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渴望,迟于行动,为什么?

文摘   2024-09-04 23:05   北京  

一个同学在用我分享过的成就动机探索方法看到了自己内在驱动力(方法👉认知自我,从三个维度的探索开始 ) ,也畅享了自己渴望的状态,但是却迟于行动,很是困惑。


约了个咖啡聊聊。


听下来,渴望的状态和成就动机是有匹配度的。


问了下渴望的程度,还不错。


假设了一个情景:如果不考虑如何行动、条件限制与约束,你再描述一个你特别渴望的状态。


他说了,我说不够具体。请讲讲具体什么情景、相关方是哪些类型的人、与之关系、这个情景中的那个画面、内心感受。


他讲完之后,我问:用 1 到 10 分描述渴望程度,后者多少分?


9 分。


前者呢?


前者,都感觉有些暗淡了,不值得一提。


我问:有什么发现吗?


尽管都是“渴望”、未曾实现的,后者比前者更具体,更有画面感。


是这个画面感,把成就动机更深的连接起来了。


接下来讨论可行性。


确实要一下子到这个画面不容易,那尝试拆解下:这个画面中,我是怎样的?形容词描绘——博学的、影响和支持他人的。


好的,那盘点一下目前工作和生活,我拥有哪些资源?我自己的、和团队(包括家庭里的队友)可共赢的、可寻求支持到的。


那把渴望画面中的我的状态,以现有的平台和资源,去描述一个三个月、半年所期待的画面,是什么?可以怎样开始我的行动?反馈如何搜集用以调适?


一个短期的 OKR 就出来了。


聊完,再回看下那个困惑点,有了接下来可做之事。


结论是:

1. 内心渴望的,如果不强大到自然而然的行动,那就尝试把画面描绘得足够具体——先别考虑可行性

2. 看到渴望画面中那个期待的自己的状态,再从拥有与可发挥之处,设置一些短期比如三个月乃至一个月的渴望画面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也是类似意思。


相关文:很难的问题,答案在自己身上


(完)


(来自网络)



再成长一次
保持觉知,刻意成长,以体验丰富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