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看《南来北往》,对里面的小温州,实在是太有感触。即使几次被偷,被骗,他依旧还是会带着一包墨镜,在绿皮火车上叫卖;我们背着笔记本和手机,在高铁上沟通买卖;他就算在哈城开了个门面,也还是在四处奔跑;我们有自己的DTC,同时也在TikTok Shop,TEMU等平台有开店……但也依旧还是在四处奔波。
团队越小,事就越集中。所以,我和飞翔到哪,都可以办公和处理事情。在深圳或者黄石,不止一位同行,看到我们在酒店的大厅里,在茶室里,在咖啡厅里,在候车厅里,也把笔记本打开,处理下业务。甚至偶尔一起去出差,也能看到我们晚饭后赶紧回酒店,继续通宵干活。
而同时分散在武汉,泉州或其他地方的小玖,和其他几个人,不管他们在哪,也可以随时联系到我们。除了我们只是没有坐在一间办公室里之外,其他的事情,和以前上班,也没什么区别。
我们选择的赛道既然要在路上,那除去飞机或者医院,这种特定场所外,其他所有的时间,都会是在“事情”里面。
奔波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公司,是我们所在行业的需求。线上链接,线下面见。这是我们的常态,对于具体的业务应该如何做,遇到问题如何解决,我们随时都能被联系到和解决掉。这也是一直身处一线,给到的方便。就是能够更加节省沟通成本,加快处理进度。
换句话,我们的很多同行人,出去,就只是出去,可能就是单纯的去拜访客户或者看看市场;可能就是到工厂去看样品或者货物;也可能是去某个课程,或者某个行业的聚会……类似这些事,我们自己基本都没怎么参与。
我们每次出行的目的都很明确,是否有助于卖货。
我不辩驳,不反感,但也不接受某些同行的观点,“我把产品做好就行了”,“我都已经投入了这么多,还要我自己去卖货?”……
看看雷军,看看周鸿祎……人家站得那么高了,依旧会一线卖货。在赚钱这件事上,依旧是要从他自己带头做起。
那么,现在的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不去逼自己一把,带头去攻坚呢。
我们这个行业,如果总是坐在办公室里面,多少还是会有些惰性的。每天面对的是同样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待太久了,在我们自己的认知里,不算是件好事。
流水不腐,平台也好,流量也好,经常出现问题恰恰就是常态,而在出现这样的问题后,怎么去处理?如果一直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我不认为能够即使解决问题。
而类似现在的我们,起码能够第一时间想到该怎么去做补救,维持业务的正常运行。让现金流不断。即使有问题,军心也不会不稳。都是一起经历过多次的,习惯就好。反正天塌了,上有我们顶着呢。该怎么重新卖货?都有备案等着了。按流程继续就好。
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一套运营模式,但目标都应该是盈利。一直在路上是为了盈利;稳稳的坐住,也是为了盈利。不管团队人多人少,只要目标一致,有事就能直接解决。大概率,还是能活得更长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