想要-穷尽-千里(远的)-眼睛

眼睛是观察者,咋成了被"穷尽"者?是不是很别扭?

这是怎么回事儿?

文字的顺序颠倒了!正常的顺序是什么呢?如下:

目欲穷千里

再来直译:

眼睛+想要+穷尽+千里(远的地方)

这就通顺了!

这种为了某种目的,故意把正常的文字顺序颠倒的语言现象,叫做倒文。这个名字取得很实诚,顾名思义:文字的顺序颠倒了。

那么王之涣颠倒"目欲穷千里"意欲何为呢?为了跟下一句对仗!

我们比较一下,正常语序的搭配:

目欲穷千里

更上一层楼

以上这两句搁在一起,不对仗!并且每个字都是拧巴的。

再看一下倒文的搭配: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非常工整的对仗,并且每个字都是对仗的。

再回到这首诗,还有没有别的倒文现象呢?有——

黄河入海流

发现它的古怪没有?

黄河入了海再流?那黄河是怎么到海里去的呢?难道不是流到海里去的吗?

正常的语序应该是:

黄河流入海

这句倒文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为了跟上一句对仗!

正常语序的搭配:

白日依山尽

黄河流入海

除了前两个字之外,后面三个字都不对仗。

再看倒文的搭配: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每个字都对仗,非常工整。

另外,这种顺序,末尾的”流“字正好跟最后一句句末的”楼“字押韵。

我们小时候学过的倒装句,其实也是倒文的一种,其目的十分单纯,就是为了强调。比如《愚公移山》里面的一句:

甚矣,汝之不惠!

意思是说:太过分了,你的愚蠢的程度!

正常的语序应该是:

汝之不惠甚矣。

这里把"甚矣"提到最前面,就是为了强调。

有时候,倒文甚至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就是为了好玩。

这是什么意思呢?

诗人用这一招,就是"有话不好好说"就是想把陌生化

正常语序,让你一眼就看得明白,显不出诗人的本事。所以人家就把好好一句话,颠三倒四的,让你去猜谜。

总结一下倒文的目的,大概有如下几个:

  1. 为了对仗,

  2. 为了平仄,

  3. 为了押韵,

  4. 为了强调,

  5. 为了陌生,

    ……

倒文没有被正式列为一种修辞手法,也不是什么正经的写作技巧,因为它对语法的冲击太厉害了,基本上是文章法制社会的叛乱分子。

所以呢,我们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没有告诉我们这招,怕把我们的脑子搞乱了。

但是,倒文现象在古诗词里太常见了,如果不懂它的套路,很多诗句会让我们一头雾水。

原创不易,喜欢就请:分享  点赞  在看

—全文结束—

扫码就走的
文化乐旅

奇趣横生,闻所未闻


为防失恋/联

或业务合作

请加微信



点下【在看】,留有余香!

幽默原理
谈“笑”间,“浅”入中文的博大精“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