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小学同学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深圳做灯具出口的买卖,而且他的前任老板,现任客户,都是印度人……然后,就是遇到了口罩期,而带来了的第一次滑铁卢。在这之后,他依旧在扎根之前的业务。然后,这次刚好他也出差到了郑州,就碰了个面,一起聊起了当时为啥会那么犯那些错误。
在40s前,多少还是有点想搞一款能在一个类目里吊打一切同行的产品的雄心壮志。至少当时的他,在拥有工厂,拥有供应链优势的前提下,还是有信心,花时间去打磨产品的。这个情怀,每次沟通的时候,字里话间,我们都能感受到。
除开设计和潮流趋势,即使过了几年到了现在,也得说,单纯从产品功能来说,他的那款产品依旧还是有竞争力的。但同样,在几年前,就想做到这样的层次,那就必须付出比当时那群同行更高的产品成本作为代价。如果当时能领先投入市场,自然是有得赚的。即使这样的价格在市场上完全没有竞争力。
但郁闷的是,错过被口罩耽误的时间后,这个类目的品,已经成了热销产品。
当处于所谓的“蓝海”产品期间的时候,市场上并没有多少对手在做。可等他熬过口罩物流仓储被耽误的时间而开始真正投入市场之后,对手多了很多很多!即使产品性能不如他,但也足以满足当时绝大部分客户的基础需求,同时挤压了太久,价格也完全没有竞争力,卖一个亏一个。如果不是重新做了安排,另外找了关系,找了线下做分流,就这一下,就足以让他彻底出局。
如果说口罩是个特殊情况,但类似的案例,难道就少了么?
这几天的沟通中,还是有很多做美妆,做日用,做文化产品的朋友,一心扎根在自己的产品上。问他们怎么卖?要么说得很没底气,要么就是做出的数据很不漂亮。但中心依旧陷入在把大多数精力只是投在研究产品上,而很少考虑如何把产品给顺利卖出去的死循环。这个局,如果自己认识不到,那大部分的结果就是产品没有做好,销售也没搞好,最终惨淡出局。
深圳那边的氛围确实不一样,聊得更多都是怎么卖,怎么搞流量,怎么快点回款。同样的产品,拿在手里。深圳的朋友第一眼看的是外观,想的是卖点。而最近遇到的挺多朋友第一眼看的是说明,想的是产品如何进一步优化……一味地看用户变化,市场需求,看规模增长,想的是如何通过加大自己成本的方式去满足用户的“超期值”。而忽略了获客成本和边际成本这两个问题,那又如何能获利?
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越来越高的获客成本。都是摆在眼前的事。但现有的产品,特别是复购属性不高的产品,代表着现在的客户的周期性价值不高。利润只能从新客户身上去获取。都到了这个时候,还不注重销售。而一旦获客成本真的高于利润。真不知道到底从哪里去盈利,哪里还能淘换出银子供你生存和继续让你去升级产品,满足“情怀”的底气。
靠近黑五,靠近Q4大卖,我们自己沟通的,更多都还是如何安排广告,安排促销,安排整个策划案。然后对接仓库物流等。重心都会放在营销部分。摩拳擦掌的,就是想在今年最后的这个大促期间搞一波银子。这话放在心里,也得放在嘴上。不寒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