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一个动作,潜伏者暴露了身份…

文摘   文化   2024-02-16 10:32   美国  



如下这种表达:

梦想进现实。

总让我们感觉有点不对劲:“梦想”咋能“照”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

那怎么着才算正常呢?“阳光”才能“照”嘛。

难道——

没错,这句话里隐含着“梦想像阳光一样”的意思。

我们此前以为的、在比喻中不可或缺的主角:喻体,居然还可以玩失踪,潜藏起来。

这种省略了喻体的比喻,我们称之为——

潜喻

意即:潜藏着喻体。又名【藏喻】。

潜喻是一种开放式的、交互式的比喻,表达者好比是出了道完型填空的题目,读者可以根据语境“猜出”喻体。

再比如:

  • 诸侯不下色。(《礼记·坊记》)

渔,捕鱼的意思。色,美女的意思。渔色,就是“把美女当作鱼来捕捞”的意思。所以这句话里面潜藏着一个比喻:美女像鱼。

下面通过案例体会一下潜喻和明喻的区别:

  •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 山,破青天锷未残。(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

柳宗元的诗,先是点明了“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接着再去用这利剑“收割人的愁肠”,含义连贯自然。

主席的诗,则是直接用“山”来刺破青天,隐含着“山像利剑”的意思。

这其中有一个语义的跳跃,比喻的意思被跨过了,需要读者自行脑补。这体现了主席对读者智商的尊重

再看一例:

浅浅的梦被黎明破。(《散文》杂志)

由“啄”字,我们很自然想到某种鸟类,因此这句话可以改成明喻:

浅浅的梦被小鸟一样的黎明啄破。

这么改,含义当然更加清晰了,但是文字啰嗦,诗意尽失。

因此,潜喻能够使文字变得简练,特别适合写诗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潜喻的奥秘,貌似都在那些标蓝的动词上。

潜喻为什么能够成立?就是因为这些动词“出卖”了喻体,让喻体现形了。

因此,这些动词就被称为:显象词

能够独立表达完整形象的词,如“山”“火车”等具体事物的名词,叫做象词

显象词则不能独立表达形象,如“读”“游泳”等词,无法代表某个具体形象;而它们附着在某个象词上,则可以使后者“显”得更加具体、鲜明。

比如:青蛙+游泳,很容易让人想到蛙泳的动感形象。

某个显象词,只能与某些象词搭配!如果超出了其搭配范围,就会让人感到不太自然。

潜喻就是利用显象词的这个特点来耍花样的,下面举例说明:

春天来了,走出去吧,读一读大自然

读者领悟出潜喻的“心路历程”如下:

1、发现了异常搭配【读一读+大自然】,感觉有点“别扭”;

2、不自觉地去寻找能与“读一读”正常搭配的形象:报纸、书、电子邮件……并挑选了最恰当的形象:书;

3、最终悟出其中隐藏着一个比喻:大自然像一本书。

当然了,以上是分解动作,成熟的读者可能一秒钟不到就读懂了。

潜喻中,本体与显象动词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

1、本体在前,比如:

  • 太阳的光着我早起的灵魂。(宋白华《晨兴》)

  • 夜晚沿着城市的街道飘流,从高低不平的屋面往下漏。(爱米罗威尔《独乐》)

2、本体在后,比如:

  • 你应该尽力拔除你的缺点

  • 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前文说过,某个显象词能够搭配的象词是有一个范围的。因此,潜喻中的喻体可能有多个选项。

比如本文开头的例子“梦想照进现实”,这个“梦想”,可能像“阳光”,也可能像“蜡烛”或者“手电筒”,反正只要能“照”的东西,并且契合语境的,都可以。

那有没有唯一选项的情况呢?请看案例:

  • 晨光,开黑暗。

  • 晚霞红了西方的天空。

“剪”的动作貌似只能由“剪刀”使出,因此“晨光”只能像“剪刀”。

“烧”的动作只能是“火”,因此“晚霞”也只能像“火”。

下面看一个有点特别的案例:

海风折叠着海水。

这里面的显象词“折叠”,同时搭配了两个象词:

  • 【海风+折叠】

  • 【折叠+海水】

两者都是“异常”搭配,因此这句话里潜藏着两个比喻。如果你觉得“别扭”,可以将其改成明喻如下:

像手一样的海风,折叠着像纸一样的海水。

貌似“海风”只能像人的“手”,“海水”则还可以像“被子”。

以上案例,属于一词“显”二象的情况。

由此牵扯出了动词价的概念,也就是该动词可搭配的“象”词数量,由化学价引申而来。下面举例说明:

  • 一价动词:他+游泳、我+休息、鸟儿+、表+

  • 二价动词:他+吃+饭、同学+看+电影、孩子+写+

  • 三价动词:他+了+我+《三国演义》、我++他+武术

汉语中没有零价动词。

一价动词和二价动词的潜喻例子,前文都有了,它们分别潜藏着一个和两个比喻。

以此类推,三价动词的潜喻,应该可以潜藏着三个比喻。但是我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这种例子。聪明的你,不妨试试看。

接下来问题来了:显象词,只能是动词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这里先剧透一下:12种词性,有一大半都可以用来显象!

潜喻潜藏着中文的太多奥秘,下一回更精彩……

原创不易,喜欢就请:分享  点赞  在看
—未完待续—


往期精彩

建党第三人,因何消失在史海中

感觉一通,天马行空

他打造的“保护伞”,全球没人敢动

女孩吃醋,吃出一个“博大精深”

一个资深流氓的自我修养

斗转星移,花落燕归

互联网外传(五):枭雄初发轫

孔乙己在2023

如此难言之隐,他们居然能够启齿?

那个不断抛弃时代的风骚娘们

中国电影吻戏发展史

贾浅浅疑似佯狂

颠鸾倒凤,恣意妄为

横看是梗侧机锋,笑点高低各不同



版权所有©请勿侵权
本文欢迎个人阅读和分享,若要转化成其它形式(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发布在公共平台,请联系作者授权。




扫码就走的
文化乐旅

奇趣横生,闻所未闻


为防失恋/联

或业务合作

请加微信



点下【在看】,留有余香!


幽默原理
谈“笑”间,“浅”入中文的博大精“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