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新课标的三十六点⑧|课程标准的总目标

文摘   2024-08-16 18:01   湖南  

课程标准的总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总目标是什么?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建立文化自信

3.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社区等文化活动,发展交流、合作、 探究等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感受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精华。

4.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主动积累、梳理基本的语言材料语言经验,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运用多种媒介学习语文,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程标准的五大实施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立足核心素养,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

“立足核心素养,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策略的首要方面。

1.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语文课程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2.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意味着教学目标应基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发展水平,同时符合课程标准和教育目标的要求。

3.实施步骤:

研究新课程标准: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理念。

分析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和需求。

确定目标(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设定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

持续反馈与调整: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收集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

(二)立足学习任务群,整合学习内容和资源

“立足学习任务群,整合学习内容和资源”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理解学习任务群的内涵:学习任务群是指将语文学习内容按照一定的主题或任务进行整合,形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学习单元。这些任务群通常围绕真实的生活情境,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整合学习内容

梳理课程内容:根据课程标准,梳理出语文学习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形成不同的学习任务群。

确定任务主题: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确定每个学习任务群的主题,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跨学科内容的融合: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实现跨学科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整合学习资源:

利用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包括文本、图片、活动设计等。

拓展课外资源:引入课外书籍、网络资源、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学习内容。

教师资源的整合: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

4.实施步骤:

设计学习任务群:根据课程标准,设计一系列的学习任务群,确保每个任务群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组织教学活动:围绕学习任务群,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讨论、研究、写作、演讲等。

提供支持资源:为每个学习任务群配备相应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网络资源、实践活动等。

评价与反馈: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提供反馈,以指导后续的教学调整。

(三)加强情境任务设计,探索新型教学方式

“加强情境任务设计,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实施策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核心在于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同时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方式。

1.情境任务设计:

创设真实情境:设计的学习任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明确任务目标:每个情境任务都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确保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任务多样化: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如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创意写作、演讲辩论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任务挑战性:情境任务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创造性表达。

2.探索新型教学方式:

项目式学习: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究,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探究式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探索和研究来寻找答案,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混合式学习: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个性化学习和教学。

游戏化学习: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设计中,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3.实施步骤:

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学习特点,为情境任务设计提供依据。

任务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具体的情境任务,并明确评价标准。

教学活动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境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过程监控与反馈: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提供反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总结与反思:任务完成后,进行总结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建议。

(四)利用信息科技,赋能语文教学

“利用信息科技,赋能语文教学”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学习体验。

1.整合数字资源:

丰富教学素材:利用网络资源,如电子书籍、在线课程、教育平台等,为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

创建数字教材:开发和利用多媒体教材,包括视频、音频、互动课件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

2.技术创新应用:

智能教学工具:使用智能教学系统、在线作业平台、学习分析工具等,提高教学和学习的个性化水平。

互动式学习:利用电子白板、互动软件等技术,增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在线协作学习:

云端协作:通过云端平台,学生可以在线协作完成项目,进行交流和分享。

远程互动:利用视频会议等工具,进行远程教学和互动,打破地域限制。

4.个性化学习路径:

自适应学习:通过数据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路径。

学习进度跟踪:利用信息技术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为教师提供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5.实施步骤:

技术培训: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环境建设:完善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包括网络设施、智能教室等。

教学设计: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融入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

实践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总结经验。

效果评估:评估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

(五)加强学科融合,开展跨学科学习

“加强学科融合,开展跨学科学习”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各门课程应至少用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体现了新课标对跨学科学习的重视。

跨学科学习的核心在于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强调学科内部知识的整合,还强调学科间的知识和方法的联结,从而强化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跨学科学习的六大特征包括真实性、实践性、多样性、探究性、跨学科性和综合性,其中跨学科性和综合性是其本质特征

在实际操作中,跨学科学习常采用鼓励学生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通过协作学习方式,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来解决问题。这种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高阶思维的发展。

这五大策略旨在通过综合和整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教育方式的创新。


耳东的语文
记录思考,分享收获,创造价值,留下念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