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1
小悠傍晚散步,见一老太太在地上找东西,遂问:
“老人家,找什么呢?天黑了,我帮你找。”
老太太说:“找口香糖。”
“都掉地上了,还找它干嘛?”
“我假牙还在上面呢!”
段子2
甲:请问信犀大厦怎么走?
乙指了指马路对面的新华书店。
甲:我不去新华书店啊…
乙:去那儿买张地图,然后就知道怎么去信犀大厦了。
以上两个老段子想必大家有些眼熟,把它们搁在一起后,不难看出它们有共同的搞笑套路——
都是发生在交际场合,都有问答环节;
被问人的首次回答都有些古怪;
提问人提出质疑后,被问人才说出最终答案;
前面的古怪“回答”和后面的最终答案密切相关。
我们姑且把这种套路取名为——
间答
意即:把间接相关的事物作为答案。也可以理解为:在问题和答案之间,间隔着一个(跟答案相关的)中间物。
间答一般由四个组件构成:问题、间体、质疑、直体。
比如在段子1中——
问题:“老人家,找什么呢?”;
间体:中间物“口香糖”;
质疑:“都掉地上了,还找它干吗?”;
直体:直接答案“假牙”。
间体事实上是一个错误的答案,它不但会引起剧中提问者的困惑,也会引起接受者(读者/观众)的惊奇。
直到直体露面,以上困惑和惊奇才被消解。
四者构成的信息流如下:
问题—X—间体—>—质疑—V—直体
可以看出,间体貌似与问题风马牛不相及;直到直体被间体带出来之后,接受者才恍然大悟。
或者说,间体负责悬疑,直体负责释疑。
“正常”的信息流顺序应该是——
您在找什么—V—假牙—V—(它粘在)口香糖(上)
以上各个关节都是“通”的,不会产生“质疑”,但也失去了趣味性。
下面再看一个间答的案例。
段子3
侯耀文:这回跟我搭戏的,是一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电影明星。
石富宽:谁呀?
侯耀文:《垂帘听政》里面,演慈禧的那位。
石富宽:刘晓庆?
侯耀文:她背后站的那宫女!
本案例中,石富宽的追问“刘晓庆?”既包含了对“间体”的进一步确认(在侯耀文的误导下),也隐含着质疑——“刘晓庆跟你搭戏?怎么可能呢?”
间体和直体的关系再亲密,也不能代替后者来作为答案。好比夫妻再恩爱,老公也不适合代替老婆去陪她闺蜜逛街。间答搞趣的机巧即在于此。
这种伎俩,说穿了一钱不值。问题是,世上的段子何其多,在这种套路被总结出来之前,要把类似段子凑在一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曾经让目前最先进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来干这种事儿,结果是乱七八糟,不知所云。
这也再次说明,以修辞艺术打底的文学类语言,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是人工智能的一道坎。
话休絮烦,我们再看一个间答的案例。
段子4
老悠看见一小孩在吃雪糕,出于关心,劝他道:
“这么凉的天,会吃坏身体的!”
小孩:“我奶奶活了90岁。”
“吃雪糕吃的?”
“不是,我奶奶从来不管闲事!”
从表现形式上看,本案例中,间答的四个组件不是特别清晰,需要从逻辑上进行梳理:
问题:“这么凉的天,会吃坏身体的!”隐含着问题(责问)——“你为什么要吃雪糕?”
间体:“我奶奶活了90岁。”
质疑:“吃雪糕吃的?”隐含着质疑——“怎么可能呢?”
直体:“我奶奶从来不管闲事!”隐含着回怼(直接答案)——建议你少管闲事,这样也能活到90岁。
间答的概念由本人首次原创提出,欢迎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为防失恋/联
或业务合作
请加微信
点下【在看】,留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