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江孜的绝美艺术杰作

文摘   2024-11-24 18:20   中国  


江孜白居寺远景

《匝嘎利二十五张套组》
十五世纪初,大都会博物馆藏

《匝嘎利二十五张套组:中间的金刚萨埵双身》
十五世纪初,大都会博物馆藏


便于携带的匝嘎利(ཙ་ཀ་ལི་/ཙཀླི་;见于往期的文章)是用于启示的微型画,是修行者获得指导和训练的“百科指南”。据大都会博物馆亚洲艺术部策展人库尔特·贝伦特(Kurt Behrendt)介绍,这套明显具有江孜风格的匝嘎利套组是由纽约罗杰斯基金会(Rogers Fund)于2000年捐赠。西藏宁玛派的团队委托在藏的尼泊尔画匠(有争议)完成了这套具有文本研究和艺术研究双重价值的套组。在套组的最下方自左到右分别列出具有六道众生面容的六觉士,其艺术形象在众多关于六觉士的艺术作品中都可谓独树一帜。

《匝嘎利二十五张套组:天道》
十五世纪初,大都会博物馆藏

身白而持乐器
主天界者以骄傲之心具业力
虽在天界仍将死亡

《匝嘎利二十五张套组:阿修罗道》
十五世纪初,大都会博物馆藏

身绿蓝而持武器
主阿修罗道者以嫉妒之心具业力
常向天界发出挑战

《匝嘎利二十五张套组:人道》
十五世纪初,大都会博物馆藏

身黄而持禅杖和钵盂
主人道者以贪欲之心具业力
命中经历生老病死

《匝嘎利二十五张套组:畜生道》
十五世纪初,大都会博物馆藏

身深蓝或深棕而持经典
主畜生者以愚昧之心具业力
造作而难以观心性

《匝嘎利二十五张套组:饿鬼道》
十五世纪初,大都会博物馆藏

身红而持珍宝小盒
主饿鬼者以吝啬之心具业力
人不可见而留饿感

《匝嘎利二十五张套组:地狱道》
十五世纪初,大都会博物馆藏

身黑或深灰而持水火器具
主地狱道者以嗔怨之心具业力
热寒之间受一切苦


འགྲོ་བ་བཟང་པོའི་གནས་གསུམ།
འགྲོ་བ་ངན་པའི་གནས་གསུམ།
ཐུབ་པ་དྲུག་རྣམས་གསན་དང་།
རིགས་དྲུག་དགོངས་སུ་གསོལ་དང་།
三善道之境
三恶道之境
诸六善请听
念六道众生
(惹那岭巴·仁青白桑,1403-1479)

自三十岁开始,惹那岭巴(རཏྣ་གླིང་པ་རིན་ཆེན་དཔལ་བཟང་)就持续在各地揭示隐匿的启示。当他回到自己的故乡,即今山南洛扎县境内时,一群前往拉萨的人们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一对年迈的夫妻和他们的三个儿子,其中两位老者或已到了不惑之年。为了回报他们的供养,惹那岭巴当即咏诵出了本文开头的礼赞,并告知他们务必将此文沿路向世人咏诵。或许,当时的那群人并不知道这段文字与惹那岭巴有关“六觉”的启示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至今生活在南亚和喜马拉雅地区的人们而言,“业力与轮回”仍旧是一个已经拥有诸多流行解释的核心理念。

《惹那岭巴·仁青白桑》(画作局部)
十八世纪中后期,鲁宾博物馆藏

这段由惹那岭巴的弟子通瓦顿旦(མཐོང་བ་དོན་ལྡན་;1416-1453)记录在书中的恩师事迹,是一个有关救赎的经典情节,而获得救赎正是人们所迫切想要获得的结果。当人们处于任何一个阶段时,他都必须正确地履行智识和灵性层面的义务,并努力使其起到符合正道的作用。在古典时期的南亚哲学体系中,重视业力的人将经历四个生命阶段:坚守誓言的忠贞学生(ब्रह्मचर्य),已婚的在家居士(गार्हस्थ्य),隐居于森林的修行者(वानप्रस्थ)和正式的出家人(संन्यास;或者可以将其直接翻译为脱离业力者)。

《通瓦顿旦》
十八世纪末,私人藏品


曾在闭关时得见六道众生的直贡梯寺第七任主人仓决巴·扎巴索朗(མཚམས་བཅད་པ་གྲགས་པ་བསོད་ནམས་;1238-1287)就曾坦言,如果过分强调业力与行为间的关联,那么人们将会把自身的业力情况归咎于一切外部环境,即只关注自身被外因所限制的行动,而无视心性的训练。

《中阴静猛诸天坛城》
十九世纪中期,Hahn文化基金会藏

在六道中,各有其主,且皆有两面体相,即主宰各道之主和救赎各道之觉士,故称之为“六圣”或“六觉士”。现今所流行的“六觉士”体系一般与《秘密藏续》(རྒྱུད་གསང་བ་སྙིང་པོ་)相关,由此延伸而来或拥有独立启示的六觉士的名号有六种之多。在诸多有关六觉士的艺术作品(最经典的莫过于《六道轮回图》)中,六觉士各有其身色且手持特殊器物。与以往的作品不同,在今藏于大都会博物馆的一套宁玛派匝嘎利套组(本文中的第一张图片)中,六觉士不再以觉者的形象出现,其作为六道主的独特身份被发掘,六道众生与六道六觉士因此融于一体

局部:三善道及三觉士

局部:三恶道及三觉士



作者介绍

索朗旺青

撰稿人、研究助理、青年美术评论家

毕业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历史和哲学学院(牛津大学项目合作),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并长期主持人民大学的藏史研读班。长期坚持研读原始资料,系统学习了古希腊语、拉丁语、古希伯来语、西夏语、梵语,满语、蒙语和古藏文等作为学术研究性语言。2017年,参加联合国教科文在俄罗斯组织的“史诗与民族-雅库特”会议。2018年,荣获“青年美术评论家”称号,代表作品有《图像,一种生存修辞术:古典图像和城市图像分析》。2019年,参与了国家级项目——《西藏历史地图集》 。2020年,其译注的《藏史纲要》已定稿。曾参与《藏文辞海》编写,并担任常务主编。





   
 




CHARU
ཆ་རུ། 迦入源于藏语,是一枚黑帐篷上的木扣子。社会企业|游牧可持续|博物馆|设计品牌心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