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对你的情意如何?有N种方法可以度量出来…

文摘   文化   2023-04-28 00:00   美国  




一、缘起


我小时候学习《孙子兵法》,读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就很纳闷:这孙武想的倒真美,他咋不说吹口气就灭掉敌人呢?这不是给战士们出难题嘛。

好比某个互联网企业的抠门老板,不给预算,让运营部门每天吸粉十万人。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后来看电视剧《亮剑》,里面有一招叫做“围点打援”:先围住城里的敌人,再以逸待劳,打击敌人的增援部队。

我就觉得这一招挺好:实施路径清清爽爽,战士们理解起来没有任何障碍。

当然现在知道了,前者叫战略,给领导用的。

后者叫战术,给一线指战员用的。两者定位不一样。

话题转到我们的本行来。我们从小到大,学习了那么多的写作方法或技巧,为什么多数时候拿起笔(现在是键盘),依然不知道该怎么写呢?

因为那些耳熟能详的写作方法,大都偏战略,离落地或多或少都有点距离。

就拿一个常见的写作方式“借景抒情”来说吧,我们从小到大没少提它。但每一届小孩都很迷茫:“老师,‘借景抒情’这个词儿,快把我的耳朵磨出茧来。可是,我仍然不知道怎么去‘借’啊。”

真不能怨孩子笨。“借景抒情”尽管不像“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样飘在天上,但肯定不比“围点打援”更具可操作性。

别说是对小孩,就算是对以码字为生的老司机,也不是一个可以提笔就来的写作方法。

你想啊,人类的情感那么丰富,自然界的风景那么多,什么情搭什么景,搭上之后怎么表达出来,都是一笔糊涂账。

今天我们尝试一下,能否给“借景抒情”搭个梯子,让它更容易落地。



二、《赠汪伦》新解


先学习一个案例: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朗朗上口,浅显易懂,是小学语文课本的保留曲目。只要是中国人,都会背——其逆反命题也应该成立。

这么一首妇孺皆知的唐诗,我们今天用一种全新的角度来解读。看看能不能像萧峰那样,把一套寻常的太祖长拳,打出不一样的感觉。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一个象喻:用具象的“桃花潭水”来比喻抽象的“送我情”。这时候“桃花潭水”就成了一种意象——寓意之象,这个词很重要,后面还会提到。

同时,它也是一个倒喻:喻体“桃花潭水”先出现,本体“送我情”后出现。正常的说法是:

汪伦送我情谊深,

超过千尺桃花潭。

另外,它还是一个较喻,并且是较喻的子品类“强喻”:“送我情”的深度超过了“桃花潭水”。

你看,表面上平平淡淡的句子,其实蕴藏着多种非常规的变幻。但是,要把这个变幻说出个头头道道,不容易。

清朝的唐诗研究专家沈德潜在他的《唐诗别裁》中点评《赠汪伦》时说:

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但这个“转换”到底是从哪儿转到哪儿,叫个啥名堂,他不告诉你。

现在很多赏析类的节目或文章,基本上是这种风格,只说“其然”,不说“所以然”。想跟着学点“套路”,难。

比如,你听蒙曼、康震这些大佬赏析经典佳作,会跟着由衷感叹:这文字,真是太美了。

美是美,但总给人很绝望的感觉:我也就欣赏的份儿,要自己亲手写出同样美的文字,想都不要想。

他们是在往上使劲,把这些作品顶上云端,让普罗大众高山仰止。

经常读我的文章的同学(公众号:幽默原理),可能会看出一些端倪:这位随俗想图谋不轨——他总是试图“套路”写作,让中文变得有迹可循。

也就是说,我是在往下使劲,力图去破译美文的生产“基因”。如果能找到这些基因,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批量制造美文?

象喻我们已经聊过(参见:裸眼如何看见无形的世界?),倒喻、较喻的详细情况和运用技巧,我们以后会专题聊。现在还是回到“借景抒情”这个话题。



三、“借景抒情”的梯子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就是一种“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潭水”来表达好基友的送别之情,非常贴切自然。

或许会有同学说:李白赶上“好景”了,他碰巧摆渡过桃花潭,而“潭水”跟“情”正好都可以论深浅,所以很顺手地就借这“景”来抒这“情”。现在的朋友给送我送行,就是请我喝酒,喝得七荤八素的,这种俗景,咋能借去抒情?

很好!这位同学提到一点,情感跟水一样,可以论深浅。

我们说,借景抒情,其实就是一种象喻。本体是“送我情”,怎么寻找喻体呢?

还记得我们在《忽悠的艺术》里提到的“特征搭桥法”吗?“送我情”有“深度”这个属性(或曰特征),想想看,还有什么具象的东西有这个属性?

对李白这种天才而言,自然想都不用想,就地取材,信手拈来——

送我情—>深度<—桃花潭水

特征搭桥法示意图

通过以上分解,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梯子”,让“借景抒情”落地,那就是将其转换为象喻的创作。其“算法”(或曰“实施路径”)非常简单:

第一步,明确要抒什么“情”;

第二步,找到这个"情"的一个突出特征或属性;

第三步,联想一个具有相同特征的“景”,最好是就地取材;

第四步,建立二者的比喻关系,并用合适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情感的特征,当然有很多了。我们先聚焦它的可度量的特征或属性,来继续深入探讨。

把情感“具象化”,它就有“形”了,这不稀奇。

有了“形”,就有了规格尺寸,就可以对其进行度量,用数据说话,使其变得更加“具”体。

这样一来,“送我情”不但具象了,并且还可以测量了,就更显得煞有介事了,给人的印象就更深刻了:这汪伦的“送我情”好深啊,具体有多深呢?

不清楚,但是超过了一千尺。好,我有“数”了。

其实情感有好多种“规格尺寸”可以度量呢,不要只盯着“深浅”。因此我们不必羡慕李白赶上“好景”。

我再举一些例子,帮你开拓一下思路。



四、“愁”的各种度量


我们此前聊过古人用各种具象事物比喻“愁”,这回我们再从“度量”的角度,稍作进一步分析。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唐•李群玉)

请量一量东海里的水,看看我的愁怨是深还是浅。这个跟李白的创意差不多,用“深浅”来度量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

这句我们多次提到,用“多少”来度量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宋•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这句就不用翻译了。用“重量”来度量愁,尽管没给出具体斤两,但是能把小船压翻,这愁的分量,自然不轻。

忧端齐终南,澒(hòng)洞不可掇(duò)。(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忧愁像终南山那样高,又像大海一样广阔而不可收拾。分别用“高度”和“面积”来度量忧愁。

既然“愁”有那么多度量的角度,那“送我情”也应该有很多“规格尺寸”。



五、“送我情”的各种度量


比如,前面那位跟朋友喝酒的同学,该怎么表达“送我情”呢?“来,兄弟,咱俩的交情,都在这杯酒里,干了!”

这个……也行,就是容易喝出毛病来。

有没有文雅点的?根据前面介绍的“算法”,想想看,“情”跟“酒”,有“桥”可搭吗?

有的,“浓度”就是啊。那诗句就有了:

贵州茅台六十度,不及汪伦送我情。

“情”跟“酒”,都有“浓度”这项指标。因此以上诗句是说得通的。

接下来,大家可以按照以上套路,尝试从更多角度来度量“送我情”,并用类似句式换掉“桃花潭水深千尺”。比如——

用长度来度量:

万里长城万里长,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个适合出关的送别场景。情感,是可以论长短的。我们可以参照李白另外一首送别诗: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

请你问问东流江水,“别情”与“流水”,哪个更长?跟《赠汪伦》的创意有点类似。可见,大佬们的套路,确实有迹可循。

用重量来度量:

定海神针三万斤,不及汪伦送我情。

以轻重论情感,说得通,适合渡海的送别场景

大家可能注意到,情感比照的对象,其规格尺寸,动辄“成千上万”,十分夸张,这是为什么呢?以后我们会专题谈到,度量类的比喻,就得十分夸张,让人明显看出作者是在胡说八道,否则就不像比喻。

我们继续。用大小(体积)来度量:

深海蓝鲸巨无霸,不及汪伦送我情。

人情有大小,这个也说得通,也适合渡海的送别场景。

不过,现代人的送别场景经常发生在高铁站,是不是可以说:

百丈高铁一梭过,不及汪伦送我情。

高铁如梭,跑的非常快。用“速度”来度量“送我情”,是否合适呢?这个……貌似不妥。

“爱情就像龙卷风”,来去匆匆,速度很快,这是遭遇激情,说得通。

“送我情”属于相对稳定的友情,像高铁一样……如果是指“来的快”,朋友会认为:啥意思?这么着急催我走人?如果是指“去的快”,朋友会认为:啥意思?我还没离开呢,你就送完了?反正都不合适。送别嘛,得是依依惜别。

因此,以上诗句虽然很酷,但是说不通。

这里就总结出一条注意事项:

度量情感的属性选取,要考虑其合理性。

另外还有——

度量情感的属性选取,还得符合文化习惯。

比如,“胆大包天”,胆子大到可以把天装进去,用“容量”来度量胆子。多少年了,大家都这么说,早就习惯了。你非得创新,说“胆宽似海”,用“宽度”来度量胆子,意思大家倒是都能理解,但就是别扭。这就是文化习惯问题,说不好哪一个更加合理。

在顾及以上两个注意事项的前提下,大家不妨继续尝试,还有哪些属性可以度量“送我情”:面积?高度?多少?宽窄……



六、花絮


汪伦是安徽泾川人,跟李白素不相识,但是非常仰慕李白的才华,一直想结交他。你想,人家李白多大腕啊,哪能说结交就结交?

汪伦决定“套路”李白,具体咋整?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投其所好。李白好什么呢?美酒美景嘛。他给李白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一读这信,果然来劲了,浪漫主义思想一下子就开启了:“那可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啊,还有上万家酒店,掩映在桃林之间。我一家一家的喝过去,得刺激出多少灵感……”于是乎,欣然前往。

见到汪伦之后,李白就问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在哪里?汪伦没法隐瞒,只好老实答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

李白闻言大笑,并不以为意。因为他觉得汪伦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很对自己的胃口,于是就盘桓数日方才离去。

汪伦也确实没让李白白跑一趟(说笑),赠名马八匹,官锦十端。

李白感其意,临行时写下传颂千古的《赠汪伦》。

这个故事记载在袁枚的《随园诗话补遗》里,未知真假。



七、延展思考


有同学可能会生出感叹:哎……要是当年上小学的时候,咱语文老师也这么讲解《赠汪伦》,咱现在也起码是半个诗人了。

这个不能怨语文老师。中文/语文/写作/文学,总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法无定法的感觉。我是借用了一些理科思维,得以透过文字花团锦簇的表象,稍稍看出一些端倪。纯粹用文科思维来“套路”文科,有点难。

除了送我情之外,人类还有很多情感,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来表达。

你可以把各种情感类型和各种度量指标交叉组合一下,筛选出合理的搭配:

喜欢、忧愁、欢乐、惊恐、幸福、绝望、欣慰……
X
深度、长度、浓度、高度、面积、体积、重量……

这也是一种系统性思维方式,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极大丰富你的语言形态。

自然,也肯定会有同学觉得,以上这些套路太简单了。确实,我们只考虑了一情一景、一种度量属性。

人的情感一般是非常复杂的,有时是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有时候是不断变化的。这种立体的、动态的情感,借什么景来表达呢?如何才能表达清楚呢?

我们研究问题,不能太急躁、太贪心,得先易后难,先简后繁。比如,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就是先从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开始的。这个搞清楚了,再去研究天体运行、卫星上天、嫦娥奔月等复杂运动,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意犹未尽——

扫码就走的
文化乐旅

奇趣横生,闻所未闻


原创不易,喜欢就请:分享  点赞  在看

—全文结束—

为防失恋/联

或业务合作

请加微信



点下【在看】,留有余香!

幽默原理
谈“笑”间,“浅”入中文的博大精“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