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热身注意事项
热身是在整个课程训练阶段之前的一段较轻松的训练。更有效、更具吸引力的课程体验开始于动态热身,并为即将到来的活动做好身体准备。没有所谓的“正确”的热身方式,但在规划团体课程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应该牢记一些一般性指导原则和关键考虑因素。
理想状态下,热身应该至少持续五到十分钟,以低强度到中等强度的练习或身体活动开始,逐步增加强度。根据训练阶段的计划,热身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如果计划一个高强度间歇训练 (HIIT)课程,热身的后半部分可以包含一些简短的高强度训练,这样可以让课程参与者为其将要在之后参加的相应的高强度元素课程做准备。一般来说,训练阶段越困难,热身的动作所涵盖的范围应该越广。然而热身不应该要求太高,否则会造成身体疲劳,从而降低运动表现。
加强稳定性和灵活性的训练全面的热身有助于降低过度训练导致的损伤风险,通过解决潜在的肌肉失衡,提升课程主要部分的动作质量,不论是心肺功能的训练还是肌力训练以及二者的结合。谈及运动损伤防护,确保充分的关节活动度是必须的。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有某些有利于稳定的关节组成的动力链——比如舟状肌区和腰椎——以 及有利于灵活的关节——如踝关节、髋关 节、胸椎和肩关节。为了帮助课程参与者发展更为有效的运动模式,教练应该着重发展动态热身,并将重点放在这四个区域(踝关节、髋关 节、胸椎和肩关节)以建立充分的机体灵活性表现。
尽管有很多动作和训练选择,但动态热身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地满足课程参与者的需求,支持课程形式的总体目的和训练目标。以下ACE IFT模型抗阻训练部分的第一阶段所述,聚焦于增强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的训练理念示例。
-END-
微信扫码添加小编微信
转发文章至朋友圈
可进“体能学习资料分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