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没听到一个和自己的惯性模式(思维/假设/行为等)、目标或预期不一样的表达时候,通常自然而然的反应是“反驳”。
这个“反驳”可能是很直接明了的辩驳、反对,也可能是迂回委婉的辩解,又或默不作声内心列出一百条理由不同意…
这是可以理解的。查理·芒格在提到 25 误判心理学,其中一个就是人通常会尽可能避免不一致;(见:查理芒格的检查清单和误判心理学 )五大心智误区里也有三条解释了类似的行为。(见:走出心智误区:直面复杂的领导力)
这种反驳,如果是下意识做出的,那么无异议给自己设置了局限/天花板,可能一直在熟悉的舒适区兜圈子。
所以,当想反驳的时候,先停一停。
停下来,可以做这些事:
- 问问自己为什么想反驳,是触动了自己什么模式,还是和预期/目标有差异
- 去好奇对方如此表达的背景/原因/期待(可以是想一想,也更可以直接问一问)
- 除了反驳,还有什么方式来做些开放的探讨与交流
…
如此一番,视野也许就打开了——当然,也可能如上思量/沟通一番之后,可以辩论反驳——这时候至少是“清清楚楚知道自我的状态”,没有被模式限制与固化。
以上过程,最难的是觉察到自己下意识的反应。
能觉察到,就有机会去暂停、思量接下来的反应。
“在刺激与反应之间,有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叫“自由”(智慧)”(弗兰克尔)
相关文:情绪自由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