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这种表达:
总让我们感觉有点不对劲:“梦想”咋能“照”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
那怎么着才算正常呢?“阳光”才能“照”嘛。
难道——
没错,这句话里隐含着“梦想像阳光一样”的意思。
我们此前以为的、在比喻中不可或缺的主角:喻体,居然还可以玩失踪,潜藏起来。
这种省略了喻体的比喻,我们称之为——
潜喻
意即:潜藏着喻体。又名【藏喻】。
潜喻是一种开放式的、交互式的比喻,表达者好比是出了道完型填空的题目,读者可以根据语境“猜出”喻体。
再比如:
诸侯不下渔色。(《礼记·坊记》)
渔,捕鱼的意思。色,美女的意思。渔色,就是“把美女当作鱼来捕捞”的意思。所以这句话里面潜藏着一个比喻:美女像鱼。
下面通过案例体会一下潜喻和明喻的区别: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
柳宗元的诗,先是点明了“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接着再去用这利剑“收割人的愁肠”,含义连贯自然。
主席的诗,则是直接用“山”来刺破青天,隐含着“山像利剑”的意思。
这其中有一个语义的跳跃,比喻的意思被跨过了,需要读者自行脑补。这体现了主席对读者智商的尊重。
再看一例:
由“啄”字,我们很自然想到某种鸟类,因此这句话可以改成明喻:
浅浅的梦被小鸟一样的黎明啄破。
这么改,含义当然更加清晰了,但是文字啰嗦,诗意尽失。
因此,潜喻能够使文字变得简练,特别适合写诗。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潜喻的奥秘,貌似都在那些标蓝的动词上。
潜喻为什么能够成立?就是因为这些动词“出卖”了喻体,让喻体现形了。
因此,这些动词就被称为:显象词。
能够独立表达完整形象的词,如“山”“火车”等具体事物的名词,叫做象词。
显象词则不能独立表达形象,如“读”“游泳”等词,无法代表某个具体形象;而它们附着在某个象词上,则可以使后者“显”得更加具体、鲜明。
比如:青蛙+游泳,很容易让人想到蛙泳的动感形象。
某个显象词,只能与某些象词搭配!如果超出了其搭配范围,就会让人感到不太自然。
潜喻就是利用显象词的这个特点来耍花样的,下面举例说明:
读者领悟出潜喻的“心路历程”如下:
1、发现了异常搭配【读一读+大自然】,感觉有点“别扭”;
2、不自觉地去寻找能与“读一读”正常搭配的形象:报纸、书、电子邮件……并挑选了最恰当的形象:书;
3、最终悟出其中隐藏着一个比喻:大自然像一本书。
当然了,以上是分解动作,成熟的读者可能一秒钟不到就读懂了。
潜喻中,本体与显象动词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
1、本体在前,比如:
太阳的光,洗着我早起的灵魂。(宋白华《晨兴》)
夜晚沿着城市的街道飘流,从高低不平的屋面往下漏。(爱米罗威尔《独乐》)
2、本体在后,比如:
你应该尽力拔除你的缺点。
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前文说过,某个显象词能够搭配的象词是有一个范围的。因此,潜喻中的喻体可能有多个选项。
比如本文开头的例子“梦想照进现实”,这个“梦想”,可能像“阳光”,也可能像“蜡烛”或者“手电筒”,反正只要能“照”的东西,并且契合语境的,都可以。
那有没有唯一选项的情况呢?请看案例:
晨光,剪开黑暗。
晚霞烧红了西方的天空。
“剪”的动作貌似只能由“剪刀”使出,因此“晨光”只能像“剪刀”。
“烧”的动作只能是“火”,因此“晚霞”也只能像“火”。
下面看一个有点特别的案例:
这里面的显象词“折叠”,同时搭配了两个象词:
【海风+折叠】
【折叠+海水】
两者都是“异常”搭配,因此这句话里潜藏着两个比喻。如果你觉得“别扭”,可以将其改成明喻如下:
貌似“海风”只能像人的“手”,“海水”则还可以像“被子”。
以上案例,属于一词“显”二象的情况。
由此牵扯出了动词价的概念,也就是该动词可搭配的“象”词数量,由化学价引申而来。下面举例说明:
一价动词:他+游泳、我+休息、鸟儿+飞、表+停了
二价动词:他+吃+饭、同学+看+电影、孩子+写+字
三价动词:他+给了+我+《三国演义》、我+教+他+武术
汉语中没有零价动词。
一价动词和二价动词的潜喻例子,前文都有了,它们分别潜藏着一个和两个比喻。
以此类推,三价动词的潜喻,应该可以潜藏着三个比喻。但是我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这种例子。聪明的你,不妨试试看。
接下来问题来了:显象词,只能是动词吗?
答案是否定的!
这里先剧透一下:12种词性,有一大半都可以用来显象!
潜喻潜藏着中文的太多奥秘,下一回更精彩……
为防失恋/联
或业务合作
请加微信
点下【在看】,留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