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开始在网络上寻找尺码相同的老师一起前行之后,就加入了许多学习共同体,有一起阅读的,有一起学习写作的,有学习备课的,有学习粉笔字的,有阅读指导师培训的,有教育报刊创建的交流群……
除了加入一些林林总总的群之外,我还创建了许多群。其中最令我引以为傲的有打卡聚乐部,已经成立6年多了,目前有20个成员,聚乐部成员各自为自己的目标坚持着。知行读写团队,目前有来自天南海北的37人,我们素不相识,从未谋面,但是我们尺码相同,有着相同的读写趣味。于是我们在知行读写团队相遇了。
知行读写团队,曾经也叫重庆知行读写团队,考虑到团队成员来自各个省份,便更名为知行读写团队。
知行读写团队,诞生于2020年3月28日,是一群热爱阅读与写作自发组成的团队,现有37名成员,曾经主要围绕“一周一叙事,一月一共读”开展共读共写活动。
团队名称取之于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寓意团队成员能够认识到阅读与写作对于成长带来的裨益,并做到“知行合一”,在文字的遨游中,追寻自我,诗意的行走,保持精神上的丰盈,扮演好师者亦学者的角色。育人先育己,重庆知行读写团队成员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努力学习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我们秉持着 “一个人可以走的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的信念,怀抱着各自的教育理想,在阅读中欣赏美,一瞥书中繁花盛开的世外桃源;同时书写各自的动人动情的教育故事,在写作中创造美!关于阅读,我们坚信:在阅读中丰盈精神,在文字中领略智慧!
从团队创立之初,有几个老师就加入了,比如湖北的徐艳霞老师、重庆开州的张善兵老师、重庆南岸的张娟老师,他们一直对团队不离不弃,坚持书写着自己的教育故事。后来徐艳霞老师,也是我的霞姐,推荐了湖北的陈娥老师也就是我的娥姐加入了团队。她们就像是团队的宣传委员,不时为团队吸纳新成员,这就是她们的魅力吧,自己读写的同时也不忘拉别人一把,我反正十分崇拜他们。
前段时间,娥姐找到我,提议我们将团队的每个月”3篇教育叙事,1篇读后感“的行走模式变革为”一个月4篇投稿文“。我是知行读写团队的发起人,其实只是一个建群人,霞姐和娥姐她们为团队的老师们做了很多,完全可以称之为团队的统帅,有他们在,团队才有力量更稳健地前行。我们三人进行了细致的讨论,确定了知行读写行走的新方案。
团队成员基本都表态支持新方案,于是我们就开始行动了。
我负责每周发布征稿信息,也就是我们团队的作业。
每周六,一个小组的老师们负责点评老师们提交的37篇作业。每周日,将修改后的文章发在群里,由专门的老师负责收集,并发给相应老师,统一投稿。
我们开启新的读写行走模式,我无比期待。期待着群里老师们的妙笔生花,期待着发表文章的好消息。
前段时间,我们群里有许多文章发表的好消息。
我希望我们团队所有老师都能享受文章发表的喜悦,在文章发表的路上有0的突破。
我们是不是一群急功近利的人呢?写文章是不是就是为了发表呢?想要发表,从来都没有错。写作除了可以收获发表的喜悦,还可以让我们的思考更加深刻,让我们养成记录的习惯。就比如对我而言,发表文章固然令我感到欣喜,但是没有发表文章也不会在我心里荡起过多的涟漪。
在这个团队里,我阴差阳错地作为一个发起人在关心着团队的发展和团队成员的收获。而团队里的娥姐和霞姐,作为大姐姐,也很积极地关心团队的走向和团队老师们的发展,和他们在一起,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定。她们长我一些年岁,总是乐于教我许多东西,不计得失。
我没见过她们,却无比渴望见她们一面。我想见她们时,一定不会因为年龄而有代沟,不会因为从未谋面而有代沟。有机会,我真想和她们见见。她们是我教育路上的好姐姐,虽素未谋面却受益良多,她们的不吝赐教,让我感激涕零。 期待她们来重庆,或者我去湖北,赴一场约吧。见见这些”好为人师“的好姐姐们。
作为青年教师,阴差阳错地发起了知行读写团队。在团队濒临解散之际,是团队成员的不离不弃让它得以继续存在。如今它再次充满活力,因为有一些关注团队、关注团队成员老师的姐姐们。 身在这个团队,很幸运。
努力和团队老师们抱团前行,努力成长。我们是一个完全自发靠近并组织的草根团队,因为渴望成长,所以相遇。因为成长的愿望强烈,所以坚持。在读写的行走之路上,走出自己的理想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