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个好消息,从2024年11月1日开始,跨境美区自运营商家的结算账期由15天缩短为8天了。同时,如果卖家的绩效表现很漂亮,甚至最快可以缩减到5天!
具体规则直接直接看图吧,得说,赶在黑五前来了这个消息,的确很给力。
然后,事就来了。在去杭州的1个多小时高铁上,被某强同学折磨了个够。他在义乌找了十几个品,然后就在畅谈他想怎么卖,想进多少货。我实在忍不住,就问了一句,“你是打算直接上架还是打算先搞下营销?”
他的回答很直接:“我哪里还有时间测,当然是直接上架加投放啊!”漂亮,他一向如此直接了当,而且就是喜欢玩时间差这一套,快进快出。就依靠他的眼光嗅觉还有就是,不贪婪。
他这套我学不来,我还是习惯按照我的模式去操作,先做营销,再去销售。特别是TikTok,IG这类流量平台,我不去测试流量,实在是没信心直接上架启动销售。
我的朋友圈里屏蔽过好多人,大部分都是曾经其他行业的,后来自己创业转WS或者卖货的。他们经常会一天十几条地刷屏。衣服,宝宝,美食……但据我所知,我和他共同的这一波老同事或者朋友里,不是把他屏蔽就是把他拉黑了,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和下单。有一天酒后,某人问他这事。他的回复是,我们不愿意接受的原因更多是因为产品设计,或者产品本身不行。所以在他的认知里,他得增加更多的商品才行……
除去朋友圈这个较为私密的社交空间,这样的方式是不是会对人造成打扰和反感先不提。就说,在没有经过专业的运营行为前,在没有针对性的对人群定位和标签设定前,每个人能够和愿意接受的流量都是有限的。你不提前去针对性的做区分就这样去挥霍你的“流量信任度”,那就活该你被人屏蔽,也活该效果越来越差。
举个例子,同样是朋友圈卖货,我经常会刷到两位朋友,他们就是做巴乔,米兰等球衣的买卖,他们更会做好分组,打好标签,只是让给特定的人看到相关的球衣,球星卡,书籍,队旗,球鞋……
他这样的营销,我们并不反感,因为的确是投其所好。踩中了我们的痒点。所以他的业务,就的确能做得风生水起……
再举个例子。我的一位做产品的同行,之前在IG,在TT上做自己的品牌账号,积累上万的粉丝,然后就想着转化变现。结果,效果很不好。我们去看他的账号内容,再看他的粉丝画像。了解这些粉丝的来源,他回答说大部分是之前通过一些折扣,样品测试等群里找过来的。呵呵,这样的人群画像积累的账号能全额转化?能有才奇了怪了。
即使如此,那为啥还是会有更多的人会选择先上架,再直接打广告呢?理由很简单,因为快啊!
再说了,广告本身就是属于营销的一个手段,而且是能立马看到数据反馈的一个手段。对一些类目来说,特别是门槛低,适用范围更宽广的商品来说,的确很合适,你总不能垃圾袋,吸水毛巾,牙刷这样低价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去刻意培养一批粉丝吧。特别是在流量成本不高的情况下,投放广告的效果和投产比一定是最理想的和最快的。只有在竞争变大,流量成本升高后,这样单纯的广告投放才会变得不那么稳定和一直让人满意。而到了这个时候,达人,口碑,活动,内容……各种营销手段都得一起打组合拳,才能保证流量成本还能可控,且整体数据还能被接受。
而某强同学最擅长的,就是背靠义乌,去打这个时间差。在流量成本低的时候,狠狠薅一把羊毛,等到成本上涨前,及时抽身,盘子甩给其他人。
得说,这是“天赋”,学习和羡慕不来的。而没有这种能力的我,就得安安心心的按照自己擅长的节奏去操作……怕的就是没有天赋还要硬上,那大概率就是会落得个打肿脸充胖子,吃了哑巴亏无处诉说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