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物|这个89岁的日本和尚,花了50年在印度宣传人人平等

文摘   2024-12-12 08:15   澳大利亚  

    


在印度中部的那格浦尔市,一场庄严而热烈的皈依仪式刚刚落下帷幕。台上的领誓人,是一位89岁的日本僧侣——佐佐井修礼(Shurei Sasai)。他用洪亮的声音宣示佛陀之道,台下1.5万名皈依者紧随其后,齐声复诵。这场仪式,不仅是佛教精神的传递,更是佐佐井五十余年来致力于消除种姓歧视的生动写照。



佐佐井修礼1935年出生于日本冈山县新见市,年轻时因情感困扰多次试图自杀,后来通过佛法找到了心灵的安宁。1960年,他成为僧侣,随后毅然前往印度寻求更大的使命。


到达印度后,佐佐井目睹了达利特(Dalit)阶层的悲惨处境:他们被禁止使用公共水井,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这些场景让佐佐井深感震撼,也让他下定决心,以佛法为工具,帮助这些被压迫的群体重新找到自我价值。


印度宪法首任法律部长比姆拉奥·安贝德卡(Bhimrao Ramji Ambedkar),以达利特出身之躯掀起了反抗种姓制度的佛教复兴浪潮。1956年,安贝德卡在去世前带领数十万人皈依佛教,开创了印度现代佛教复兴的序章。


作为安贝德卡的继承者,佐佐井不仅带领更多人皈依佛教,还通过多年努力,推动佛教圣地的寺庙从印度教控制下归还佛教徒。他在2003年加入印度政府的少数群体委员会,为推动社会平等和宗教多样性发声。


尽管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根据201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佛教徒仅占总人口的0.7%,约840万人。然而,佐佐井估算,印度的佛教徒实际人数可能高达1.5亿,只是许多人因社会政策压力而选择隐藏身份,自称印度教徒。


在这个背景下,佐佐井不仅要面对种姓歧视的顽固根源,还需要与政策障碍作斗争。他批评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政府提高学费等政策,认为这些政策阻碍了贫困佛教徒的教育和社会进步。


佐佐井修礼严格遵守僧侣的誓言,仅以信众的供养为生。他将传播佛法视为终身使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佛教平等精神的真正意义。他常说:“我不能要求任何特殊待遇,比如进入极乐净土。我的职责是引导人们走向佛法。”


五十余年过去,这位日本僧侣不仅改变了无数达利特群体的命运,也成为印度佛教复兴的象征。他让世人看到,佛教的“人人平等”不仅是经文中的教义,更是一种需要每个人为之努力的实践。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佐佐井修礼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一份关于慈悲与正义的答卷。或许,我们也可以从他的故事中找到一些关于信仰与行动的启发。




留言区:


你对佐佐井修礼的故事有什么感想?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推荐阅读

我们的路





THE END

编辑:多大事  | 视觉:多大事
供图/视频:网络
公众号内容承办:多大事文宣部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多大事进行信息搜集、整理工作,方便读者,但不代表多大事立场与观点。活动举办与报名等事项与多大事无关,请单独联系。所发布的一切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图文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

多大事
聚焦海外,推动中国佛教全球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