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是人体对抗阻力的能力,是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身体能力要素的基础。人体姿势的维持、自身肢体的移动和克服阻力对外做功都需要一定水平的肌肉力量。
肌肉力量可表现为绝对肌力、相对肌力、肌肉爆发力和肌肉耐力等几种形式。绝对肌力是指肌肉做最大随意收缩时所能产生的张力,通常用肌肉收缩时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负荷来表示。相对肌力又叫比肌力,是指单位生理横断面积的肌肉做最大收缩时所能产生的肌张力。
肌肉爆发力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发挥力量的能力,通常用肌肉单位时间的做功量来表示。肌肉耐力是指肌肉长时间收缩的能力,常用肌肉克服某一固定负荷的最多次数(动力性运动)或最长时间(静力性运动)来表示。通常所说的肌肉力量主要是指绝对肌力,它是上述各种肌力形式的基础。
力量素质的发展特点
力量主要包括绝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力量素质和肌肉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在青春期,由于肌肉系统的发育加快,力量增长很快。在青春期的发育后期,力量素质能达到较高水平,并能在某些以力量为主的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
青少年力量素质发展的总体特点是:男生在16岁以前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16岁以后增速变缓,在22~23岁可达高峰,以后又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减慢。女生在13岁以后开始缓慢发展并有下降趋势,16岁以后又有回升,在18~22岁可达最高峰,以后又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减慢。男女生在18~23岁时力量素质差异最大。
具体来说,女生的绝对力量在10~13岁增长很快,屈肌的绝对力量可提高46%。之后增长速度随年龄增长明显下降,16~21岁接近最大力量。男生绝对力量增长的年龄是性成熟期(12~16岁),平均增长57.5%左右。
男、女生的速度力量都在7~13岁增长很快;13岁以后男生仍以较快速度增长,而女生增长幅度相对较小,到16~17岁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在力量耐力方面,女生在7~15岁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15岁以后开始停滞,甚至下降;男生在7~17岁力量耐力的发展呈直线上升趋势。一般力量发展的敏感期在12~15岁;专项力量发展的敏感期在15~17岁。
依据上述规律,青春期以前不适宜进行过大的力量训练,但随着肌肉的发育成熟,16~18岁以后,可根据青少年发育情况进行适宜的肌肉力量训练,训练强度要根据青少年自身特点而定。
决定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
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很多,除年龄和性别外,主要受“肌源性”因素和“神经源性”因素的影响。“肌源性”因素包括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肌纤维类型、肌肉收缩时的初长度等,“神经源性”因素包括中枢激活水平、中枢神经对肌肉的协调和控制能力、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等。
力量素质的评价
力量素质主要通过握力测试来反映与评估。握力主要是反映前臂及手部肌肉力量的素质指标。一般情况下,肌肉力量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握力测试评价标准见表1。
表1:中国汉族男生握力测试的评价表 (单位:千克)
表2:中国汉族女生握力测试的评价表 (单位:千克)
通过肌肉力量耐力的评定,能够了解目前的肌力水平以及判断肌肉力量训练的效果。男生常用的肌肉力量耐力的测试方法为引体向上或斜身引体,评价标准见表3-7;女生常用的肌肉力量耐力测试方法为1分钟仰卧起坐,评价标准见表3。
表3:中国汉族男生引体向上/斜身引体评价表(单位:次)
表4中国汉族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评价表(单位:次/分钟)
腿部肌肉爆发力常通过立定跳远项目进行评定。可在沙坑(沙面与地面平齐)或土质松软的平地上进行。起跳线至沙坑近端距离不得少于30厘米。起跳地面要平坦,不得有凹陷。评价标准见表5、表6。
表5:中国汉族男生立定跳远评价表(单位:厘米)
表6:中国汉族女生立定跳远评价表 (单位:厘米)
END
往期回顾
12.52个儿童青少年全身体适能训练动作库(文末福利)
扫码关注小编微信
转发文章至朋友圈
可进“体能学习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