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2024年11月7日星期四7:21,我在去上班的轻轨上写作。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我昨天发的一个朋友圈,引发了许多微信好友的共鸣,这确实是我当下的心情。
人都喜欢积极向上的东西,但是也请允许我偶尔倾诉内心的情绪,谁没有谁能一直积极向上,也没有谁能总是快乐阳光,至少我不能。
昨天,当我回到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看到桌子上堆积如山的作业,他们仿佛是作业苦海,永远也改不完。
开学初,语文同步因为没到齐,所以耽误了使用。学了好几课,同步才到,导致做了来不及及时处理作业,孩子们做完了,但是没能及时批改、评讲和订正。
三上的习作,也让人应接不暇,之前的作文还没处理好,下一个作文又要开始了。处理一个作文的工序也很复杂:教写作,改初稿,学生修改,老师再改,合格后再誊抄。誊抄之后老师还要在定稿上做旁批和总批。
改作文是一个令人很头疼的大工程。
任务重也就罢了,关键是时间还少了。一二年级一周六节语文课,3-6年级一周五节语文课,令我百思不得其解。语文学习难度增加了,课时却变少了,我实在是不明白。一般一天一节语文课,一节延时课。语文课用来上正课,延时40分钟又能做些啥呢?讲解不?做作业不?够用不?
昨天为什么会突发这样的感慨?可能因为改周末的同步,发现有的同步书写质量差,还留空,越改越烦,然后就和家长沟通一下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
其实有这样一个规律,作业完成不好的孩子,学习效果也不太好,这是正相关的关系。和家长沟通家庭作业的情况,也是希望孩子得到家长的更多协助,在学习上能有进步。我一人之力,再努力,也收效甚微,但一旦我的力量和家长的力量合二为一,那孩子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更让我感到无力的是:我在为学生的学习感到忧心忡忡的时候,又感到自己是孤立无援的。班上有这样一个学习群体:学习没有动力,作业落实不到位,家长不关注孩子的学习,上课小动作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注不够,不重视课外阅读……
教到三年级,我发现死记硬背的知识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可以涉及理解能力的东西,我有点爱莫能助呢。读书少的孩子,理解能力很差,不会审题,吸收效率低,这样的孩子可以怎么教?理解能力差,不仅语文不好,其他学科也受牵连。
提供平台让他们下去阅读,他们不坚持,家长不监督,我除了提供一些激励政策还可以做什么?从前我想着在学校给他们一些阅读时间,现在发现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哪有时间呀?
在这么紧的时间下,让他们在学校完成作业都很不错了。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在学校完成所有作业,老师也希望,但一节延时着实是紧张。
从前刚教英语,我困惑过自己怎么管不住课堂纪律,但是从没有感到自闭过。可是这语文,学生时代很爱的学科,为何让我感到痛苦?我知道,一定是因为教语文的不可掌控感以及好像永远改不完的作业苦海。
学好语文,除了抓好基础知识,还要多读多写。读写需要老师投入大把时间才能成功熏陶学生。如果不阅读,几乎不可能学好语文。可是就是有一些孩子学得不好,也不按老师要求做,也不去课外阅读,对他们感到深深的无力。
即便教着教着就自闭了,还是要学会自我救赎。
于是今天早上我不到六点就起床,去小区跑了三公里。一边听音乐,一边浮想联翩,我的身体也在分泌多巴胺。运动让我健康,也让我更快乐。
如果不快乐,就跑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