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新课标的三十六点⑥|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文摘   2024-08-12 15:00   福建  

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的影响

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

(一)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核心素养教育强调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核心素养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发展特长;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

(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核心素养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能够进行合理的道德判断。学生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通过文化传承和理解,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有积极的影响。学生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公共事务。

(三)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核心素养教育强调团队合作,学生能够在集体中发挥作用,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通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还使学生能够有效地与他人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核心素养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效和职业发展,还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价值观形成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特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因此,语文教学要体现核心素养应该具有的这几大特征:实践性、情境性、任务性、系统性、综合性

(一)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要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知识、精神共成长。

(二)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王荣生教授将语文学科的学习情境分为三类:为了学习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为了学习的真实的沟通情境;为了学习与文本对话的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的负责人王宁老师认为: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启发他们往下思考,从而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获得需要的方法,积累必要的资源,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真实的情境,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学习任务来驱动

任务群不仅是指课程内容,更是指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它不仅从整体和宏观上指导语文课程的实施,也引导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四)内容系统性

语文的学习应该构建系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所以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应该选择系统的语文课程内容。

(五)教学综合性

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各个学科间的知识联系越来越紧密,教学和生活息息相关,目的在于在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所以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就具有了综合性。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


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信念的力量》,分析其哪些表现是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信念的力量(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一)《信念的力量》任务群中有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并由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学习。任务一“为写演讲稿磨磨枪”,包含三个小任务“超级变变变”“感人至深,内容为王”“论点鲜明,逻辑性强”,这是在文本中实践。任务二“为写演讲稿蓄蓄能”,以团队为单位开展阅读分享会。人人参与,人人分享,利用多种方法读自读文本,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交流,分享收获和启迪。尝试运用多种媒介方式记录、展示、讲述他们的故事,表达崇敬之情。以团队为单位制作红色诗词集。尝试给收集到的红色诗词进行分类,制作出一本诗集。这是在交流合作中实践。任务三“评选最佳主题演讲稿”,完成“信念的力量”主题演讲赛,根据主题的要求,生动形象地表达,有效传递信息,语言富有感染力。模拟演讲赛现场,各团派代表参赛,全班观摩与交流,评选出“信念的力量”主题演讲稿最佳作品。这是在真实的活动中实践。

(二)信念的力量》任务群创设了真实的情境学习情境为:第一届“信念的力量”主题演讲比赛即将开赛,程程同学将代表学校参加此次演讲比赛。如何写好本次的演讲稿?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为学校争光?程程同学焦头烂额,还没有方向。“内容为王,技巧取胜。”这是参加演讲比赛时非常重要的一准则。演讲稿的内容最重要!接下来,我们将在阅读中磨磨枪,根据表达的需要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了解演讲稿的特点,在分享与制作中为完成演讲稿蓄能,并通过评选活动,评选出最佳“信念的力量”主题演讲稿,助程程同学在演讲赛中脱颖而出!

这个情境是真实的。再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学习先贤志士的事迹,尝试运用多种媒介方式记录、展示、讲述他们的故事,表达崇敬之情;了解演讲稿的基本特点,能根据演讲赛的要求,生动形象地表达,有效传递信息,语言富有感染力,最终能解决演讲主题赛这一学习生活情境,满足交流沟通的需要。

(三)内容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通过文本解读,我们根据主题对内容进行增、删、减、补。选择了以下内容作为教学内容:1.教读文本——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2.自读文本——《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毛主席在花山》《十里长街送总理》《飞夺泸定桥》《狱中联欢》《伟大的友谊》《囚歌》《春天的故事》。3.拓展阅读——阅读文本《草地夜行》、非连续文本《异行同心者》及张桂梅资料4.观看视频——《超级演说家》。

本案例围绕学习任务“完成信念的力量主题演讲稿”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活动一,为写演讲稿磨磨枪,学生走进《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查阅相关资料的基本方法,并从中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学会以托物言志的方法,赋予事物人的品格和特点;能明白“内容为王”背后的秘密——还原场面;学会抓住人物言行、神态和外貌描写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了解演讲稿的基本特点:论点鲜明、逻辑性强。活动二,为写演讲稿蓄蓄能,旨在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学生开展阅读分享会,利用多种方法读自读文本,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交流、分享收获和启迪,并能尝试运用多种媒介方式记录、展示、讲述他们的故事,表达崇敬之情。在制作红色诗词集时,学会给收集到的红色诗词进行分类,制作出一本诗集。活动三,评选最佳主题演讲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主题演讲赛中,通过倾听和观察,根据主题演讲的内容以及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有效传递信息,语言富有感染力等方面,学生评价演讲稿,评选出“信念的力量”主题演讲稿最佳作品。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

(四)培养目标多元化,趋向于核心素养。

1.文化自信的培养。教学内容选择《古诗三首》,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案例学生基于文本的学习,提炼方法,学以致用,创作演讲稿。其实是让学生在文本中找方法--分析提炼方法--运用方法创作,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比较思维能力等,是对学生对比、思辨、迁移能力的培养,最后的演讲稿创作是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3.语言运用和审美创造。本案例要求学生会写28个字,会写37个词语合适语言文字经验的积累。再比如,在制作红色诗词集时,学能给收集到的红色诗词进行分类,制作出一本诗集,这是建立在语言运用的基础上的一种鉴赏和分类意识的培养,也就是审美的培养。

耳东的语文
记录思考,分享收获,创造价值,留下念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