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野山,作为日本真言宗的圣地,不仅孕育了世界级的文化瑰宝和自然奇观,更是信仰传统千年传承的见证。
本文将引领您揭开高野山宿坊的神秘面纱,探索那些半僧半俗的集僧如何在维护寺院运营的同时,为世人提供一段宁静的修行时光。我们将深入高野山的宿坊背后的故事,体验那份超越世俗的宁静,感受那些在晨钟暮鼓中寻求心灵净化的旅人的故事。
高野山就是以金刚峰寺为中心形成的宗教都市。
高野山,作为日本真言宗的圣地,不仅坐拥世界级别的文化瑰宝和自然奇观,更是千年信仰传统的传承之地。在高野山中心的金刚峰寺,每天早上依然保持着“生身供”仪式,即由被称为“维那”的僧侣每天送饭给正在冥想的空海大师——在真言密教的信仰里,空海大师自西元774年起,便以冥想之姿,活于人世,他静坐金刚峰前,沉思解救众生之道,静候着未来佛弥勒在56万7千年后的降世,以便再次与弥勒佛并肩,共同度化世人。
基于对弘法大师的虔诚信仰,空海大师冥想之地“灵场”周围,已然成为日本最宏伟的墓地。造访灵场,你将目睹日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家族的安息之地,诸如岛津家、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贵族的陵墓。
尽管如织田信长这般与本能寺有着深厚渊源的人物并未留下肉身,但他们的遗骸或遗物,却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安放于灵场之中。这些墓冢之所以选址于此,是因为它们紧邻着日本宗教史上的天才空海大师,仿佛与空海大师的亲近能带来更多的救赎、悟道与往生善道的希望。
结城秀康石庙。
在高野山,不仅达官贵人希望死后成为空海的弟子,普通百姓也期望在离世后能得到大师的庇佑。因此,出现了一种职业,他们在全国范围向民众收取钱财和寄付,然后将托付的遗骨带到高野山的寺院安葬。这些人虽然不是正式的出家人,但外表与高野山的僧侣无异,虽然他们的生业带有一些商业化色彩,但毕竟也是在为人做功德。这群半僧半俗、有时还会食肉娶妻的集僧,被称为“高野圣”。宗教圣地高野山能够维持至今而不衰,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这些看似有些俗气的凡人们在支撑。
毕竟寺院的运营需要金钱支持,那些每天认真诵经、努力开化世人的高僧,如果没有人出资买米买菜,一样会陷入困境。
除了在各地奔波的高野圣之外,高野山中也有许多从事庶务、寺院管理和其他事务的下级僧侣,这些高野山的“非正规职工”被称为“行人”(意为修行人,并非指路上的步行者),行人后来还担任保安工作,甚至演变成了日后日本宗教的特殊现象“僧兵”。
也就是说,高野山的僧侣并非只有那些每日吃斋念佛诵经的和尚,严格来说,高野山的宗教人士分为“学侣”(正统学院派僧侣)、“行人”(实务执行者)、“圣侣”(募资业务员)三种势力,其中学侣地位最高而圣侣最被轻视,但如果论实际世俗的运营能力,又似乎是圣侣重要于行人,而行人又比有生产性的学侣高僧们更为重要。
空海大师所在的高野山,实际上也并非一直一帆风顺,香火鼎盛。直到平安时代结束前,高野山其实都算是空海在京都创立的密教道场,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东寺的末寺。
东寺和高野山为了争夺真言宗里的主导权,有过多次纷争,也引发过朝廷的介入和纠纷。再加上后来发生的继承等因素,高野山甚至一度荒废为无人之地,长达十年之久。
大家看了上面的“生身供”传说,应该会觉得那数十年空海大师都没人送饭怎么办。不过不必担心,大师不愧是大师,在动荡平息之后,高僧们进入御庙之内,发现打坐的空海不仅容貌与生前无异,而且头发还增长,法喜充满的高僧们立刻上前为前辈空海换好衣服剃好头,再心怀感恩地出来继续弘扬真言佛法。
在高野山中央的金刚峰寺,每天早上仍然维持「生身供」仪式,为打坐入定的空海提供膳食,餐点就放置于图中僧侣所扛的木柜里。
高野山在经历了一段动荡时期后,再次焕发活力,这要归功于空海大师的继任者——被誉为天才的觉鑁。他融合了当时流行的念佛信仰,提出了大日如来与阿弥陀佛合为一体的新信仰概念,并在金刚峰寺不远处建立了传法院。在弘扬自己的主张过程中,觉鑁结合了高野山的神圣力量,而金刚峰寺的学者们则与行人——这些强悍的佛法馆长们联手,双方的硬碰硬甚至严重到发生了人命。
当时,学者、行人、高野圣这三种势力分别居住在金刚峰寺周围的小寺院,也就是所谓的“塔头”中,各自占据要点,在动荡中行人方追捕觉鑁,一直追至今天仍存留于高野山的密院,结果发生了不动明王木像流血保护觉鑁的“不动明王”传说(意为不动如山)。
高野山里的宗教者分为「学侣」(正统学院派僧侣)、「行人」(实务执行者)、「圣」(募金业务员)等三种势力。
而“宿坊”本身是附属于寺院的住宿设施,起源于日本的南北朝时代。在交通不便、人民移动和居住都有严格限制的江户时代,类似朝圣进香的宗教旅行成为江户庶民少数被允许的休闲活动之一。尤其是真言密教的圣地高野山更是朝圣者络绎不绝,当时各地大名甚至都在高野山设有自藩所有的“特约”宿坊。也因此有些宿坊会设置金碧辉煌的内室和讲究的精进料理,如一乘院宿坊就拥有傲人的庭园景色,和极致的精进料理。
高野山因其超然的密教总本山地位,对于宿坊的投宿者是来者不拒的。但日本其实有许多同样历史悠久的宗派总本山周围的宿坊,只开放给该宗信徒投宿,住宿期间还得一起参加早晚课才可以。在这点上,高野山的宿坊显得宽容许多。
做为真言密教的圣地高野山,参拜人潮更是源源不绝。
高野山的宿坊,以其独特的世俗与宗教融合的住宿体验,或许正是对过往行人与高野山半僧半俗传统的现代诠释。这些位于金刚峰寺周边的塔头宿坊,成为了圣地高僧与修行者与尘世众生联系的纽带。然而,无论宿坊如何世俗化,它们依旧是寺院的附属设施,其核心依然是僧侣们的修行之地。
推荐阅读
我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