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修订的基本理念和修订要点
王立军
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修订的基本理念和修订要点
王立军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特别高兴有机会在现场跟各位老师见面。这一年逐渐走到了咱们教材建设领域,从最初参与编写高中统编教材,担任其中一个分册主编,到后来又跟宁文静老师共同担任这个中职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委会主任。然后那个工作完成之后,紧接着又参与了咱们义务教育教材的修订,跟孟荣敏老师来共同主持这项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这样一个学习,向各位老师学习请教的,这样一个特殊的也非常好的这样一个机会。那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教材修订的基本理念,以及一些修订的要点,也是代表我们整个编写委员会、修订委员会来向各位老师做个汇报。主要从这么几个方面向各位汇报,一个是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一个是修订与审核的过程,第三就是修订的基本理念。最后重点介绍一下修订要点。
我们现行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是2016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在使用过程当中受到了一线师生,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好评。从2021年获得全国优教材特等奖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到,这一部教材确实是受到了社会的普遍的欢迎。在这部教材投入使用之后,相继又召开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所以十九大、二十大的相关的精神需要及时的在教材当中得到反应,这也为我们的教材的修订提出了需求。我们这次修订实际上是面向四个方面的需求,就是中央有要求、社会有期待、课标有改革、教材要发展。教材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一个认知,就是教材的编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我们永远在路上,所以我们的修订工作实际上是在持续不断的进行。在这样一个总体背景下,从2022年3月份开始,就启动了我们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修订工作。到现在应该说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
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总体上来说,我们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材的修订是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以新的课程方案和新的课程标准为一聚,聚焦语文核心素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用心去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这个也是中央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要让我们的教材能够承担培根铸魂、启智增慧这样的作用。最终是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教材修订的过程当中,我们是遵循着这样一个总体原则,就是守正创新,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目标。这样一个总体原则是基于我们多次的调研所得出了一个认知,我们通过多次的调研,我们认为现行的统编义务语文教材,他的编写理念和基本的框架,以及大多数的选文应该说都是非常合适的,都是可以继续沿用的。所以在修订过程当中,我们还是保留原来的双线组元的结构,以及三位一体的阅读学习体系。还有经典性与时代性相结合这样的选文,还有基础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练习,以及灵活多样的活动的设计。这些方面都是我们现行的教材在这个编写过程当中所探索出来的成功的经验。这就是成功的经验,我们在这次修订的过程当中还是充分吸收,那在充分吸收的这样的基础上,对我们现行的教材进行系统的审视,就有针对性的系统修订完善,力求做到精准修订,精益求精,切实提升整部教材的质量。那么这样一个总体原则,既能充分继承现行教材的成功经验,实现统编语文教材在质量上的螺旋上升,同时也能保持我们教学的稳定性,所以这个稳定性和创新性怎么去有机的统一,这是我们在修订过程当中时刻去思考的一个核心的问题。而在两年多的这个修订时间内,我们经过了多个程序。
首先从2022年3月开始启动,成立语文教材编委会和修订组,这也是一个改革。因为我们原来的语文教材是采用的总主编制,而这次修订就借鉴了前边中职统编语文教材的经验,就是实行了这个编委会制度,就是首先建立了语文教材的编写委员会,在编写委员会和修订组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撰写初稿、统稿、磨稿,最终形成送审稿。那教材通过初审之后,又在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试教试用,当时参与试教试用的学校有250多所,教师有760多名,学生呢有35000名学生参与了试教试用,这些参与试教试用的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教材的建设,教材修订的进一步完善,应该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所以在这儿也向这些参与试教试用的师生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从六个省市自治区选了200位骨干教师对教材进行精细审读。并且向各领域的专家、社会代表征求对教材的意见,并且去开展一些专项的审读。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国家教材委员会对教材进行了多轮的审核。所以我们这个修订的过程和审核的过程实际上是交错进行的,边修边审,审了再修,再进一步地完善。审核的过程是经历了初审、复审、复核,包括专项审核以及54制教材的审核,包含了多个这样的阶段和环节。
可以说教材的修订完善这样一项工作,他是国家事权,是集体智慧,是编修审用各个方面的人员齐心协力共同贡献的结果。所以教材它不代表某一位专家的观点,它也不代表编会主任个人或者是这个分册主编个人的意见。而是集中大家的智慧、集体的力量于一体,去打造一部精品的教材。所以在这也向所有参与教材编修的老师以及审核的专家致以敬意。
这次修订的基本理念,我主要从五个方面去做了归纳。第一个方面就是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培根铸魂。这也是党中央对我们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我们要认真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去落实各类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的要求,教材的编写要遵循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相关的要求,特别是在这个三大文化相关内容的设计方面,应该说这一次做一个重点进行修订,从而充分去发挥语文教材育人的功能,为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文化自信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方面就是夯实核心素养,实现整体发展。关于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也就是文化自信、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是在课程标准里边做了明确的解读和界定,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为了落实课程标准关于培养学生的这种语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方面的一些精神,那在修订过程当中,我们去重整这四大核心素养,特别强调了其中语言运用这样一个核心素养的它的基础性的地位,将语言运用作为整部教材的立足点,通过学生积极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当中去自然融入和提升其他三个方面的素养。这也是温老师在前面讲的以一带三,通过语言应用这样一个核心素养,去带动其他三个方面的语文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这种整体的提升。
第三个方面就是遵循语文教育改革精神,落实学习任务群新理念。这个新的课程标准在这个学习任务群方面,应该说提出了很多新的想法,新的理念以及新的策略。课程标准是要求语文课程要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用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来组织与呈现学习内容。学习任务群在我们的义务教育课标里边是把它分作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性的学习任务群,包括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样一个任务群。第二个层次是发展型的学习任务群,包括三个方面: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三个方面。第三层是拓展型的学习任务群,包括了整本书阅读以及跨学科学习这两个学习任务群,这些在座的各位老师都非常熟悉了,因为我们对课标的相关的内容已经开展过多轮的培训和学习。这次教材修订就是要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这方面的改革精神,去全面渗透学习任务群的新理念。
第四个方面是应用改革的导向去突出语文的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这个也是在课程标准里边做了明确的要求,要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体现课程标准有关学习任务群整合教学的精神为重点,通过真实情境下关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各类学习任务的设计,来引导学生去自主建构知识能力和学习经验点。所以这里边特别强调了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的这三性,也就是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这方面的在教材当中的落实。
第五点就是强化系统观念,注重衔接配合。教材的修订,它是个系统化的工程,虽然是我们是有重点的有针对性进行修订,但是教材它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样一个事情,那你动了一点,那其他所有相关的内容都要跟着进行调整,所以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所以我们坚持系统性和协同性,去加强顶层的设计和整体的谋划。那对于教材的这种框架结构和具体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来积极研究语文教材编写中长期存在的整体性、关键性的问题,实现教材质量的系统提升。所以这次教材的修订实际上是针对一线师生在使用现行教材的过程当中所反映出来的这一些具体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具体的修这样的方案,针对这些具体的修订的内容,我们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去思考,去如何让它系统化,如何加强各个板块之间的协同。
教材要注重体现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性、阶段性特征,做好各个学段之间的衔接,特别是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进一步增强教材的整体性、渐进性。这个也是我们在修订过程当中特别强调的一点。我们既要能够保持各个阶段各个年段相对的独立性,同时要重视不同年段学习内容的螺旋式上升。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有各个学段的不同的特点的体现,同时要强调在不同的阶段之间的相互的衔接。所以整个教材它是螺旋式上升的,是一种有序的递进。这种设计也是基于学生他自身的这种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有序有效地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以上是五个方面的基本的理念。下面就重点从七个方面对这次修订的要点做一个介绍,实际上这次修订它是一个系统性的一个提升,那涉及到的方面应该是各个方面,很多的点,都会涉及到。时间关系,我就从宏观上去讲七个方面,至于各个测试,各个方面究竟是如何去体现的,如何去落实的,后边还有专家就一些这样的话题具体的话题给大家做分享。所以我讲的七个方面都是从宏观的角度,义务教育,初中小学阶段一些共性的问题来给大家做汇报。
第一个方面就是充实调整三大文化选文,强化教材的育人功能。这个是跟我们刚才所说的第一个基本理念是相关。怎么去落实那样的理念,就是我们要充实调整这个反映三大文化的这方面。这个教材他要育人为本,素养导向,育人是他的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功能。在三大文化这个选文方面,从比例上来看,体现三大文化的作品,按照课标要求是占60%至70%。这方面的任务,应该说我们在修订过程当中非常圆满的完成这方面的要求,并且特别注重去选取反映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这样的选文,新增了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选文20篇。
比如我们在九上选入了总书记的一篇文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选择这篇文章其实也是在为我们整个教材定调,我们教材的修订实际上就是要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这篇文章它是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这篇文章凸显了党和国家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相关的要求。再比如在以上入学教育这个板块,在一上的第一单元的前面有一些内容安排这些内容,是为了让这小学生入学,能够实现一个从刚入学到正式学习这样一个过渡。
那前面这个过渡,实际上更多的是从入学教育这个方面去设置一些内容。这部分内容不是一个单元,大家不要认为它是一个单元,它是作为入学教育的一个非常必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以上入学教育这个板块,有我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中国人,原来是有这两句,现在又增加了一句,就是中华民族是一家,通过这样的增加体现我们教材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一是这方面的责任和担当。那么在一下还增加了热爱中国共产党等选文,从小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教材还选入反映新时代航天员、戍边英雄、科学家、一线劳动者事迹和精神的篇目,你比如说航天员写给孩子的信,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等等这样一些选文。像这个航天员写给孩子的信就是航天员刘洋的一篇作品,刘洋出征之前写给他们孩子的,这个确实是非常的感人。那在这次选入教材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跟作者充分沟通,就是适应教材的相关的要求,做了修订,包括这篇文章的题目,也是经过反复的斟酌,反复的修改,最后确定为航天员写给孩子的信。我们还专门组织作家实地采风,创作了反映黄文秀事迹的散文《青春之光》,大家对黄文秀应该是非常对她的事迹应该是非常熟悉的。黄文秀他毕业之后,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去到这个边远的乡村,去担任这个第一乡村第一书记。为了国家的这种脱贫攻坚这样的事业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总书记专门批示向黄文秀同志学习,也授予黄文秀时代楷模的光荣称号。对于这样在新时代涌现出来的这样的模范人物,确实应该及时的在教材里边得到反应。所以这一次教材编写的过程当中,专门组织作家去撰写反映黄文秀先进事迹的这样作品《青春之光》。那么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真正真实的全面地体现黄文秀的这种光荣事迹,作者以及相关的专家团队多次到黄文秀所在的白泥村去调研。那这里边这篇文章里边所涉及到的人物,应该说都是经过面对面的去核实,去跟这些人物去交流,所以应该说这一篇文章是我们这次教材修订过程当中的一个新的一个创新性的做法,就是打造新经典。打造新经典不仅是选择经典的篇章,而且是有针对性地去打造新经典。
在革命文化方面,教材选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相关作品。像毛泽东同志创作的以及反映毛泽东同志革命情怀的文章13篇,其中毛泽东同志自己创作的是8篇,关于毛泽东同志相关的这个革命情怀的有5篇,另外还选入《井冈翠竹》《山地回忆》等相关文章,更为充分的去呈现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创造伟大革命精神这样的辉煌的画卷。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仍然是保持原来的规模。鲁迅先生创作的作品总共是10篇,有关鲁迅先生的一些回忆这样的文章总共是3篇,加起来是13篇,另外还有表现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革命英雄以及英雄群像的这样的选文,这些一直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这次还是保持原来我们的规模不变,但是我们对其中的一些篇章又进行了认真的审读,像刘胡兰,像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样的文章,对其中的一些细节,一些数据又进行了反复的认真的核实。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是优化全书框架结构,增强教材的整体性。教材从小学到初中,它既有进阶性,同时他们又是具有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所以在修订过程当中,我们特别从教材的整体框架入手,去进一步强化这个教材的一体性。其中包括我们去整合一些板块以及一些栏目,从而凸显这个教材它的内在的脉络,进一步明确板块和栏目的定位,理清内部的层次,加强整合,减少支脉,避免琐碎,去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以及教材设计的一致性和明确性。
我们现行的教材为了落实一些基本的语文素养,设置了一些小的很有特色的栏目。那这次修订过程当中,又对这些栏目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从而突显它的内在的这种线条,让内在线条更加的明晰,比如说在这个第一阶段就开始标注单元了,并且在这个目录当中,把原来课文要更改成阅读,从而进一步明确不同单元文本的定位。你像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原来这个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这原来标注的是课文。但是标注课文,它就跟识字里边这些课文很难区分它的定位,怎么去区分?所以这次为了明确他们这选文在不同单元的不同的定位,所以对这些阅读单元就明确标上阅读。那这样去标也可以更好的去跟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形成一个顺利的衔接。
另外重新整合了语文园地栏目,将原来独立的口语交际并入到语文园地当中。那并入到语文园地当中,这个实际上就是提升了这个语文园地它作为综合性语文实践这样一个栏目的功能。原来这里边就有关于一些听说读写的内容,包括原有的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等等这些栏目。口语交际并入之后,这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都可以由语文园地去综合性的去实现,包括语文园地内部的栏目也进行了适当的整合,比如说将原来的查字典这个栏目并入到识字加油站,将我的发现和展示台这两个栏目并用到这个字词句运用,从而使内部的结构更加简洁清晰,这是在栏目方面的调整。
增强教材整体上的另外一个举措,就是完善双线组元方式,强化单元一体化设计。双线组元这是我们现行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所总结出来的一个非常成功的经验。而这种双线组元的方式,我们在修正的过程当中仍然是保持这种结构方式。
因为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两大主线去统合整部教材的所有的内容,在不同单元设置不同的人文主题,像理想信念、生态文明、革命岁月等等。那么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语文要素,有机融入到各个单元当中。每个单元有这么几个重要的部分组成,单元导语课文以及提示与练习,还有思考探究与积累,这是在第四学段,小学是语文园地,在第四学阶段是阅读综合实践,由这些板块来组构成这个单元。通过这样的整合,这个单元导语就好像这个单元的封面一样,它是对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一个总的指引。而课文它是作为这个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一个载体。提示与练习以及第四阶段的思考探究与积累,这个栏目它实际上是结合这篇课文,它是放在具体的选文的后面的,它是结合这一篇课文而去对两条主线的一个呈现。
而最后的语文园地,小学是语文园地,初中是阅读综合实践。这两个栏目实际上它就相当于这个单元的一个封底,它是对这个单元的一个归纳和总结。我们这次改造有园地,实际上也是重点从这个方面对它进行改造,就是去体现语文园地对整个这个单元的一个整合性。而在初中特意设置了阅读综合实践,这个阅读综合实践也是对这个单元的这种阅读,进行一个综合性的一个归纳和总结梳理归纳和总结。所以这样由单元导语作为封面,由语文园地和阅读综合实践作为封底。这样就把整个单元紧紧的去组织在一起,让它形成这个单元的一体化的设计,从而为我们的单元教学整合教学提供支撑。所以这样的编写,目的也是适应这个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对于这个整合性教学的要求,一体化教学这样的这种要求真正体现这个单元教学,单单元整体教学的这样的理念。
所以我们在使用这个新的新修订教材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怎么去把握单元的整体性,这一点要认真的研究,认真的思考,这个单元它内在的联系是什么?那么通过这样的双线组员实现整体的贯通,通过任务的驱动,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言语实践当中获得言语经验和审美体验。作为单元封面的这个单元页,作为这一次修订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都特别关注了这个单元页,也就是这个单元的封面它的这种重要作用。对于单元页内容表述的全面性、准确性以及它的结构,内容的呈现方式都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从而使单元的人文主题更加的凸显,素养目标更加的清晰。与单元的选文课后的习题以及语文园地阅读、综合实践等内容更为贴合。
你像第二三学段这个单元页,在学习要求当中新增专门阐释这个单元人文主题的条目,修改后的这个学习要求,就由原来的两条变成了三条,大家可以看到这是这个样这个样图。那这三条,其中第一条指向的是单元人文主题,这一条是跟这个页面上方的这个人文岛屿形成相互呼应的关系。为了将这一条和下面的两条相区分,那专门在这个图标上做了一个区别。大家我仔细可以发现,这个指向单元人文主题的这一条是三角号,而下边两条是指向的语文素养。其中第二条指向阅读,第三条指向的是写作,这两个都是语文素养。所以他加他前面这个目标加的是一个双线的圈用这种方式去进一步的让他的单元的任务目标更加的清晰,一目了然。所以在整个修订过程当中,整个编写组确实还是去师生考虑怎么去方便师生,让师生能够非常方便的去把握整个单元的主题,包括人文主题,包括语文要素。
刚才提到在第四阶段每个单元后边增设了阅读综合实践这个栏目。这个栏目的设计是指向单元学习的综合性任务,来强化单元整合的设计。这也是这次修订的一个重点增加的一个板块。这个板块的增加更充分地体现了这个单元教学,整合教学这样的精神。
刚才说这个阅读综合实践就相当于这个单元的封底的作用,它实际上是让你整个学完这个单元,就讲完之后,实际上对这个单元又进行一个总体的一个概括和归纳。当然我们在具体使用的过程当中,并不是说我们学完整个单元再去关照这个阅读综合实践。实际上我们在整个的这个单元教学的过程当中,它前后是一体的。你在整个这个单元教学过程当中,对于任何单篇的这种选文的这种教学和学习,都要关注到前面的单元封面以及后面的这个单元的封底。有单元的这种导语和最后的阅读综合实践加起来,它实际上就是实现了这个单元的两个主线的具体的目标。所以要充分理解单元导语以及阅读综合之间它的指向。
阅读综合实践设置了三个任务。这三个任务是兼顾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落实,来提供一定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支架。他的目的就是要整合贯通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去指向言语实践,促成学生的深度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任务一它是围绕着人文主题进行设计,任务二是围绕着语文要素这个主线去设计。而任务三它是围绕着在情境化具体情境化的言语实践这方面去设计。所以任务三它突出的是这个语言运用这样一个核心素养。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是全面落实任务群要求,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个学习任务群,大家已经不再陌生了。因为这个新课标发布之后,大家一直把学习任务群作为我们课程改革和研讨的一个重点内容。那这个任务群在教材当中到底怎么设计?我们现行教材是2016年投入使用,新的课标在他之后,新课标所提出来的这种任务群的相关的这样的概念,实际上在现行教材里边已经有了落实。因为现行教材和这个课标的研制,很多专家是交叉的,所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促进。所以在现行教材里边已经体现了任务群的相关的精神。
但是这个新课标发布之后,为了更加充分全面地去体现这个课程标准有关任务群的要求。那这次我们就对这个课程标准有关任务群的一些相关的内容,进行了逐一的对比,看看现行教材对于现在这个学习任务群它的具体内容,六大学习任务群具体内容具体的点,究竟有没有全面体现。这次我们做了一个普查,列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这样的对对照表去逐一审视。那这个对照表就是为了查漏补缺,看看哪些点我们还没有体现,哪些点相对体现的还不够充分,这样的进一步加强对于课标当中任务群理念的落实的力度,从而去让这个任务群的落实更加的系统化和显性化。
你像我们将原来的综合性学习改造为专题学习活动,去进一步整合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是这样一个栏目,更加符合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比如说对五下第三单元的遨游汉字王国,以及六下奋斗的历程,还有难忘小学生活,这几个专题学习活动进行了改造,以特定的学习主题为统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将这样一个专题性学习活动把它分划分成三个组成部分,这个内部结构做了划分,那这三个部分其实这个,其中前面是活动导语,它主要是凸显学习的主题,明确学习活动。那中间是具体学习任务的设计,这些学习任务它是围绕着学学习的主题来提供一定的学习情境,安排内部联系非常紧密的三项学习任务。学习资源是为了完成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去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源的支撑,这些都是指向这个学习任务群具体的这种落实的相关要求。
在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方面,我们针对不同的阶段做了不同的处理。在这里边特别注重去突出语言文字积累梳理这样一个基础性任务群的关键作用,切实体现语言运用对其他三大语文核心素养的支撑作用。比如小学阶段,借助语文园地去构建灵活多样的灵活多元的语言知识学习方式,通过创设具体的语境,强化语言文字规律的探究和发现,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初中通过群文设计课后语言练习题,在以及在阅读综合实践当中,专设语言文字运用这样的学习任务的多种形式,以点面结合循序渐进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有助于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必备的知识,引导学生去探究语言现象,总结语言运用的规律。
第四点就是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突出教材的进阶性和衔接性。这个在课程标准里面也有明确的说明,就是课程标准在讲解入群如何去设置的时候,他特别指出了学习任务群的安排要注重整体规划,要根据学段的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这就是说它的阶段性和连贯性相协调相统一,要根据学段的特点去有所侧重的去安排学习任务群。针对这样的基于这样的精神教材在修订的过程当中,对于学习任务群的落实,坚持典型设计与隐性融入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不同学段学生思维发展特点,语言运用水平和认知能力差异去做出分段设计。这个也是我们在落实学习任务群这样一个核心理念的时候,我们去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讨。
因为学习任务群它的落实方式不能千篇一律,针对这个一年级的学生,任务群如何体现?到了高年级这个第四阶段,学习任务群怎么体现?你不可能按照这个第四阶段的这种任务群的设计方式去放在第一学段,不仅学生接受不了,那老师也没法落实,所以必须体现差别化设计这样的设计的思想。所以在第一学段这个时候,学生的语文学习刚刚起步,需要通过分项练习去积累言语材料和言语经验,从而去夯实语文的基础。
第一学段是打基础的阶段,非常关键的这种言语材料和言语经验积累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是重在隐性融入。通过课后题语文园地的学习任务去融合渗透任务群的要求,把人融合渗透做一种主要的落实方式,也就是隐性融入的方式。
到了第二第三学段,则通过将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改造为梳理与交流,并且建设增设专题学习活动,逐渐强化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训练,由隐性融入向显性体现过渡。看第二第三阶段它具有明显的这种过渡性,它的方式是我把这个交流平台改造成梳理与交流。梳理与交流它就带有总结的性质、归纳的性质、积累的性质。这个梳理交流它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指向了到高年级阶段那个阅读综合实践。只不过它是针对不同层次的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了难易度的这种差别化设计。而且我们可以看到最具有这种综合性学习特征的专题学习活动,这个设计也是由低阶段向高阶段渐次增加的。你看一二年级是没有设置这个专题学习活动的,它主要是融入到这个语文园地当中,到三下、四下、五下,每一册设置了一次这个专题学习活动。到了从六下开始,我们看六下、七上、七下、八上、八下、九上、九下,那这些每一次就设置两项两次的这个专题学习活动。
这种专题学习活动的频度是递增的,现在递增,而不是一下子就设置了很多,这种递增也体现了他的这种过渡性。所以第四学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实践经验。这个教材通过在每个单元去设置这个阅读综合实践这样栏目,以及将专题学习活动增加到每一次两次,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加强整合性学习任务的这种设计,从而显性体现任务群的要求。所以到第四学段对任务群的这种体现就是一种显性的方式,以显性为主。当然这种显性体现它既体现在阅读综合实践这个栏目以及专题学习活动这样的栏目。同时它还有机地融入到它各个部分。所以随机动物群的这种体现是一个全面融入的这样方式,或者是隐性融入,或者是显性体现。但是不管是哪种方式,那么在整套教材里边的各个部分都是在指向任务群的。
在这栏目的设计上,针对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特点也是进行了差异化的进阶性设计。比如说这个语文园地的设计,在这方面就体现得非常的明显,非常的清晰。我们看这个带有总结归纳性质的,这个积累交流是从三年级开始有的,一二年就是没有。有些它是第一阶段它特有的,有些是贯通于三个学段,小学阶段的,三个学段的。你像这个自实际应用以及快乐读书,日积月累,还有书写提示,这些都是贯彻是贯彻始终的。所以既有这种连续性贯彻始终的这样的栏目,同时也有阶段性的栏目,适应不同阶段的这样的特殊的栏目的设计,通过这种方式既体现差异化,同时又体现了它的整体性。
第五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就是经教选文文本以及注释,确保选文的准确、科学和规范。这语文教材它是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的载体。你进到教材里面的选文,一定是要准确的、要科学的、要规范。所以这次修订在这方面确实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专门设立了很多的专项。你像选文的版本、注释和译文,分别都设立了审核专项,对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和调整。对一些名家名篇,也会根据教材选文的要求去进行适度的改动,从而达到文质兼美这样的目标。对于这些有改动的,在这个题注里面都会加上有改动,选入教材时有改动这样的字样。特别是对于古诗文和外国作品的这个译文修订时,充分吸收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逐篇进行勘察,在兼顾文本延续性的基础上,选取更为权威的这样的版本。
你像这个岳阳楼记,现行教材用的是凤凰出版社的这样一版本,其中“霪雨”和“隐耀”,这个霪和耀。那我们对照中华书籍的这个版本,它分别做这个字这种写法和这种写法。那从我们查阅这个早期的版本,应该说这个第二种版本应该是更符合。一方面是作者的这个原貌,原文的这个就是他的样子,同时也符合现在原文字规范的这样的要求。我们在这个通用规范汉字表里边,这个雨字头的霪和光字旁的这个耀,它都是作为规范字收入的。而这两个字放在这个语境当中,它要比上个版本那两个字更为贴切,所以就选用了下面这个版本,再比如对于这个大雁归来,原来是在八下,那现在把它移到七上,那选这文本因为它是个译文,所以也针对原版以及这个作者的这个修订版也进行了比照。那对其中的一些问题,你像原来的这个版本,以及这个原版里边都有最后这一句话,或者寻找失散的子女的父母,都有这句话。但是现行的版本里边这句话没有,所以现在又根据这个版本把它补上。
包括一些自编的选文,这次也进行了全面的研读和打磨,比如说我们现行教材的《小书包》,其中有两句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这个主语放在这个中间,它到底是指的是谁啊?有点指向不明。这个小书包它肯定是不会乱跑的,是吧?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一些问题,就把这两句就删掉了,那通过这样方式去进一步增强这个选文的这种规范性,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所以准确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它是对选文的统一的要求,所以这次进行了全面的审核,每一篇文章一字不落的去去审查、去对照、去对比,以求精益求精。
第六方面是落实减负的政策,精简相关内容。我们语文教材也肩负着这样的一个职责,因此我们在选文数量方面通过减少篇目的总量,降低学习的难度,来实现减负的这样的目标。比如一上选文的数量由原来的14篇调整为十篇,识字课的数量从原来的十篇调整为八篇。在栏目的设计上这方面也是将这个第四学段专题学习活动的三个系列整合为两大系列,并将原来的八九年级口语交际专题的内容融入其中,通过这样的这种调整简化了头绪,减轻了任务。原来我们七上的教材,这里边的专题学习活动是分三个系列的。一个是语文生活序列,一个是传统文化序列,一个是语文综合活动序列。通过调整就取消了第一个序列,把它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其他方面,同时也对后边这两个序列进行了整体上的质量的提升,通过这样的一种调整,序列减少了,线条更加清晰了,任务也相对减轻了。
另外一个措施就是整本书阅读,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变化。就第四学段的教材削减了整本书阅读推荐的数量,从原来的每册书的2+4改为每册1+1,这个数量大幅的降低。强化了重点阅读书目的阅读指导和任务设计,做到既减量又增效,你量减了效不能减,就是要加强对这个重点阅读篇目的阅读指导内容的这种设计,以及学习任务的内容的设计。让这个重点阅读篇目能够充分发挥它这种类型的示范作用以及方法的指导作用。
通过这个措施去缓解一线教学面对整本书阅读的这样的压力,我想大家都深有体会。我们如果一册书有2+4,6本整本书阅读,大家在实践过程当中一定会,不仅老师、学生都会有畏难的情绪的,因为我们的语文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那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怎么去真正让整本书阅读发挥效能?你如果多了,实际上等于因为他太多了,他实现不了,那他就不实现了。那我现在减少了,去净化了,反而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能够更好的发挥整本书阅读它的这样的引领示范作用。所以我们做争取做到虽然减量,但是效果不减,反而提高,这是七上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调整。
那么这七个方面就是美化插图和封面,发挥教材的美育职能。教材插图在确保科学准确的基础上,注重融入中国元素,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审美心理,更好地体现科学性、审美性、时代性和世界性的相结合相统一。教材选用了众多优秀的美术和摄影作品来作为插图,其中很多都是名家的名画,以及像一些经典的雕塑作品、摄影作品,同时还特别邀请了当代的知名画家来专门为教材创作插图。
这个对于教材的这种封面的设计,也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旨和主线。你像其中小学这几册是精选京剧、剪纸、风筝、围棋、国画、春联等这样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并且适当融入当代的这种时代元素,去体现传承与创新的融合。这些封面是都是由著名的民俗画家来绘制的。初中则是选取和本册某一篇选文相对应的这样的古今名画、名家名作。初中的每一册的封面都是跟里边的某一篇选文的内容相关联的。你像这几册分别以江海楼观山月为主体,形成了一个自然人文家国这样的内涵的布局。只在通过这样的一些美术设计,去引领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审美情趣。特别是你像这个一上的封面,这个画面里特意新增了这个航天员的风筝,激励孩子们能够像一代代中国航天员一样去放飞梦想。
在七上是选用了著名画家孔仲起的新潮,这个是跟这一册里边的古诗观沧海能够形成一个配合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个宏伟的意境,去涵养远大的志向。所以每一幅封面,每一幅插图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可以说在这个封面和插图这方面,这次修订是花了很大的功夫,反复研讨专题,开了很多次会议,就是为了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文质兼美,各个方面综合提升,这样的一个高质量的语文教材。所以总体上来说这次教材的修订是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实际的情况,秉持守正创新、稳中求进这样的改革思路,致力于落实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基本理念,特别是有关学习任务群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育人功能,力求为广大师生提供一套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有效促进语文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语文教材。
那以上就是我就这个教材修订的基本理念和一些要点向大家做一个分享,谢谢大家。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特别高兴有机会在现场跟各位老师见面。这一年逐渐走到了咱们教材建设领域,从最初参与编写高中统编教材,担任其中一个分册主编,到后来又跟宁文静老师共同担任这个中职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委会主任。然后那个工作完成之后,紧接着又参与了咱们义务教育教材的修订,跟孟荣敏老师来共同主持这项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这样一个学习,向各位老师学习请教的,这样一个特殊的也非常好的这样一个机会。那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主要内容就是关于教材修订的基本理念,以及一些修订的要点,也是代表我们整个编写委员会、修订委员会来向各位老师做个汇报。主要从这么几个方面向各位汇报,一个是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一个是修订与审核的过程,第三就是修订的基本理念。最后重点介绍一下修订要点。
我们现行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是2016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在使用过程当中受到了一线师生,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好评。从2021年获得全国优教材特等奖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到,这一部教材确实是受到了社会的普遍的欢迎。在这部教材投入使用之后,相继又召开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所以十九大、二十大的相关的精神需要及时的在教材当中得到反应,这也为我们的教材的修订提出了需求。我们这次修订实际上是面向四个方面的需求,就是中央有要求、社会有期待、课标有改革、教材要发展。教材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一个认知,就是教材的编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我们永远在路上,所以我们的修订工作实际上是在持续不断的进行。在这样一个总体背景下,从2022年3月份开始,就启动了我们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修订工作。到现在应该说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
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总体上来说,我们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材的修订是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以新的课程方案和新的课程标准为一聚,聚焦语文核心素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用心去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适应时代要求的精品教材。这个也是中央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要让我们的教材能够承担培根铸魂、启智增慧这样的作用。最终是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教材修订的过程当中,我们是遵循着这样一个总体原则,就是守正创新,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目标。这样一个总体原则是基于我们多次的调研所得出了一个认知,我们通过多次的调研,我们认为现行的统编义务语文教材,他的编写理念和基本的框架,以及大多数的选文应该说都是非常合适的,都是可以继续沿用的。所以在修订过程当中,我们还是保留原来的双线组元的结构,以及三位一体的阅读学习体系。还有经典性与时代性相结合这样的选文,还有基础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练习,以及灵活多样的活动的设计。这些方面都是我们现行的教材在这个编写过程当中所探索出来的成功的经验。这就是成功的经验,我们在这次修订的过程当中还是充分吸收,那在充分吸收的这样的基础上,对我们现行的教材进行系统的审视,就有针对性的系统修订完善,力求做到精准修订,精益求精,切实提升整部教材的质量。那么这样一个总体原则,既能充分继承现行教材的成功经验,实现统编语文教材在质量上的螺旋上升,同时也能保持我们教学的稳定性,所以这个稳定性和创新性怎么去有机的统一,这是我们在修订过程当中时刻去思考的一个核心的问题。而在两年多的这个修订时间内,我们经过了多个程序。
首先从2022年3月开始启动,成立语文教材编委会和修订组,这也是一个改革。因为我们原来的语文教材是采用的总主编制,而这次修订就借鉴了前边中职统编语文教材的经验,就是实行了这个编委会制度,就是首先建立了语文教材的编写委员会,在编写委员会和修订组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撰写初稿、统稿、磨稿,最终形成送审稿。那教材通过初审之后,又在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试教试用,当时参与试教试用的学校有250多所,教师有760多名,学生呢有35000名学生参与了试教试用,这些参与试教试用的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教材的建设,教材修订的进一步完善,应该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所以在这儿也向这些参与试教试用的师生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从六个省市自治区选了200位骨干教师对教材进行精细审读。并且向各领域的专家、社会代表征求对教材的意见,并且去开展一些专项的审读。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国家教材委员会对教材进行了多轮的审核。所以我们这个修订的过程和审核的过程实际上是交错进行的,边修边审,审了再修,再进一步地完善。审核的过程是经历了初审、复审、复核,包括专项审核以及54制教材的审核,包含了多个这样的阶段和环节。
可以说教材的修订完善这样一项工作,他是国家事权,是集体智慧,是编修审用各个方面的人员齐心协力共同贡献的结果。所以教材它不代表某一位专家的观点,它也不代表编会主任个人或者是这个分册主编个人的意见。而是集中大家的智慧、集体的力量于一体,去打造一部精品的教材。所以在这也向所有参与教材编修的老师以及审核的专家致以敬意。
这次修订的基本理念,我主要从五个方面去做了归纳。第一个方面就是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培根铸魂。这也是党中央对我们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我们要认真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去落实各类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的要求,教材的编写要遵循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相关的要求,特别是在这个三大文化相关内容的设计方面,应该说这一次做一个重点进行修订,从而充分去发挥语文教材育人的功能,为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文化自信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个方面就是夯实核心素养,实现整体发展。关于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也就是文化自信、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是在课程标准里边做了明确的解读和界定,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为了落实课程标准关于培养学生的这种语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方面的一些精神,那在修订过程当中,我们去重整这四大核心素养,特别强调了其中语言运用这样一个核心素养的它的基础性的地位,将语言运用作为整部教材的立足点,通过学生积极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当中去自然融入和提升其他三个方面的素养。这也是温老师在前面讲的以一带三,通过语言应用这样一个核心素养,去带动其他三个方面的语文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这种整体的提升。
第三个方面就是遵循语文教育改革精神,落实学习任务群新理念。这个新的课程标准在这个学习任务群方面,应该说提出了很多新的想法,新的理念以及新的策略。课程标准是要求语文课程要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用学习任务群的形式来组织与呈现学习内容。学习任务群在我们的义务教育课标里边是把它分作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性的学习任务群,包括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这样一个任务群。第二个层次是发展型的学习任务群,包括三个方面: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三个方面。第三层是拓展型的学习任务群,包括了整本书阅读以及跨学科学习这两个学习任务群,这些在座的各位老师都非常熟悉了,因为我们对课标的相关的内容已经开展过多轮的培训和学习。这次教材修订就是要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这方面的改革精神,去全面渗透学习任务群的新理念。
第四个方面是应用改革的导向去突出语文的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这个也是在课程标准里边做了明确的要求,要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体现课程标准有关学习任务群整合教学的精神为重点,通过真实情境下关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各类学习任务的设计,来引导学生去自主建构知识能力和学习经验点。所以这里边特别强调了关于语文学习任务的这三性,也就是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这方面的在教材当中的落实。
第五点就是强化系统观念,注重衔接配合。教材的修订,它是个系统化的工程,虽然是我们是有重点的有针对性进行修订,但是教材它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样一个事情,那你动了一点,那其他所有相关的内容都要跟着进行调整,所以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所以我们坚持系统性和协同性,去加强顶层的设计和整体的谋划。那对于教材的这种框架结构和具体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来积极研究语文教材编写中长期存在的整体性、关键性的问题,实现教材质量的系统提升。所以这次教材的修订实际上是针对一线师生在使用现行教材的过程当中所反映出来的这一些具体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具体的修这样的方案,针对这些具体的修订的内容,我们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去思考,去如何让它系统化,如何加强各个板块之间的协同。
教材要注重体现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性、阶段性特征,做好各个学段之间的衔接,特别是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进一步增强教材的整体性、渐进性。这个也是我们在修订过程当中特别强调的一点。我们既要能够保持各个阶段各个年段相对的独立性,同时要重视不同年段学习内容的螺旋式上升。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有各个学段的不同的特点的体现,同时要强调在不同的阶段之间的相互的衔接。所以整个教材它是螺旋式上升的,是一种有序的递进。这种设计也是基于学生他自身的这种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有序有效地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以上是五个方面的基本的理念。下面就重点从七个方面对这次修订的要点做一个介绍,实际上这次修订它是一个系统性的一个提升,那涉及到的方面应该是各个方面,很多的点,都会涉及到。时间关系,我就从宏观上去讲七个方面,至于各个测试,各个方面究竟是如何去体现的,如何去落实的,后边还有专家就一些这样的话题具体的话题给大家做分享。所以我讲的七个方面都是从宏观的角度,义务教育,初中小学阶段一些共性的问题来给大家做汇报。
第一个方面就是充实调整三大文化选文,强化教材的育人功能。这个是跟我们刚才所说的第一个基本理念是相关。怎么去落实那样的理念,就是我们要充实调整这个反映三大文化的这方面。这个教材他要育人为本,素养导向,育人是他的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功能。在三大文化这个选文方面,从比例上来看,体现三大文化的作品,按照课标要求是占60%至70%。这方面的任务,应该说我们在修订过程当中非常圆满的完成这方面的要求,并且特别注重去选取反映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这样的选文,新增了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选文20篇。
比如我们在九上选入了总书记的一篇文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选择这篇文章其实也是在为我们整个教材定调,我们教材的修订实际上就是要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这篇文章它是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这篇文章凸显了党和国家对学生成长成才的相关的要求。再比如在以上入学教育这个板块,在一上的第一单元的前面有一些内容安排这些内容,是为了让这小学生入学,能够实现一个从刚入学到正式学习这样一个过渡。
那前面这个过渡,实际上更多的是从入学教育这个方面去设置一些内容。这部分内容不是一个单元,大家不要认为它是一个单元,它是作为入学教育的一个非常必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以上入学教育这个板块,有我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中国人,原来是有这两句,现在又增加了一句,就是中华民族是一家,通过这样的增加体现我们教材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一是这方面的责任和担当。那么在一下还增加了热爱中国共产党等选文,从小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教材还选入反映新时代航天员、戍边英雄、科学家、一线劳动者事迹和精神的篇目,你比如说航天员写给孩子的信,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等等这样一些选文。像这个航天员写给孩子的信就是航天员刘洋的一篇作品,刘洋出征之前写给他们孩子的,这个确实是非常的感人。那在这次选入教材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跟作者充分沟通,就是适应教材的相关的要求,做了修订,包括这篇文章的题目,也是经过反复的斟酌,反复的修改,最后确定为航天员写给孩子的信。我们还专门组织作家实地采风,创作了反映黄文秀事迹的散文《青春之光》,大家对黄文秀应该是非常对她的事迹应该是非常熟悉的。黄文秀他毕业之后,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去到这个边远的乡村,去担任这个第一乡村第一书记。为了国家的这种脱贫攻坚这样的事业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总书记专门批示向黄文秀同志学习,也授予黄文秀时代楷模的光荣称号。对于这样在新时代涌现出来的这样的模范人物,确实应该及时的在教材里边得到反应。所以这一次教材编写的过程当中,专门组织作家去撰写反映黄文秀先进事迹的这样作品《青春之光》。那么在写作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真正真实的全面地体现黄文秀的这种光荣事迹,作者以及相关的专家团队多次到黄文秀所在的白泥村去调研。那这里边这篇文章里边所涉及到的人物,应该说都是经过面对面的去核实,去跟这些人物去交流,所以应该说这一篇文章是我们这次教材修订过程当中的一个新的一个创新性的做法,就是打造新经典。打造新经典不仅是选择经典的篇章,而且是有针对性地去打造新经典。
在革命文化方面,教材选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相关作品。像毛泽东同志创作的以及反映毛泽东同志革命情怀的文章13篇,其中毛泽东同志自己创作的是8篇,关于毛泽东同志相关的这个革命情怀的有5篇,另外还选入《井冈翠竹》《山地回忆》等相关文章,更为充分的去呈现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创造伟大革命精神这样的辉煌的画卷。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仍然是保持原来的规模。鲁迅先生创作的作品总共是10篇,有关鲁迅先生的一些回忆这样的文章总共是3篇,加起来是13篇,另外还有表现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革命英雄以及英雄群像的这样的选文,这些一直是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这次还是保持原来我们的规模不变,但是我们对其中的一些篇章又进行了认真的审读,像刘胡兰,像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样的文章,对其中的一些细节,一些数据又进行了反复的认真的核实。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是优化全书框架结构,增强教材的整体性。教材从小学到初中,它既有进阶性,同时他们又是具有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所以在修订过程当中,我们特别从教材的整体框架入手,去进一步强化这个教材的一体性。其中包括我们去整合一些板块以及一些栏目,从而凸显这个教材它的内在的脉络,进一步明确板块和栏目的定位,理清内部的层次,加强整合,减少支脉,避免琐碎,去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以及教材设计的一致性和明确性。
我们现行的教材为了落实一些基本的语文素养,设置了一些小的很有特色的栏目。那这次修订过程当中,又对这些栏目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从而突显它的内在的这种线条,让内在线条更加的明晰,比如说在这个第一阶段就开始标注单元了,并且在这个目录当中,把原来课文要更改成阅读,从而进一步明确不同单元文本的定位。你像这里边,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原来这个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这原来标注的是课文。但是标注课文,它就跟识字里边这些课文很难区分它的定位,怎么去区分?所以这次为了明确他们这选文在不同单元的不同的定位,所以对这些阅读单元就明确标上阅读。那这样去标也可以更好的去跟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形成一个顺利的衔接。
另外重新整合了语文园地栏目,将原来独立的口语交际并入到语文园地当中。那并入到语文园地当中,这个实际上就是提升了这个语文园地它作为综合性语文实践这样一个栏目的功能。原来这里边就有关于一些听说读写的内容,包括原有的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等等这些栏目。口语交际并入之后,这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都可以由语文园地去综合性的去实现,包括语文园地内部的栏目也进行了适当的整合,比如说将原来的查字典这个栏目并入到识字加油站,将我的发现和展示台这两个栏目并用到这个字词句运用,从而使内部的结构更加简洁清晰,这是在栏目方面的调整。
增强教材整体上的另外一个举措,就是完善双线组元方式,强化单元一体化设计。双线组元这是我们现行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所总结出来的一个非常成功的经验。而这种双线组元的方式,我们在修正的过程当中仍然是保持这种结构方式。
因为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两大主线去统合整部教材的所有的内容,在不同单元设置不同的人文主题,像理想信念、生态文明、革命岁月等等。那么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语文要素,有机融入到各个单元当中。每个单元有这么几个重要的部分组成,单元导语课文以及提示与练习,还有思考探究与积累,这是在第四学段,小学是语文园地,在第四学阶段是阅读综合实践,由这些板块来组构成这个单元。通过这样的整合,这个单元导语就好像这个单元的封面一样,它是对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一个总的指引。而课文它是作为这个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一个载体。提示与练习以及第四阶段的思考探究与积累,这个栏目它实际上是结合这篇课文,它是放在具体的选文的后面的,它是结合这一篇课文而去对两条主线的一个呈现。
而最后的语文园地,小学是语文园地,初中是阅读综合实践。这两个栏目实际上它就相当于这个单元的一个封底,它是对这个单元的一个归纳和总结。我们这次改造有园地,实际上也是重点从这个方面对它进行改造,就是去体现语文园地对整个这个单元的一个整合性。而在初中特意设置了阅读综合实践,这个阅读综合实践也是对这个单元的这种阅读,进行一个综合性的一个归纳和总结梳理归纳和总结。所以这样由单元导语作为封面,由语文园地和阅读综合实践作为封底。这样就把整个单元紧紧的去组织在一起,让它形成这个单元的一体化的设计,从而为我们的单元教学整合教学提供支撑。所以这样的编写,目的也是适应这个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对于这个整合性教学的要求,一体化教学这样的这种要求真正体现这个单元教学,单单元整体教学的这样的理念。
所以我们在使用这个新的新修订教材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怎么去把握单元的整体性,这一点要认真的研究,认真的思考,这个单元它内在的联系是什么?那么通过这样的双线组员实现整体的贯通,通过任务的驱动,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言语实践当中获得言语经验和审美体验。作为单元封面的这个单元页,作为这一次修订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都特别关注了这个单元页,也就是这个单元的封面它的这种重要作用。对于单元页内容表述的全面性、准确性以及它的结构,内容的呈现方式都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从而使单元的人文主题更加的凸显,素养目标更加的清晰。与单元的选文课后的习题以及语文园地阅读、综合实践等内容更为贴合。
你像第二三学段这个单元页,在学习要求当中新增专门阐释这个单元人文主题的条目,修改后的这个学习要求,就由原来的两条变成了三条,大家可以看到这是这个样这个样图。那这三条,其中第一条指向的是单元人文主题,这一条是跟这个页面上方的这个人文岛屿形成相互呼应的关系。为了将这一条和下面的两条相区分,那专门在这个图标上做了一个区别。大家我仔细可以发现,这个指向单元人文主题的这一条是三角号,而下边两条是指向的语文素养。其中第二条指向阅读,第三条指向的是写作,这两个都是语文素养。所以他加他前面这个目标加的是一个双线的圈用这种方式去进一步的让他的单元的任务目标更加的清晰,一目了然。所以在整个修订过程当中,整个编写组确实还是去师生考虑怎么去方便师生,让师生能够非常方便的去把握整个单元的主题,包括人文主题,包括语文要素。
刚才提到在第四阶段每个单元后边增设了阅读综合实践这个栏目。这个栏目的设计是指向单元学习的综合性任务,来强化单元整合的设计。这也是这次修订的一个重点增加的一个板块。这个板块的增加更充分地体现了这个单元教学,整合教学这样的精神。
刚才说这个阅读综合实践就相当于这个单元的封底的作用,它实际上是让你整个学完这个单元,就讲完之后,实际上对这个单元又进行一个总体的一个概括和归纳。当然我们在具体使用的过程当中,并不是说我们学完整个单元再去关照这个阅读综合实践。实际上我们在整个的这个单元教学的过程当中,它前后是一体的。你在整个这个单元教学过程当中,对于任何单篇的这种选文的这种教学和学习,都要关注到前面的单元封面以及后面的这个单元的封底。有单元的这种导语和最后的阅读综合实践加起来,它实际上就是实现了这个单元的两个主线的具体的目标。所以要充分理解单元导语以及阅读综合之间它的指向。
阅读综合实践设置了三个任务。这三个任务是兼顾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落实,来提供一定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支架。他的目的就是要整合贯通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去指向言语实践,促成学生的深度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任务一它是围绕着人文主题进行设计,任务二是围绕着语文要素这个主线去设计。而任务三它是围绕着在情境化具体情境化的言语实践这方面去设计。所以任务三它突出的是这个语言运用这样一个核心素养。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是全面落实任务群要求,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个学习任务群,大家已经不再陌生了。因为这个新课标发布之后,大家一直把学习任务群作为我们课程改革和研讨的一个重点内容。那这个任务群在教材当中到底怎么设计?我们现行教材是2016年投入使用,新的课标在他之后,新课标所提出来的这种任务群的相关的这样的概念,实际上在现行教材里边已经有了落实。因为现行教材和这个课标的研制,很多专家是交叉的,所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促进。所以在现行教材里边已经体现了任务群的相关的精神。
但是这个新课标发布之后,为了更加充分全面地去体现这个课程标准有关任务群的要求。那这次我们就对这个课程标准有关任务群的一些相关的内容,进行了逐一的对比,看看现行教材对于现在这个学习任务群它的具体内容,六大学习任务群具体内容具体的点,究竟有没有全面体现。这次我们做了一个普查,列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这样的对对照表去逐一审视。那这个对照表就是为了查漏补缺,看看哪些点我们还没有体现,哪些点相对体现的还不够充分,这样的进一步加强对于课标当中任务群理念的落实的力度,从而去让这个任务群的落实更加的系统化和显性化。
你像我们将原来的综合性学习改造为专题学习活动,去进一步整合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是这样一个栏目,更加符合学习任务群的要求。比如说对五下第三单元的遨游汉字王国,以及六下奋斗的历程,还有难忘小学生活,这几个专题学习活动进行了改造,以特定的学习主题为统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将这样一个专题性学习活动把它分划分成三个组成部分,这个内部结构做了划分,那这三个部分其实这个,其中前面是活动导语,它主要是凸显学习的主题,明确学习活动。那中间是具体学习任务的设计,这些学习任务它是围绕着学学习的主题来提供一定的学习情境,安排内部联系非常紧密的三项学习任务。学习资源是为了完成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去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源的支撑,这些都是指向这个学习任务群具体的这种落实的相关要求。
在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方面,我们针对不同的阶段做了不同的处理。在这里边特别注重去突出语言文字积累梳理这样一个基础性任务群的关键作用,切实体现语言运用对其他三大语文核心素养的支撑作用。比如小学阶段,借助语文园地去构建灵活多样的灵活多元的语言知识学习方式,通过创设具体的语境,强化语言文字规律的探究和发现,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初中通过群文设计课后语言练习题,在以及在阅读综合实践当中,专设语言文字运用这样的学习任务的多种形式,以点面结合循序渐进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有助于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必备的知识,引导学生去探究语言现象,总结语言运用的规律。
第四点就是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突出教材的进阶性和衔接性。这个在课程标准里面也有明确的说明,就是课程标准在讲解入群如何去设置的时候,他特别指出了学习任务群的安排要注重整体规划,要根据学段的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这就是说它的阶段性和连贯性相协调相统一,要根据学段的特点去有所侧重的去安排学习任务群。针对这样的基于这样的精神教材在修订的过程当中,对于学习任务群的落实,坚持典型设计与隐性融入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不同学段学生思维发展特点,语言运用水平和认知能力差异去做出分段设计。这个也是我们在落实学习任务群这样一个核心理念的时候,我们去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讨。
因为学习任务群它的落实方式不能千篇一律,针对这个一年级的学生,任务群如何体现?到了高年级这个第四阶段,学习任务群怎么体现?你不可能按照这个第四阶段的这种任务群的设计方式去放在第一学段,不仅学生接受不了,那老师也没法落实,所以必须体现差别化设计这样的设计的思想。所以在第一学段这个时候,学生的语文学习刚刚起步,需要通过分项练习去积累言语材料和言语经验,从而去夯实语文的基础。
第一学段是打基础的阶段,非常关键的这种言语材料和言语经验积累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是重在隐性融入。通过课后题语文园地的学习任务去融合渗透任务群的要求,把人融合渗透做一种主要的落实方式,也就是隐性融入的方式。
到了第二第三学段,则通过将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改造为梳理与交流,并且建设增设专题学习活动,逐渐强化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训练,由隐性融入向显性体现过渡。看第二第三阶段它具有明显的这种过渡性,它的方式是我把这个交流平台改造成梳理与交流。梳理与交流它就带有总结的性质、归纳的性质、积累的性质。这个梳理交流它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指向了到高年级阶段那个阅读综合实践。只不过它是针对不同层次的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了难易度的这种差别化设计。而且我们可以看到最具有这种综合性学习特征的专题学习活动,这个设计也是由低阶段向高阶段渐次增加的。你看一二年级是没有设置这个专题学习活动的,它主要是融入到这个语文园地当中,到三下、四下、五下,每一册设置了一次这个专题学习活动。到了从六下开始,我们看六下、七上、七下、八上、八下、九上、九下,那这些每一次就设置两项两次的这个专题学习活动。
这种专题学习活动的频度是递增的,现在递增,而不是一下子就设置了很多,这种递增也体现了他的这种过渡性。所以第四学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实践经验。这个教材通过在每个单元去设置这个阅读综合实践这样栏目,以及将专题学习活动增加到每一次两次,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加强整合性学习任务的这种设计,从而显性体现任务群的要求。所以到第四学段对任务群的这种体现就是一种显性的方式,以显性为主。当然这种显性体现它既体现在阅读综合实践这个栏目以及专题学习活动这样的栏目。同时它还有机地融入到它各个部分。所以随机动物群的这种体现是一个全面融入的这样方式,或者是隐性融入,或者是显性体现。但是不管是哪种方式,那么在整套教材里边的各个部分都是在指向任务群的。
在这栏目的设计上,针对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特点也是进行了差异化的进阶性设计。比如说这个语文园地的设计,在这方面就体现得非常的明显,非常的清晰。我们看这个带有总结归纳性质的,这个积累交流是从三年级开始有的,一二年就是没有。有些它是第一阶段它特有的,有些是贯通于三个学段,小学阶段的,三个学段的。你像这个自实际应用以及快乐读书,日积月累,还有书写提示,这些都是贯彻是贯彻始终的。所以既有这种连续性贯彻始终的这样的栏目,同时也有阶段性的栏目,适应不同阶段的这样的特殊的栏目的设计,通过这种方式既体现差异化,同时又体现了它的整体性。
第五个方面的重点内容就是经教选文文本以及注释,确保选文的准确、科学和规范。这语文教材它是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的载体。你进到教材里面的选文,一定是要准确的、要科学的、要规范。所以这次修订在这方面确实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专门设立了很多的专项。你像选文的版本、注释和译文,分别都设立了审核专项,对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和调整。对一些名家名篇,也会根据教材选文的要求去进行适度的改动,从而达到文质兼美这样的目标。对于这些有改动的,在这个题注里面都会加上有改动,选入教材时有改动这样的字样。特别是对于古诗文和外国作品的这个译文修订时,充分吸收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逐篇进行勘察,在兼顾文本延续性的基础上,选取更为权威的这样的版本。
你像这个岳阳楼记,现行教材用的是凤凰出版社的这样一版本,其中“霪雨”和“隐耀”,这个霪和耀。那我们对照中华书籍的这个版本,它分别做这个字这种写法和这种写法。那从我们查阅这个早期的版本,应该说这个第二种版本应该是更符合。一方面是作者的这个原貌,原文的这个就是他的样子,同时也符合现在原文字规范的这样的要求。我们在这个通用规范汉字表里边,这个雨字头的霪和光字旁的这个耀,它都是作为规范字收入的。而这两个字放在这个语境当中,它要比上个版本那两个字更为贴切,所以就选用了下面这个版本,再比如对于这个大雁归来,原来是在八下,那现在把它移到七上,那选这文本因为它是个译文,所以也针对原版以及这个作者的这个修订版也进行了比照。那对其中的一些问题,你像原来的这个版本,以及这个原版里边都有最后这一句话,或者寻找失散的子女的父母,都有这句话。但是现行的版本里边这句话没有,所以现在又根据这个版本把它补上。
包括一些自编的选文,这次也进行了全面的研读和打磨,比如说我们现行教材的《小书包》,其中有两句上课静悄悄,下课不乱跑,这个主语放在这个中间,它到底是指的是谁啊?有点指向不明。这个小书包它肯定是不会乱跑的,是吧?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一些问题,就把这两句就删掉了,那通过这样方式去进一步增强这个选文的这种规范性,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所以准确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它是对选文的统一的要求,所以这次进行了全面的审核,每一篇文章一字不落的去去审查、去对照、去对比,以求精益求精。
第六方面是落实减负的政策,精简相关内容。我们语文教材也肩负着这样的一个职责,因此我们在选文数量方面通过减少篇目的总量,降低学习的难度,来实现减负的这样的目标。比如一上选文的数量由原来的14篇调整为十篇,识字课的数量从原来的十篇调整为八篇。在栏目的设计上这方面也是将这个第四学段专题学习活动的三个系列整合为两大系列,并将原来的八九年级口语交际专题的内容融入其中,通过这样的这种调整简化了头绪,减轻了任务。原来我们七上的教材,这里边的专题学习活动是分三个系列的。一个是语文生活序列,一个是传统文化序列,一个是语文综合活动序列。通过调整就取消了第一个序列,把它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其他方面,同时也对后边这两个序列进行了整体上的质量的提升,通过这样的一种调整,序列减少了,线条更加清晰了,任务也相对减轻了。
另外一个措施就是整本书阅读,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变化。就第四学段的教材削减了整本书阅读推荐的数量,从原来的每册书的2+4改为每册1+1,这个数量大幅的降低。强化了重点阅读书目的阅读指导和任务设计,做到既减量又增效,你量减了效不能减,就是要加强对这个重点阅读篇目的阅读指导内容的这种设计,以及学习任务的内容的设计。让这个重点阅读篇目能够充分发挥它这种类型的示范作用以及方法的指导作用。
通过这个措施去缓解一线教学面对整本书阅读的这样的压力,我想大家都深有体会。我们如果一册书有2+4,6本整本书阅读,大家在实践过程当中一定会,不仅老师、学生都会有畏难的情绪的,因为我们的语文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那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怎么去真正让整本书阅读发挥效能?你如果多了,实际上等于因为他太多了,他实现不了,那他就不实现了。那我现在减少了,去净化了,反而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能够更好的发挥整本书阅读它的这样的引领示范作用。所以我们做争取做到虽然减量,但是效果不减,反而提高,这是七上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调整。
那么这七个方面就是美化插图和封面,发挥教材的美育职能。教材插图在确保科学准确的基础上,注重融入中国元素,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同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审美心理,更好地体现科学性、审美性、时代性和世界性的相结合相统一。教材选用了众多优秀的美术和摄影作品来作为插图,其中很多都是名家的名画,以及像一些经典的雕塑作品、摄影作品,同时还特别邀请了当代的知名画家来专门为教材创作插图。
这个对于教材的这种封面的设计,也是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旨和主线。你像其中小学这几册是精选京剧、剪纸、风筝、围棋、国画、春联等这样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并且适当融入当代的这种时代元素,去体现传承与创新的融合。这些封面是都是由著名的民俗画家来绘制的。初中则是选取和本册某一篇选文相对应的这样的古今名画、名家名作。初中的每一册的封面都是跟里边的某一篇选文的内容相关联的。你像这几册分别以江海楼观山月为主体,形成了一个自然人文家国这样的内涵的布局。只在通过这样的一些美术设计,去引领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审美情趣。特别是你像这个一上的封面,这个画面里特意新增了这个航天员的风筝,激励孩子们能够像一代代中国航天员一样去放飞梦想。
在七上是选用了著名画家孔仲起的新潮,这个是跟这一册里边的古诗观沧海能够形成一个配合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个宏伟的意境,去涵养远大的志向。所以每一幅封面,每一幅插图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可以说在这个封面和插图这方面,这次修订是花了很大的功夫,反复研讨专题,开了很多次会议,就是为了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文质兼美,各个方面综合提升,这样的一个高质量的语文教材。所以总体上来说这次教材的修订是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实际的情况,秉持守正创新、稳中求进这样的改革思路,致力于落实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基本理念,特别是有关学习任务群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育人功能,力求为广大师生提供一套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有效促进语文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语文教材。
那以上就是我就这个教材修订的基本理念和一些要点向大家做一个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