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去工厂,最绕不过去的事情之一就是,工厂负责人问,他们如何可以自己启动,如何可以搞个品牌出来?
众所周不知的是,我一直都很忌讳和他们聊这个事情,他们很笃定的一个点依旧还是他们的供应链优势,想着自己就是工厂,自己就是最一线的资源,至少在价格战方面,可以做到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没错,供应链优势是必不可缺的优势。但如果人人都可以凭借这个点做到头部大卖,那为什么你们之前找其他人合作后就是没有满意的结果呢?
解释过太多次,现在的市场,根本就不可能是你想象中的那个样子,你想要比别人更出色,就一定要搞定一个甚至多个维度内,你的长板足够长!除此之外,内部运营的时候,一定要比对手少犯错。甚至可以说,少做,慢做,都有可能熬死那些做得越多越快,犯的错越多越大的激进者。
我承认我们自己也遇到过一些短期内抄小路赚暴利的同行,但还是那句话,一旦所谓的信息差被打破,所谓的捷径被众人知晓,那这“秘密”还能顶多大用?
然后就是他们所谓的“品牌”,“技术”优势。某些又要里子又要面子,还不差钱的大佬想在“branding”上下点功夫。别怪我总是泼冷水,我们自己这些卖家都不一定能在这个点上作出结果,就更别说没有一线经验的大佬你了。
他的想法是直接复制修改美区某些品牌得起步的故事和操作模式,花个几十万,招人先在油管等频道建立自己的账户,把例如品牌定位,品牌故事,VI系统,文字识别……都先整起来。然后大不了投一波流,做曝光,做流量。然后以此去提高用户转化,品牌建立,复购等等。
我就问了一个问题,你的产品是什么,你准备用哪个产品做尖刀去冲击市场。他的回答是,“我先做人设,再卖货啊!”漂亮!你怎么就那么肯定你所谓的品牌建立后就有人愿意买账呢?这个周期需要多久?你又是否愿意前期一直输血呢?在我们的角度,能跑通的顺序应该是,你先卖,能卖动,能卖爆,你才有机会和资格说再去升级为品牌。现在不管是AMZ还是TTS,我就没看到说有哪个所谓的品牌能做到知名度很大,但销量一般,还能一直维持下去的。就像郭德纲说的,“能卖票不一定是好相声,不卖票一定不是好相声”。我借用一下,“能卖爆不一定是好品牌,卖不动的一定不是好品牌”。当还没做到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真正赚到钱的时候,我自认是没资格谈所谓品牌的。
然后,即使你某个品能卖爆,那就真的能再升级为品牌么?
建立起自己的DTC,然后在各个社媒有自己的账号和发声,注册了独立的LOGO和商标,甚至把自己的Slogan,把自己的品牌故事都包装得像模像样,创始人甚至亲自下场去直播,去销售……这样一套下来,是否就意味是一个“品牌”了呢?
自娱自乐,这样搞的确可以。但放到市场上你才会知道,没有持续销量支持,那就真的只能是自娱自乐,就是个面子功夫。
理解,对某些人来说,时间更宝贵,所以他们有资本这样玩,宁愿砸钱去快速测试,也不会自己花时间花精力去研究。所谓的品牌,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张对外的名片。能成,那就多了一层闪光灯;不成,就当输了几把牌。他们到了功成名就的地步,所以不会太在于这个事。但对我们这些还在一线拼搏的人来说,踏踏实实的把钱花在Marketing,而不是Branding,更实际一点。
我一直对这些位发出的合作邀约都很不敏感,更多就在于我们自己只擅长做一个类目,也只擅长做一个模式。更是因为,还没达到这些位的那个层次,没法用他们的“格局”来处理事。所以也就只能敬谢不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