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如何瞒天过海攫取第一名的?

文摘   文化   2023-04-28 00:00   美国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过从古至今,总有人热衷于给“文”排名,南宋的诗论家严沧浪,就喜欢干这种事儿。他评出了唐朝七言律诗的第一名,是谁呢?崔顥的《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写的确实不错,据说李白也为之折服,他登上黄鹤楼之后,感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首诗怎么个好法?如果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被康震、蒙曼这些老师逮住了,他们肯定会说出很多道理,比如:气象恢宏、色彩缤纷;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等等。

听这些老师的点评,我有一个感受:这些经典的古诗词,只会让人绝望的膜拜。

这些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后人还能不能写出同样档次的作品?

想都不要想,因为他们都已经封神了。

不过呢,现在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了。比如,咱们的围棋,被西方人视作上帝发明的游戏,可谓博大精深。

但是,机器人阿尔法狗出来之后,很轻松地破解了流传上千年的围棋定式。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尝试破解一下,崔顥到底是怎么写出《登黄鹤楼》的?

我们只看其中两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非常工整的对仗,我们用一张表来显示,就更直观了:

晴川
历历
汉阳树
芳草
萋萋鹦鹉洲
偏正词
重叠词
偏正词组
表一:格律结构

上下两句相同位置的词语,不但词性一样,并且词的结构都一样。

稍微解释一下,历历,清晰可见的意思,有个成语,历历在目。萋萋,茂盛的意思。

这两句诗该怎么理解呢?先看“芳草萋萋鹦鹉洲”这句。"芳草萋萋",指芳草很茂盛;“鹦鹉洲”呢,显然是个地点,状语,倒置在后面了,把它顺过来之后,整句诗的意思是:鹦鹉洲上的芳草很茂盛

那么以此类推,“晴川历历汉阳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汉阳树上的晴川很清晰?

不对!晴川是指晴朗的平川,不可能搁在汉阳树的上面。

这两句诗,从表层的格律结构上看,一模一样。其实深层的语法结构大不相同,再看下面的这张表格:

晴川
历历
汉阳树
状语
谓语
主语
芳草
萋萋
鹦鹉洲
主语
谓语
状语
表二:语法结构

相同位置的词语,尽管很对仗,但是各自承担的语法功能却不尽一致,只有“历历”和“萋萋”都是承担谓语的角色,其它两组词语的语法功能正好交叉错位。

以上表格,也深刻揭示了古诗词的具有"双层结构"的特点:

  • 一层是表层的格律结构,

  • 一层是深层的语法结构,

  • 两个结构往往是错位的。

就以上两句诗而言,二者的格律结构完全一样,但是语法结构却是错位的。如果把它们的语法结构调成一致,应该是这样的:

晴川
汉阳树
历历
鹦鹉洲
芳草
萋萋
状语主语
谓语

表三:语法结构一致的情形

按照这个语序来理解,就很顺畅了:

晴川上的汉阳树很清晰,
鹦鹉洲上的芳草很茂盛。

意思是顺了,但也失去了形式上的对仗。

至此,我们就可以倒推出崔顥的创作过程!

崔顥应该是先按照正常的语法结构来描写风景,如下:

晴川+汉阳树+历历

鹦鹉洲+芳草+萋萋

写完之后,崔顥一瞅,发现前面一组词语,"晴川"和"鹦鹉洲"不对仗,连字数都不一样。

于是开始颠倒文字的顺序,就是我们前几回聊的倒文,把“汉阳树”跟“晴川”的位置互换:

汉阳树+晴川+历历

鹦鹉洲+芳草+萋萋

咦,这下对仗了!

但是呢,崔顥试着吟诵了一番,发现不"合拍"。

因为七个字一句的诗的节拍是这样的:哒哒+哒哒+哒哒哒。而以上句子的节拍是:哒哒哒+哒哒+哒哒。

于是崔顥继续倒文,把三个字的词语挪到最后面: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这样以来,既对仗了,又满足了节拍的要求。

另外,”洲“字搁在句末,又与其它各句句末的”楼“、”悠“、”愁“等字押韵。

一箭三雕!

唐朝七言律诗的第一名也就这么诞生了。

经过以上分解,我们很清晰地看出,崔顥为了追求格律,不惜对正常的文字顺序进行了两次“乾坤大挪移”,从而达到两个目的:

  • 满足了格律的要求;

  • 把正常的“人话”变成了陌生的“诗话”。

所谓格律,稍微解释一下:格,格式,视觉效果,比如“对仗”。律,声律,听觉效果,比如上面说的节拍、押韵,还有平仄,等等。

崔顥是爽了,留给后世读者呢,是一定程度上的阅读障碍——当然了,主要是那些没有关注我的读者。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诗人的创作过程是:先用正常的“语法结构”去构思,然后再把它调整为符合格律要求的表层结构。当然了,厉害的诗人或许可以直接写出格律结构来。

读者理解诗句的过程,则刚好相反:先接受表层的“格律结构”,然后再去琢磨它正常的“语法结构”是什么样的。

诗人作诗的过程好比制作谜语,读者读诗的过程好比猜谜。

古时候,还没有现代这么相对完备的语法理论体系,加上诗歌本身经常语无伦次。两相叠加,导致古诗词有点难懂。

这里教大家一个小窍门:你不要强求用正常的语法结构去套诗句,不妨把诗句看作是一堆乱码,主、谓、宾、定、状、补等各种“零件”无序地搁在一起,然后你再去按照最合理的排序,去重新拼装它们,或许可以找到正确的解释。

这种拼装,从数学的排列组合的角度看,其实变化是很有限的,并不像文科老师说的那么邪乎。

原创不易,喜欢就请:分享  点赞  在看
—全文结束—

扫码就走的
文化乐旅

奇趣横生,闻所未闻


为防失恋/联

或业务合作

请加微信



点下【在看】,留有余香!

幽默原理
谈“笑”间,“浅”入中文的博大精“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