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这“人”是谁
这个“人”不是人,而是比喻。
相信大家对比喻最“熟悉”不过了,估计没什么人觉得它很陌生。
大部分人熟悉的比喻,是如下这种:
光阴似箭。
用“箭”来说明“光阴”,从而让接受者形象地感知到了光阴的流逝之“快”。
这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比喻表达,其结构解析如下:
它有三个要素:本体+喻词+喻体。
喻词除了“似”之外,还有:像、好像、好似、好比、不啻、犹如、如同、……似的、……一般,等等。
是不是类似这种标准的比喻句型就一定是比喻呢?
未必!如下例:
天气好像要下雨了。
这句话的意思,并非指天气的状况“好像”要下雨的样子,而是推测天气可能“真的”要下雨了。因此它不是比喻。
我要像鲁智深那样,成为一个除暴安良的英雄。
这句话里有喻词“像”,但也不是比喻。因为现在的“我”,还不是一个“除暴安良的英雄”,和鲁智深并不相似。
这里的“像鲁智深那样”,是指“我”把鲁智深作为比照的对象和努力的方向,而非比喻。
本体和喻体是不是一定要用喻词链接呢?
也未必,比如:
消失的钟声结成蛛网。
这里面的“结成”,隐含着“钟声”像“蛛网”的意思,因此是比喻。
本体和喻体之间,甚至也可以不要连接词,如下例:
压力山大。
其完整的表达是:
压力(像)山(一样)大。
甚至也可以不要喻体,如下例:
梦想照进现实。
其完整的表达是:
梦想(像太阳一样)照进现实。
为什么以上比喻句都可以缺胳膊少腿呢?
02、比喻的两个结构
要回答以上这个问题,自然首先要弄清楚:比喻句由哪些要素构成?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有点复杂。
比如以上标准案例“光阴似箭”,貌似还缺了一个关键的要素,即“相似点”。
比喻的核心就是在两样事物之间寻找相似点,它咋就把这个给拉下了呢?
“完整”的说法应该是:
光阴快似箭。
完整是完整了,但是又觉得有点多余……
那么,比喻究竟有多少要素呢?我们在表达比喻时,如何对这些要素进行取舍呢?
关于比喻的要素,目前学术界分别有三要素、四要素、五要素、六要素等等说法。这个话题有点复杂,我们以后再另辟专题探讨。
至于比喻要素的取舍,又牵扯出一个新的话题:比喻的两个结构。
以苏轼写《赤壁怀古》为例,他在打腹稿时,盘算着要把浪花比作雪——
浪花—>雪
这个映射,叫做比喻的深层结构,其目的就是:明确本体,并给其匹配一个合适的喻体。
然后苏轼开始正式动笔,把这个比喻关系表达出来,这就有很多种写法了。
刚开始,他可能写成: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如雪般的浪花。
写完之后,苏轼一推敲,太啰嗦,也不符合词的格律要求。
因此他就干脆划掉本体,直接用喻体来代替——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这样一来,既简洁,又给读者留下了解码的空间。
以上这两句,都属于比喻的表层结构,就是根据已经明确了的比喻的深层结构,把这种比喻关系表达出来的语言形式。
显然,比喻的一个深层结构,可以对应多个表层结构。
03、比喻的定义
说了半天,也该给比喻下个定义了。
比喻通常被定义为一种修辞手法,即用跟甲有相似点的乙,来描写或说明甲。又名打比方、譬如。
为什么要加“通常”一词呢?言下之意,比喻不仅仅是修辞手法。
比如,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认为,比喻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通过把甲看成乙,来认识甲(跟乙相似的某个特征)。
也就是说找到甲和乙的共同点,发现甲暗含在乙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从而对甲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认识。
以上两种定义,其实都隐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即:甲和乙,必须是不一样的“物种”。或者说,两者必须“相异”。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甲像甲”或者“这部华为Mate60手机跟那部华为Mate60手机外形一样”之类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废话,毫无意义。
也就是说,只有在甲和乙“相异”的前提条件下,去寻找两者的相似点,才有修辞的效果,才有认知的意义。
关于这一点,钱钟书在《读<拉奥孔>》中有精辟的论述:
比喻体现了相反相成的道理……两者全不合,不能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
可见,比喻就是通过联想,把两个本质上不同的事物,因某个相似点而联系在一起。
好了,有了比喻的定义,判定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就会变得很简单了呢?
嘿嘿……
04、比喻的判定
为了更具可操作性,我们不妨根据比喻的定义,提炼出更加清晰的构成比喻的三个条件:
要有本体和喻体
两者得是“异类”
两者要有相似点
好,接下来就用这三个条件来判定以下句子是不是比喻:
奴隶的生活十分悲惨,连猪狗都不如。
本体“不如”喻体,意即两者“不像”,不满足条件3,所以它不是比喻?
再来一句: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本体“非”喻体,两者自然更不像了,所以更不可能是比喻?
为什么要把以上两个判定的结果都打上问号?因为根据现行的比喻理论,这两个例句都是比喻——尽管它们貌似都不符合比喻的标准定义。
这事儿闹的……
对比喻的判定,确实是一件非常烧脑的事儿,它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理论问题。
很多问题在学术上还有争论,并没有标准答案。
比如下例,居然可以是比喻,也可以不是比喻:
他精神萎顿,好像生病了。
既可以理解为:他无精打采的样子,就跟生了病似的。这个就是比喻了。
还可以理解为:他的状况不佳,估计是生病了。这个就是表示推测,而非比喻。
再比如,有学者认为以下案例都不算比喻:
我们的班花跟校花有点像。
理由是,班花和校花是同类,而非“相异”,不满足条件2。
这个,就牵扯到如何理解“相异”的问题——这个同样有点啰嗦,以后另辟专文探讨。
这条鱼跟那只鸡一样重。
有学者认为,这里的“鸡”的功能相当于度量衡,是用来度量鱼的重量的,所以不应该算作比喻。
这又牵扯出比喻句中相似与相异的联动关系的话题,并且这个话题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本号后续也会另辟专文详细探讨。
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这个案例,一般被认定为是比拟,而非比喻。
比喻和比拟到底是什么关系的问题,一直以来是漂浮在语文课堂上空的一朵乌云。
另一朵乌云是,借喻到底是不是借代?
这反映出,比喻和很多辞格都有纠缠不清的关系,这个话题也是说来话长,只有另辟专文探讨。
总之,对比喻的判定,不能光看“长相”。也就是说——
有“像”的不一定是比喻 ;
没“像”的也可能是比喻;
“一样”的不一定是比喻;
“不像”的也可能是比喻;
……
05、尾声
本文留下那么多“另辟专文探讨”,并不是为了装逼,或者是勾引你关注我的公众号。
因为比喻确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
比喻有点类似围棋,规则看上去很简单,人人都懂。
但是有各种繁杂的变化,不同段位的人,理解的程度有深浅,应用的水平有高低,创作的水平自然是千差万别。
比喻的家族十分庞大:一般人可能知道明喻、暗喻,再专业点的可能还知道借喻、潜喻等。
其实比喻还有异喻、构喻、立喻、曲喻、悖喻等将近50种类型。
知道这么些比喻类型,比“茴”字的四种写法更有意义吗?
是的!有意义得多!
中文的深层次奥秘,至少有一半都隐藏在比喻里。
可以说,弄通了比喻,就可以抢占修辞艺术的制高点,对中文的理解和运用就可以跃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扫码观看全网独一无二的超强比喻课——
原创不易,喜欢就请:分享 点赞 在看
或业务合作
请加微信
点下【在看】,留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