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小米的成功竟然是雷军设计出来的,上帝视角搞战略
二、毛选、乔布斯传与雷军的战略思维
三、你不知道的小米帝国,正在蜕变为科技战略的集大成者
四、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几乎无敌,智能设备生态与产业赋能生态全面打通
五、小米伪装成消费公司的背后,消费和科技哪个更重要?
六、小米生态链赋能本质,从全场景战略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
七、小米生态链赋能,从爆品孵化到打包上市的疯狂赋能系统
八、雷军,最懂人性的销售大师
九、雷军,最懂人心的营销大师
十、小米智能制造背后的战略宏图
十一、小米雷军的用人之道,为了人才,雷军多次收购对方公司
十二、小米的估值有没有可能超过苹果?
十三、小米的战略真意背后,极致的科技平权精神
前言:这份文件应该是你能看到的研究小米最深刻全面的一篇研究,比你看多少研究报告都给力,小米是一家360度无死角充满魅力的企业,从风口上的猪到专注极致口碑快,从极致性价比到生态链赋能,从AIOT到人车家全生态,从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铁人三项到全场景高端化科技战略,小米持续迭代的演进之路,值得所有科技企业和消费企业学习,也是把科技与消费融合的最好的一家企业。小米的战略真意就是科技平权精神,科技平权的背后是极致效率与极致性价比驱动下的,整个产业链的效率革命,尤其是针对半成熟市场,还处于消费升级过程中的市场,也就是我们当下这个市场,这个战略思维更是精准更是精妙。以极致效率和极致性价比驱动的科技平权模式,是一种极其精巧精妙的科技战略设计,这种科技平权的本质就是用最高的效率和最高的性价比,快速实现科技在产品和服务层面的集成应用,将最前沿的科技和体验快速推向市场,为更广阔的市场主体,尤其是处于半成熟和快速发展的市场主体,提供技术商业化到消费的服务, 这是在大规模的半成熟市场的发展阶段,最精准最深入人心的战略设计,换句话说,把高高在上的高科技打翻在地,以最具性价比的方式提交给消费者,这是了不起的,实现了客户需求与企业发展深度共振的战略设计,是一种社会化的科技平权战略,是一种社会组织下前沿科技快速市场化、商业化的战略设计,你仔细品就知道里面的厉害之处。小米生态赋能的本质是从人车家全场景战略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深度融合,这一融合过程不仅实现了消费领域与生产领域的有机连接,还几乎打通了消费元宇宙和工业元宇宙的通道,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智能生活体验和价值创造,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小米有望在元宇宙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进一步推动科技与生活的深度融合,引领智能时代的发展潮流。小米会把资本生态的力量发挥到最大,用资本快速撬动并构建它的产业生态系统,或者说借助资本力量快速强化产业生态链,小米的供应链系统、生态链系统的像滚雪球一样快速的增长和扩大,而资本和渠道毫无疑问是小米快速构建生态系统,快速搭建繁荣生态链的关键要素,依靠渠道实现变现和现金流,然后依靠资本实现价值倍增,让项目滚雪球式快速增长,这是最厉害的地方,渠道是现金流的王道,资本是规模化的王道,这是小米生态链快速做大的根本力量。相当于小米可以完整的把企业打造成上市公司,具备了针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加速赋能的能力,这是很关键的,这种能力才是最厉害的能力,就是把企业快速做大的能力,把企业加速做大的能力,小米就已经不是做产品的公司了,而是做公司的公司,这是更厉害的能力。
一、小米的成功竟然是雷军设计出来的,上帝视角搞战略
你看看小米的成功竟然都是设计出来的,雷军直接把小米商业战略设计的最高心法给说出来了,那就是站在山顶俯视去这个世界,看清楚商业的来龙去脉,站在未来十年回过头看这个市场,看清楚商业发展的来龙去脉,站在上帝视角俯视商业战略,看清楚整个社会和商业发展的来龙去脉,你说这不是为难我们吗,我们要是有这种穿越时空的能力,直接穿越到未来时空逛一圈再回来,岂不是啥都会了吗?
这是大忽悠啊,你再看这个苹果的乔布斯为什么能预料到移动智能时代的到来,然后直接开启了移动智能手机的伟大时代,华为的任正非老先生为什么能预料到未来半导体芯片产业会被卡脖子,然后提前做好预备队,把海思团队建设好还把芯片产品给搞出来了,这里面说明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常识。
一个是什么呢,就是这些伟大的企业家,本身就是商业天才,他们有对洞察商业世界的天赋直觉,有洞穿未来时空的预见能力,当然这本身就是他们的天赋。
但是还有一个是什么呢,就是商业帝国本身也是设计出来的,是一种商业战略和商业模式的设计,我说完你就明白了,这个非常重要,你看雷军就说了,小米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小米每一步都是通过策划和合作搞出来的。
那么本次我就给大家说一下小米这么成功、这么赚钱的商业模式,到底是怎么给设计出来的,你听完一定会恍然大悟,原来商业系统、商业帝国是你这么搞出来的,比如小米的商业模式从一开始就是铁人三项,分别是硬件、软件和互联网,硬件就是手机也就是米粉的流量入口,手机一定要便宜,软件呐就是体验,手机里面的软件一定要非常流畅和好用,用起来爱不释手还上瘾,然后就是通过互联网服务和售后的这个运营服务来赚钱。
其实这个商业模式也不是无中生有凭空创造出来的,你看小米手机一出来就能得到米粉和市场的认可,根本上还是在于小米完全把苹果手机的产品理念真正学到家了,可以说小米手机产品的核心理念几乎是从苹果手机这里一脉相承做出来的,比如设计、体验、功能、布局、软件生态、互联网服务等等,你再看这个盈利模式的羊毛出在猪身上,不是靠手机硬件赚钱,而是靠持续的互联网服务赚钱,这是哪里来的呢。
这就是向Costco好市多学习的,Costco不靠卖产品卖商品赚钱,而是靠会员费赚钱,高性价比的商品本身就是一种服务,类似与免费服务,Costco是靠冲会员卡的会员费赚钱的,你看看,小米一下就能从Costco身上学到羊毛出在猪身上的盈利模式,以及高性价比产品本质上只是服务的一个环节而已,这两条太重要的,对任何商业都重要,你想想你的商业模式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一下。
这还不算完,你再看小米还从海底捞这里学到了口碑传播的秘诀和服务的真谛,那就是社群和口碑传播才是王道,口对心,心对口,口碑传播本身就是心与心的串联,这才是传播的真谛,用服务和口碑直接打到客户的心里面,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才是口碑和服务的真正威力,你说小米能不厉害吗?
这还不算完,你看小米为了提升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的能力,直接从同仁堂这里学习到货真价实的真谛,那就是“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啥意思,就是不能偷工减料,不能粗制滥造,质量和品质永远是商业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企业长久持续经营的第一要素,为什么小米的产品线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产品的质量还能保持的那么好,还能不断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以及对品牌的持续忠诚,就在于小米把产品质量提升到企业战略层来管理。
这次这个小米汽车一发布一下子全部卖完了,这绝不只是个营销的问题,这是小米持续积累的品牌效应和信任度的问题,再比如这个技术研发战略,小米一直都是对标华为对标特斯拉对标高通对标苹果的,你看看小米的商业战略和策略,几乎都能找到对标学习的依据,但是就算你把这些依据都组合在一起,也做不出另一个小米来。
因为小米有自己最牛的最核心的商业哲学和战略理念,我之前都分享过,我认为这个核心的就是科技平权,用高性价比产品把昂贵的高科技体验提交到每个客户手里,这还不算完,那么在智能时代小米的战略演进和布局是怎么样的呢。
我认为小米已经拿到了通往智能时代的钥匙,这个钥匙我先不说,大家感兴趣的,可以看我视频号上其他内容,那么说到这里,大家再回忆一下,小米手机2011年一经发布,直接让所有的山寨手机销声匿迹,同时诞生了不少手机品牌,小米生态链一经发布,直接让市面上很多白牌家电直接销声匿迹,同时也诞生了不少互联网家电品牌,你去京东上看看是不是,现在小米汽车一发布,直接火爆成顶流,每个电车大佬都捏把汗,现在的小米早已经是高科技高性价比的代言词了,也是一代卷神。
那么我认为未来全球智能电动车市场也会迎来巨大的变化,小米肯定会是主流玩家,其他的我就不好评说,大家自己心里好好琢磨就明白了,回过头来我们再回味一下,雷军说的小米这么牛这么成功,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一步一步策划设计合作出来的,是站在山顶上用上帝视角设计出来的,我认为这句话值得每一位做商业的人深入领会,意味深长呐。
二、毛选、乔布斯传与雷军的战略思维
小米雷布斯7年打造出世界五百强,乔布斯的真正传人,毛选战略思维的践行者,你以为小米是加步枪的,其实小米后面加的都是飞机大炮,从互联网思维到生态赋能,从人车家全生态到科技平权,大师级战略构图。
最怕你以为小米是加步枪的,其实小米后面加的都是飞机大炮,本次我说一下小米雷军的战略思维,有人说小米雷军才是乔布斯的真正传人,苹果总裁库克根本就不算,只有小米遵循着乔布斯的产品路线往下走,尤其是这次苹果竟然放弃造车,小米花费了巨大投入顶住破产压力坚持造车,这是对苹果产品宗教创新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就像雷军说的那样,果粉们也不用担心,小米汽车一定满足果粉郁闷的所有期待,小米不加步枪,这次小米加的是飞机大炮,飞机大炮的背后就是智能制造和高科技研发投入,我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雷军的战略思维和乔布斯的其实区别很大,雷军走的是互联网思维、极致性价比、生态场景以及科技平权的战略路线,这个和乔布斯以产品宗教、产品革命为基础的追求高利润率的奢侈品战略,恰恰是相反的。
有人说雷军最喜欢的书是硅谷之火,我看是乔布斯传和毛选,当然雷军的战略思维从一开始就是互联网思维,尤其是乔布斯开创了智能手机革命时代以后,小米一直都是苹果产品战略的跟随者。
2010年小米进入智能手机全面模仿苹果,然后2014年小米生态链战略布局,也是跟随了苹果步伐,甚至2021年发布的造车战略,其实也是当年苹果先发布的,也算是跟随战略,这次造车战略上面的天差地别其实就说明,小米和苹果的战略已经完全不同了,苹果要专注人工智能,未来会用智能技术全面升级他的所有消费电子产品,所有产品AI化智能化。
小米是要构建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汽车场景远远不只是出行场景,现在的智能汽车可以完成的场景体验也是生态级的,是比手机生态更宏大的生态场景,这个前景是无限的,而人车家全生态就构成了小米未来生态场景战略的闭环,说白了几乎把场景渗透到消费者活动的所有地方,你可以体验产品、体验功能、体验场景带来的各种体验,这本身就是消费元宇宙的意思。
你可以在车里面玩各种元宇宙游戏,直接进入元宇宙里面,这是消费场景的闭环,然后在工业生产场景方面,小米的布局其实更深,这一块很多人往往不知道也理解不了,你去看看小米的两个巨大的智能制造黑灯工厂就明白了,巨大无比,尤其是大兴的二期智能制造工厂,就是全自动化智能制造产线,年产能达到了一千万台智能手机,把最新的制造工艺、材料科技、智能技术、云计算、5G、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融合到一起,集成到一起,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数据全链接、决策智能化的水平,这就是传说中的黑灯工厂、灯塔工厂。
小米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战略布局甚至比大部分传统制造企业都先进,正像雷军说的,小米未来要引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转型和效率革命,这个确实牛,小米2023年的净利润是193亿元,而小米的研发支出是191亿元,研发投入几乎等于利润,比如这次小米汽车第一辆车su7就投入了3400名工程师,研发费用超过100亿元,一般车企造一辆车的投入是300多人10亿元的经费,小米是十倍的投入。
小米早已经是智能制造生产领域的科技巨头,想当年董明珠曾经说过你小米没有自己的工厂都是代工的,现在小米的智能制造早已经领先行业,小米汽车超级工厂综合自动化率达到了91%,采用了先进的黑灯生产模式,在无需人工照明的条件下也能做到智能化连续生产。
智能制造就是小米工业元宇宙的雏形,你想要什么产品,智能工厂就能给你定制什么产品,这是定制化生产时代最大的战略突破和布局,很多人看不懂,这其实已经拿到了通向智能时代的钥匙了,这才是小米战略最厉害的地方,而科技平权其实是对战略的一种拔高,就是让高科技产品以更高的性价比提交到消费手里,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高科技发展的福利,这其实和很多科技企业用高科技赚取垄断利润的战略思维完全相反,我看这也是小米战略思维中值得肯定的地方。
那么最后我再总结一下雷军的三个阶段的战略思维,首先是雷军提出的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思维战略,然后是智能制造和生态链赋能战略,这是建立消费场景和工业场景的积累阶段,最后是人车家全生态场景战略和科技平权战略,这是针对未来定制化时代的消费元宇宙和工业元宇宙的融合战略思维,科技平权是雷军整个战略宏图构建的哲学逻辑,这一点我就不多说了,需要往深了想,想想为什么说雷军喜欢看毛选的根本原因。
小米的科技平权理念与之类似,它面对的是科技产品市场中高端品牌对先进技术和高利润的垄断局面,传统科技巨头凭借品牌优势和技术壁垒,往往将产品价格定在较高水平,使得许多消费者无法享受到先进科技带来的便利,小米则以科技平权为旗帜,通过优化供应链、整合资源等方式,降低产品成本,将高端技术下放到中低端产品中,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获得高性能的科技产品,比如小米手机在芯片、摄像头等关键技术的应用上,力求在中低端机型中也能提供接近高端机型的体验,打破了高端品牌对先进技术体验的垄断,就像“打土豪分田地”打破土地垄断一样,实现了科技资源在消费者群体中的更公平分配。
小米非常注重用户的参与感和反馈,通过建立庞大的用户社区,不断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对产品进行改进和优化,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与毛选的群众路线有着相似之处,雷军深知用户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和评判者,只有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和成功。比如小米的 MIUI 系统就是在不断听取用户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和完善的,这使得小米的产品更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增强了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当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先保存自己的实力,避免在对方擅长的领域正面冲突,比如小米在早期发展中,面对国际手机巨头的竞争,以高性价比的策略切入市场,这与游击战中集中优势力量在对方薄弱环节突破的理念相似,雷军深知在自身实力相对较弱时,要先解决生存问题,通过科技平权的理念,以极致效率和极致性价比,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和极致体验的产品和服务,如同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寻找局部突破的机会,提升实力,积累资源。
雷军的科技平权理念也体现了这种游击战思维,在智能手机市场被国际巨头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小米作为新品牌,面临着资金紧张、品牌知名度低等诸多问题,小米敏锐地抓住了手机中低端市场存在较大的空白市场,将自己的目标用户定位为追求高性价比的广大消费者群体,小米通过提供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在巨头林立的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小米的科技平权理念也激发了广大中低端消费者群体的支持。在科技产品市场,中低端消费者数量庞大,但长期以来他们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小米通过提供高性价比产品,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对科技产品的渴望,让他们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体验到高端科技,这使得小米在中低端市场迅速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这些用户就像获得土地后的农民一样,成为小米发展的坚实基础,他们不仅自己购买小米产品,还通过口碑传播为小米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为小米的市场拓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就是一种全局观的体现,小米不仅专注于手机业务,还积极拓展到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打造一个完整的智能生态系统,这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考虑各个产品之间的协同和整合,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通过构建生态系统,小米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生活体验,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这种全局观的战略思维与毛选所强调的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
小米创立初期,智能手机市场被国际巨头苹果、三星等占据主导地位,小米通过专注性价比,从硬件延伸向软件服务,通过软件服务和增值服务变现的方式进行盈利,小米不与国际巨头在高端市场正面竞争,而是在中低端市场集中优势力量,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高性价比产品的需求,同时小米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了从游击战到运动战、正面战的转变。
乔布斯将手机变成智能设备的理念,让雷军看到了未来汽车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智能移动平台,这与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不谋而合,科技平权的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乔布斯对产品的极致追求有共通之处,乔布斯对产品有着近乎变态的追求,注重产品的独特性和用户体验,雷军的科技平权也是致力于将前沿科技以最具性价比的方式推向市场,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和乐趣,实现客户需求与企业发展的深度共振。
像乔布斯追求创新一样,雷军同样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科技平权理念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他带领小米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技术,在智能手机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同时小米在智能生态领域的布局也是一种创新,通过将不同的智能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生活体验,这种创新精神和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与乔布斯是相似的。
小米一直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产品,在产品的设计、性能、质量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比如小米的手机产品在外观设计、硬件配置、系统优化等方面都不断追求极致,力求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使用体验,这种对产品的专注和极致追求,也是雷军互联网思维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也是雷军与乔布斯在战略思维上的共同之处。
苹果公司构建了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将硬件、软件和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通过 App Store 等平台,为开发者和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小米也在积极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通过投资和孵化等方式,吸引了众多的智能硬件厂商加入小米生态链,同时小米也推出了自己的物联网AIOT平台,将各种智能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这种生态系统建设和平台化战略,与苹果公司有着相似之处,都是为了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服务。
三、你不知道的小米帝国,正在蜕变为科技战略的集大成者
小米汽车成功之后,毫无疑问小米拿到了通向智能时代的钥匙,小米把场景战略做到了极致,未来的大规模订制时代,小米不仅是主角,而且会打通消费元宇宙与工业元宇宙的最后通路,雷军的战略太厉害了,这是能把科技与消费真正融合到一起的战略,真正集大成的战略。
在小米汽车发布会上,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就表示,小米汽车的目标,是打造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的汽车工业新时代的梦想之车,做好看、好开、舒适、安全的移动智能空间,同时小米汽车致力于通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为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崛起而奋斗,这个太豪言壮语了,也确实霸气。
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什么意思,就是成为全球前五的智能科技公司,成为前五的智能制造公司,成为全球前五的消费科技公司,成为全球前五的智能软硬件集成公司,这个口号太牛了,那么雷军哪来的这么大的底气,小米有这么雄厚的科技基础和技术壁垒吗。
我这里要解码一下小米的科技实力有多强,科技公司本质就是做技术商业化,超前商业化崛起高额利润,那么小米反其道而行之,做科技平权,目的是把前沿科技快速平权化,让普罗大众消费者能最低成本享受科技带来的极致体验,这个要注意了,这是小米战略真意的内核,一般人是不知道的。
你看看马斯克约架扎克伯格,谷歌和微软在智能科技上刺刀红,本质上都是要强战略科技制高点,为了高额利润而战,都是抢占科技的窗口红利,这是科技企业的本质,也更是智能时代科技巨头的普遍恐慌和焦虑,说白了都怕被别人超了占了抢了,然后被吃拿卡要了,你说能不急吗。
那么我们回过头说小米的科技力量,今年8月14日雷军做的年度演讲,其实已经把信息说的很齐全了,雷剧宣布了小米科技战略升级的消息,概括为一个理念,四个关键路径和原则,小米宣布自己的科技理念,是选择对人类文明有长期价值的技术领域,坚持长期持续投入,雷军表示,人是科技的原点,小米的科技探索,不仅要对人类现在的生活有价值,更要对人类未来的创造、进步和发展有价值。
两个长期是小米科技理念的核心,为了保证将其落到实处,小米又确立了四个关键路径和原则: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软硬件深度融合,AI全面赋能,你看这个逻辑其实和早年华为布局科技是一个道理,底层技术永远是基础,智能底座就是未来的基石。
在砸钱方面,从2017至2022年,小米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4%,2022年小米研发投入约160亿,同比增长21%,预计2023年全年的总研发投入将超过人民币200亿元,小米未来五年研发投入肯定会超过1000亿元。而且截至目前,小米的技术研发已经进入 12 个高科技领域,全球授权专利数超过3.2万件。
而且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有效全球专利族企业排名中,小米全球专利族占比4.1%,已经进入前十,针对软硬融合、AI全面赋能,小米概括为一个公式为软件×硬件这个乘积的AI次方,可见智能科技的重要性,而且在发布会上,小米还披露了旗下大模型的最新进展,涉及了研发、应用乃至企业组织生产,小米也将会把AI能力嵌入到从内部组织到外部体验的方方面面,这是AI次方法论的真正含义,小米不只要为自己的产品服务注入智能大脑,更重要的是为所有商业环节和商业系统注入智能大脑,形成智能联网,实现智能化生产,智能化运作,智能供应链,智能生态链。
小米人工智能团队已经有3000多人,而且技术路线上,小米坚持全栈自研,小米智能科技已经覆盖了视觉、声学、语音、NLP、知识图谱、机器学习、大模型、多模态等众多方向。
在智能科技应用方面已经做的很前沿成熟,比如小米手机影像核心算法都是基于机器学习AI技术实现。还有小米的机器狗CyberDog2更智能、更仿生、更狗了,它寄托着小米对未来家庭智能机器人的想象和布局,也是小米坚持核心技术自研、构筑竞争壁垒的结果。
小米自 2014 年开始涉足芯片研发,推出了澎湃 S1 处理器,之后又研发出澎湃 P1 充电芯片等。这些芯片的推出,标志着小米在手机芯片领域逐渐积累了技术实力,为提升手机的性能和续航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比如澎湃 P1 快充芯片功率达到 120W,可快速缩短充电时间,增强了小米手机的续航力。
小米在百亿级内参数大模型、手机端侧大模型的芯片研发上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其 60 亿参数的自研大模型在 C - eval 权威榜单上取得同参数量级排名第一,在 CMMLU 中文向大模型取得排名第一;自研的端侧大模型已经在骁龙平台跑通,13 亿参数端侧大模型的效果在部分场景上可以媲美行业 60 亿参数的云端大模型。
小米在折叠屏手机的研发中,对结构和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创新,比如自研的龙骨转轴是一项突破性的创新技术,它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先进的材料应用,实现了 “技术换空间” 的目标,该转轴在保证折叠屏手机可靠性和耐用性的同时,大幅减少了手机展开态和折叠态的厚度,使得折叠屏手机更加轻薄便携,与上一代相比,小米 MIX Fold3 的展开态和折叠态厚度分别减薄了 8.6% 和 12.5%,这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同时该转轴还通过了莱茵 50 万次折叠无忧认证,首次看齐直板旗舰的可靠性标准,解决了用户对折叠屏手机耐用性的担忧。
小米在汽车制造领域掌握了全栈自研大压铸技术,拥有工业软件开发和产线设计等一系列能力,通过对大压铸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汽车生产的效率和零部件的集成度,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小米汽车的量产奠定了基础。小米选择从技术难度最高的自动驾驶领域切入,采用全栈自研算法,全力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并且取得了超预期进展。虽然目前仍处于不断探索和优化的阶段,但为未来小米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小米汽车的成功,也凸显了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体验方面的超前应用,这是很了不起的,几乎将过去十几年积累的大量核心技术,以体系化的技术创新力输送给了小米汽车,让小米汽车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
AI是未来的生产力,小米将 AI 技术全面应用于各个业务板块,推动业务的发展和创新。在手机领域,AI 技术可以实现智能拍照、语音助手、智能推荐等功能;在汽车领域,AI 技术可以实现自动驾驶、智能导航、智能座舱等功能;在机器人领域,AI 技术可以实现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等功能。
自 2016 年组建 AI 团队以来,小米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得到了全面拓展,涵盖了视觉、声学、语音、NLP(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机器学习、大模型、多模态等众多方向,在视觉领域,小米的AI 技术能够实现图像识别、目标检测、视频分析等功能,应用于手机拍照、安防监控、智能驾驶等场景,在语音领域,智能语音助理小爱同学不断升级,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能够实现更准确的语音识别和更自然的语音交互,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语音控制服务,可用于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信息查询、智能聊天等,在 NLP 领域,小米的技术能够实现文本分类、情感分析、机器翻译等功能,应用于智能客服、内容推荐、文本创作等方面。
小米把汽车定义移动智能空间,作为终端消费场景最重要的环节,加上小米手机和AIoT上多年深耕,小米智能场景的闭环生态就会形成,也就是我之前说的小米十几个场景逐步形成锁定终端消费体验场景的闭环,形成消费场景生态,这是什么,这本质上就是消费互联网,就是消费元宇宙的意思,而且是打通物理场景和虚拟场景的消费元宇宙,这是很了不起的场景战略,未来一旦智能制造发展到工业元宇宙的时代,小米就称王了。
在智能汽车领域,小米也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通过研发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座舱系统等,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在自动驾驶方面,小米采用全栈自研算法,结合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实现了对车辆周围环境的高精度感知和智能决策,比如在高速公路上,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跟车、车道保持、变道辅助等功能,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并提高行驶安全性。在智能座舱方面,AI 技术可以实现语音交互、人脸识别、情感识别等功能,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娱乐体验。
小米选择从技术难度最高的自动驾驶领域切入,采用全栈自研算法的技术研发路线,全力投入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目前小米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超预期的进展,建立了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涵盖了感知、决策、控制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在感知技术方面,通过融合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的数据,实现了对车辆周围环境的高精度感知,能够准确识别道路、车辆、行人、障碍物等。在决策算法方面,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智能决策系统,能够根据感知信息快速做出合理的驾驶决策,如加速、减速、转弯、避让等。在控制技术方面,开发了先进的车辆控制算法,能够精确控制车辆的行驶轨迹和姿态,确保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小米在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性进展,涵盖了芯片、智能终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汽车等多个领域。这些进展不仅提升了小米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科技战略意图与内涵方面,小米着眼于长期价值,通过深耕底层技术、实现软硬深度融合以及全面赋能 AI 等举措,致力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掌握自主可控能力,打造极致用户体验,推动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和创新发展。
我们再回顾2010年小米进入智能手机产业时,移动互联网盛宴刚拉开帷幕;2014年小米开启生态链模式时,智能生活正在成为新浪潮;2020小米进入仿生机器人的研发领域、2021年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时,AI技术、汽车革命在酝酿新一轮技术变革浪潮。小米的成长之路闪闪发光,为什么我说小米拿到了通向智能时代的钥匙,因为小米的少有的几家能打通消费元宇宙和工业元宇宙的,打通消费和科技的商业巨头,是真正能融合科技与消费的商业巨头,这就是通向未来的钥匙。
四、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几乎无敌,智能设备生态与产业赋能生态全面打通
小米前途无量,人车家超级智能生态遥遥领先,科技与消费集大成者,价值才刚刚开始显现,大部分人都远远低估了小米这家企业的威力,小米毫无疑问是科技与消费的集大成者,我认为小米的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这个人车家生态战略,非常高明,未来一定会发展成为真正的人车家超级智能生态,甚至是超级消费元宇宙大生态,可以说在场景和生态战略方面,小米绝对是遥遥领先的。
就算苹果公司,其实在这方面也已经落后了,尤其是乔布斯之后苹果基本上是在吃老本,战略上几乎没有什么突破,产品上也没有革命性突破,尤其是放弃了电动汽车,几乎是自断一臂,visionPro呢又不温不火,而小米的战略威力其实才刚刚开始显现。
前两天小米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今年上半年小米营收了1643.95 亿元,同比增长了29.6%,净利润126.66 亿元同比增长51.3%,雷军就说这是小米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季报,而且二季度小米SU7交付 27307 辆,卖一辆车差不多亏超 6 万元,现阶段与交付数量相比亏损根本不算什么,这个交付量已经直追特斯拉,就像雷军说的那样,小米汽车还处于投入期,只要认认真真把汽车造好把产品造车,业绩肯定就会好,以目前的走势和威力来看,小米汽车的成功是大局已定的。
那么为什么说小米前途无限呢,首先第一个原因是小米的战略内核一直没有变,而且是在不断迭代升级的,最开始是铁人三项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现在是智能硬件、互联网服务和智能生态应用的组合,这里面最关键的是从互联网生态向智能生态的升级,尤其是终端智能生态。
第一层就是手机、平板和电脑等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化,第二层是以家电家具智能设备为核心的智能化,第三层就是以智能汽车场景为核心的智能化,这就是人车家全场景全生态的智能化,你能想象这个生态系统的潜力到底有多广阔吗,几乎是无可限量,当然这里面最关键的还是手机和汽车,这就是双轮双引擎驱动,为啥说电动智能车几乎是未来终端场景的一半天下呢,根本原因就在于此。
然后是啥呢,小米通过澎湃OS操作系统彻底打通了所有的硬件、软化和服务,打通了包括小米汽车在内的200多个品类,形成了真正的巨大的场景生态,你想想这个生态几乎是无孔不入的,几乎能渗透到你生活起居的所有场景,一旦小米整个生态全面智能化,那么小米这个巨型的生态系统,毫无疑问就是无敌的,就是遥遥领先的超级智能生态,其它友商几乎没有对抗的可能性,电动车新势力能吗,我看不行,其它消费电子巨头能竞争吗,我看也竞争不过,家电巨头能干翻吗,我看也很难,这才是小米最厉害的地方。
而且现在小米的智能科技已经发展的非常强悍了,比如在辅助驾驶方面,小米智驾系统XiaomiPilot全系技术自研,全部支持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使用了端到端大模型,实现感知决策规划一体化。小爱同学多模态识别和理解能力全面升级,支持AI文档问答、AI智能成片等多种功能。
小米的这个黑灯工厂智能制造能力我之前也详细说过,也是非常强悍的,今年7月份小米昌平智能工厂投产,小米通过自研的AI仿真系统,配合业内顶尖工程师积累,成功研发出小米泰坦合金,这是大压铸成功的关键保障。
而且你会惊奇的发现,小米这个超级智能生态系统,不仅是包括消费端的全生态场景,也包括生成制造端的全生态场景,这里面的战略深意就厉害了,一方面是消费元宇宙的雏形,一方面是工业元宇宙的雏形,这才是关键,现在你应该能体会到,我为什么说小米的发展前途是无限的了吧,其实更有意思的是小米的战略哲学和战略设计的秘诀,大家可以翻一下我的视频号。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的核心战略内涵是围绕着人,将人的生活场景中的出行(车)、居住(家)以及个人智能设备使用紧密连接起来,实现全方位的智能生活体验,这意味着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能够得到无缝的满足,打破了传统上各个场景之间的孤立状态,比如用户可以在车内通过智能设备提前控制家中的电器设备,到家后即可享受舒适的家居环境;同时家居系统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出行信息自动调整家中的状态,如在用户出门后自动关闭不必要的电器,实现节能和安全保障。
这个生态战略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车、人、家的设备连接起来,更是强调不同品类产品之间的融合与协同,在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等智能设备领域,小米已经拥有了强大的用户基础和产品优势,通过将这些智能设备与智能家居产品以及智能汽车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比如手机可以作为智能家居和智能汽车的控制中心,实现多设备的统一管理和操作,而智能汽车的相关数据也可以与手机和家居设备进行共享,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小米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用户在人车家全生态中的智能体验,这包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如智能语音助手、智能推荐系统等,让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与设备进行交互,设备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习惯,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比如小米的智能语音助手可以根据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自动为用户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在用户早上起床时自动播放当天的新闻和天气信息,提醒用户当天的日程安排等。
实现人车家全生态中众多设备的无缝连接和协同工作,需要强大的多设备互联技术,小米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通过建立统一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标准,使得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设备能够相互识别和通信,比如小米的 AIoT 平台就是其实现多设备互联的重要基础,该平台能够连接海量的智能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互,而且要确保设备之间的稳定连接和高效通信,需要不断优化通信协议、提高网络带宽和降低延迟,这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也是其他竞争对手难以轻易突破的壁垒。
为了实现智能体验的深度优化,小米需要依赖强大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通过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设备数据等进行收集和分析,小米的智能系统能够不断学习用户的习惯和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比如通过对用户在家中使用电器的时间和习惯进行分析,智能家居系统可以自动调整电器的开关时间和工作模式,实现节能和便捷,但是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严格的安全保障,这也是小米在技术方面的重要壁垒之一。
在智能汽车领域,小米面临着诸多技术挑战和壁垒,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是用户关注的重点,因此小米需要在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座舱技术等方面不断进行研发和创新,比如小米需要开发出高性能的车载芯片,以支持智能汽车的各种功能;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自动驾驶测试和验证体系,确保自动驾驶功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些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也形成了小米在人车家全生态中的技术壁垒。
在智能家居领域,小米拥有众多的智能家电产品,如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扫地机器人等,几乎涵盖了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产品不仅具有智能化的功能,还能够通过小米的智能平台实现相互连接和协同工作,在智能出行领域,小米推出了智能电动汽车,并且不断完善车内的智能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小米公司较早地预见了物联网领域的发展潜力,提前进行智能设备生态链布局,在很多企业尚未充分意识到物联网的巨大价值时,小米就已经开始投入资源构建智能设备生态系统,抢占了市场先机,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小米的智能设备生态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除了自家的产品外,还积极与其他厂商进行合作,吸引更多的第三方设备接入小米的生态系统,通过开放的 API 和合作模式,小米能够不断丰富生态系统中的设备种类和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比如一些传统的家电厂商可以通过与小米的合作,将自己的产品升级为智能设备,接入小米的生态系统,实现与其他设备的互联和协同。
小米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能力,通过对供应链的整合和优化,能够为合作伙伴提供高效、优质的供应链服务,比如小米可以帮助供应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交付周期,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整个生态系统的竞争力,还能够促进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小米将自己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向合作伙伴开放,帮助他们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竞争力,比如小米的 AIoT 平台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开发工具和接口,使得他们能够快速开发出具有智能化功能的产品,接入小米的生态系统,通过技术赋能,小米能够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智能产业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小米在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领域已经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体,用户对小米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较高,这为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用户基础,使得小米能够快速推广和普及其智能生态产品和服务,同时小米的品牌影响力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其生态系统,进一步扩大生态的规模和影响力。
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涵盖了智能设备生态和产业赋能生态两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这种完善的生态布局使得各个环节之间能够相互协同、相互促进,发挥出强大的协同效应,比如智能设备的销售能够带动产业赋能业务的发展,而产业赋能业务的提升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智能设备的创新和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小米一直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技术,保持在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比如小米的澎湃芯片、超级小爱智能助手等都是其技术创新的成果,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使得小米能够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提升生态系统的竞争力,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小米在商业模式和运营方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比如小米的新零售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购物体验,小米还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业务领域,如智能汽车的销售和服务模式等,灵活的商业模式和运营能力使得小米能够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小米伪装成消费公司的背后,消费和科技哪个更重要?
小米汽车算是站住脚跟了,你说一家卖消费电子产品的消费型公司,手机是不是搞明白了还不知道,怎么又搞出汽车了,难道汽车就这么没有含金量吗?难道汽车也是拼组代工出来的吗?一家消费型公司怎么能搞出汽车来,华为这么牛的企业都没有自己做汽车,还得拐了个弯儿问问界,小米怎么就自己做出来了,三年搞出汽车,除了大面积代工拼组OEM,还有其他选择吗?
大部分人都认为小米社会化营销做的好,性价比产品做的好,专注极致口碑快,这种互联网思维做的好,小米做出高科技产品,不是大家不信,是真的臣妾做不到啊,那我反问你几个问题,你觉得小米的营销和产品定义能力能做的过苹果吗?答案是否定的,做不过,你觉得小米的技术能做过华为吗,答案也是肯定的,也做不过,那么,如果小米只会做营销,产品质量一直被供应商和代工厂控制,那小米还能存活还有活路吗,答案也是肯定的,没有活路,更不能发展,尤其是面向未来的智能时代,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小米想活,想活的好,怎么办,只能把技术做起来,只能把产品制造环节搞起来,不然就成了纯粹的营销促销公司,何谈世界500强,米粉又不傻,是不是,手机家电这种电子类产品,如果你质量有问题,品质不过关,体验烧浪差,那你立刻马上就崩溃倒闭了,何谈发展。
所以你可能不知道,小米在智能制造上面到底布局有多深,在高科技领域的布局有多深,你去看看小米的两个巨大的智能制造黑灯工厂就明白了,巨大无比,尤其是大兴的二期智能制造工厂,那就是全自动化智能制造产线,年产数百万台智能手机,年产能是一千万台智能手机,把最新的制造工艺、材料科技、智能技术、云计算、5G、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融合到一起,集成到一起,达到了高度自动化、数据全链接、决策智能化的水平,就是传说中的黑灯工厂、灯塔工厂,是高质量高敏捷高智能的精益制造工厂,建筑规模达到44.7万平方米,包含小米智能工厂、小米创研中心、小米未来产业园三大板块,致力于打造集智能终端设备研发、试验、生产、发布、应用、示范等全价值链环节的智能制造产业园,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说白了,小米早已经是高端智能制造的生产巨头了。
小米在智能制造的战略布局甚至是深于传统制造企业的,正像雷军说的,小米未来要引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转型和效率革命,小米将成为中国制造业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个就是宣誓了小米智能制造战略布局的决心和野心,甚至是对整体制造业发起效率变革、成本变革、质量变革、范式变革的,深度布局智能制造,就是要反过头来教你怎么做制造了。
你看看,任何做消费做的好的企业,想要持续成功一定会向上游拓展,建立更强的竞争力和竞争壁垒,更重要的是能把消费做好的企业一定是最懂市场最懂客户的企业,而这样的企业才真正懂得怎么为客户做产品做服务,才能真正明白供应链制造段应该怎么变革才能生产出,更能满足客户和消费者的产品,所以这里面设计到三个重要的战略逻辑。
第一,消费是最接近消费者的,消费做的好的企业一定是最懂市场和消费者的,第二,消费做的好的企业一定会反过头来做供应链、生产制造和自有品牌,这是必然趋势,第三,不懂消费不懂市场不懂客户的企业,不管技术做的多好,最终都逃不掉倒闭的风险,刚刚退市的东芝就是典型的代表,千万不要低估小米的实力,我认为小米是拿到了智能时代的敲门砖和入场券的。
在科技行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技术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小米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旨在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从而在市场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国内外众多竞争对手的挑战,随着消费者对科技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小米致力于通过技术研发不断创新产品功能和体验,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无论是追求高性能的科技爱好者,还是注重性价比的普通消费者,小米都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为其提供满意的产品,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作为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小米认识到自身在推动科技产业升级中的责任,通过积极投入技术研发,尤其是在前沿技术领域的探索,小米希望引领行业发展趋势,推动整个科技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技术研发是小米拓展业务领域的重要手段,通过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布局,小米不仅在智能手机领域不断深耕,还积极涉足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汽车等领域,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降低企业对单一业务的依赖,分散经营风险。
成立芯片研发团队,致力于自主研发芯片,如澎湃系列芯片,从澎湃S1到后续的不断迭代,涵盖了手机处理器、充电芯片等多个领域。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手机的性能和续航能力,还能降低对外部芯片供应商的依赖,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加大在芯片设计、制程工艺等方面的研发投入,与国内外先进的芯片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高芯片的性能和集成度。
与徕卡等知名光学厂商合作,联合研发影像技术。在光学镜头设计、图像处理算法等方面进行深度优化,提升手机拍照和视频录制的质量,满足用户对高品质影像的需求,投入大量资源研发计算摄影技术,通过多帧合成、HDR融合、夜景模式增强等算法,提高在复杂场景下的拍摄效果,使小米手机在影像领域具备领先优势。
小米组建了强大的AI团队,全面拓展人工智能技术能力,覆盖视觉、声学、语音、NLP、知识图谱、机器学习、大模型、多模态等多个方向。将AI技术广泛应用于产品和服务中,如智能语音助手小爱同学的升级,实现更智能的交互体验;在智能家居设备中实现智能感知、决策和控制,提升物联网生态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不断优化物联网技术,完善物联网平台,提高设备的连接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加强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工作,打造一体化的智能生活场景,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智能生活解决方案。
小米汽车全力投入智能汽车技术研发,特别是自动驾驶技术。采用全栈自研算法,结合多种传感器,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高精度感知和智能决策,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在汽车电池技术、车机系统、智能座舱等方面进行创新研发,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性能和用户体验。例如,研发高效的电池管理系统,延长电池寿命和续航能力;打造智能化的车机系统,实现车辆与手机等设备的无缝连接和交互。
在智能制造方面,小米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智能制造系统的柔性生产能力,实现产品的定制化生产,能够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快速调整生产工艺和参数,生产出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市场响应速度。
将智能制造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实现供应链的智能化协同,通过实时数据共享和智能决策,优化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生产、仓储、物流等,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库存成本,保障产品的及时供应。小米积极响应国家产业升级的号召,通过自身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为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示范和借鉴。推动整个产业链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019年底小米智能工厂第一期在北京亦庄落成,实现了24小时无人干预生产,2024年2月,小米第二期智能工厂在昌平投产,年产能超千万台,组测包装备自研率高达96.8%,软件系统自研率达到100%,工厂采用高度数字化、柔性化的智能产线,通过全场景智造解决方案小米追光平台,实现全栈数据的自主分析与管理,在小米的智能工厂内,手机制造的绝大部分工作由智能机器人自主完成,实现了24小时不停运转。相比传统手机工厂,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日均产量可达3万台智能手机。
小米的智能工厂获得了“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认证,成为行业内的示范案例,为其他企业的智能制造转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工厂里的智能装备超90%都由小米和其投资的公司自主研发,拥有自研板测系统、中央调度控制平台、自动标定视觉算法、自研整测系统、并行软件系统、智能控制中心等多项核心技术,这使得小米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控技术和质量。
比如在手机生产线上,采用自动化的贴片、组装、测试等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应用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监控,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设备、产品和生产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工作,比如利用智能传感器对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提前预警设备故障,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并建立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计划、调度、质量控制等环节的数字化管理,通过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系统)等系统的集成,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和透明化,提高生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对生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参数。通过智能决策系统,实现生产计划的自动调整和优化,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六、小米生态链赋能本质,从全场景战略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
本次我说一下,小米生态赋能背后,场景战略的威力,场景战略是未来链接消费物联网和工业物联网,或者消费元宇宙和工业元宇宙的最关键的战略,只有在场景中客户才能完成体验定制和交付,所以场景是未来商业的闭怀,也是商业的主战场。
很多人还没明白这个场景战略的威力到底在哪里,所以看不懂小米为什么连生活用品都开始布局,几乎是无场景不入、无生态不搭,这是小米场景战略的内在逻辑,大家要理解到这个小米的生态战略,它其实有很深的战略深意,通过这种生态链的赋能,形成巨型的产业生态系统,这个产业生态系统一旦量级上来的话,是远超当初阿里通过电商平台构建的电商生态的,阿里繁荣几十年的根基就是电商生态。
这个生态几乎决定了企业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上限,为什么现在阿里有提出来回归淘宝,本质上就在于此,没有基础生态,就没有未来的繁荣,小米生态的本质就是建立一整个消费和制造串联的巨型产业生态,这个生态的繁荣规则就是小米的哲学和方法论体系,这是小米立足未来的根基,更是小米发展繁荣上限的基础,这是最根本的。
我之前说了小米在制造端的宏图壮志,就是要引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极致化提升制造业的效率,降低制造业的成本,提供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的定制服务,这个是小米生态构建的根本战略意图。我认为是小米打造产业根基、打造产业基础、搭建产业生态,针对未来构建大规模定制化智能制造巨型生态系统是最基础的战略,是最高明的战略,是需要很强很穿透的战略思维能力的,这是我敬佩小米的地方。
这一点要引起所有企业的重视,并且值得大家都去学习,生态不是说你连接起来就成生态了,生态的根本是价值创造,是共进共荣,是共同演化,是协同进化,是绑定发展,是价值创造。不然的话,别人进你这个生态是为了什么?对不对?这个是我对小米的生态链赋能战略的解码和解读,我觉得要要仔细的去消化,并且做一些周边的研究,去更进一步的把小米生态赋能的这个战略理解清楚,不管是对资本也好,还是对一般的企业也好,还是对科技公司也好,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尤其是在生态链赋能战略里边比较落后的巨头型企业更要深入的领会,领会不了的话可能就会被小米干掉了。
小米以其独特的生态赋能模式脱颖而出,展现出了深远的战略视野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小米生态赋能的本质呈现出从人车家全场景战略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深度融合,这一融合过程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消费领域与生产领域紧密相连,甚至被认为几乎打通了消费元宇宙和工业元宇宙的通道,进而实现了两者的有机融合。
小米的人车家全场景战略围绕着人的需求和生活轨迹展开,旨在打破传统场景之间的界限,实现出行、居住和个人智能设备使用的无缝融合。在这个战略布局中,人是核心要素,一切技术和产品的研发都以满足人的多元化需求为出发点。
在出行方面,小米涉足智能汽车领域,不仅仅是将汽车视为一种交通工具,更是看作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通过将汽车与其他智能设备相连,如手机、智能家居系统等,实现了出行过程中的信息交互和智能控制。例如,用户可以在车内提前设置家中的温度、灯光等环境参数,还可以实时获取家中设备的状态信息,实现了出行与家居场景的有机衔接。
在家居场景中,小米构建了丰富多样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涵盖了从智能家电到智能安防等各个领域,通过统一的智能平台,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对家中各种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无论是智能电视、智能空调还是智能扫地机器人,都能够根据用户的个性化设置和习惯进行自动运行,为用户营造出舒适、便捷的家居环境。
而在个人智能设备方面,小米的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等产品之间也实现了高度的互联互通,这些设备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日常通讯、娱乐和工作需求,还能够与车和家的场景进行互动,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智能体验,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控制智能汽车的解锁、启动等功能,也可以将手机上的内容投屏到智能电视上,实现跨设备的信息共享和交互。
人车家全场景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小米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数据,能够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比如通过对用户在家居环境中的使用习惯和偏好进行分析,智能家居系统可以自动调整设备的运行模式和参数,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智能汽车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驾驶习惯和出行路线,提供个性化的导航、音乐推荐等服务。这种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服务不仅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和体验感,还进一步增强了用户对小米生态系统的依赖和忠诚度。
为了实现从人车家全场景战略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融合,小米在生产制造环节积极引入柔性生产和智能制造技术,柔性生产系统使得生产线能够快速切换生产不同型号、不同配置的产品,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通过智能化的生产设备和管理系统,小米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精准控制,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组装、测试,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根据用户的定制化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比如在手机生产线上,小米可以根据用户对手机颜色、存储容量、摄像头配置等方面的选择,快速调整生产工艺和参数,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
小米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另一个关键特点是用户参与的创新模式,小米通过建立与用户的紧密互动平台,鼓励用户参与产品的设计和功能定制。用户可以通过线上社区、问卷调查等方式提出自己的需求和建议,小米的研发团队会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产品的优化和创新。
这种用户参与的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还能够激发用户的创造力和参与感,进一步增强用户对小米品牌的认同感,比如小米在推出一些新产品之前,会先在社区中发布概念设计和功能预告,收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最终推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小米的人车家全场景战略为消费元宇宙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和内容,消费元宇宙是一个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结合的数字化消费生态系统,用户可以在其中进行沉浸式的消费体验和社交互动。
在小米的生态系统中,用户可以通过智能设备进入虚拟的购物场景,如虚拟商店、虚拟展厅等,实现商品的浏览、试穿、试用等功能,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参与虚拟的社交活动、娱乐活动等,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和交流,比如用户可以在虚拟的家居环境中体验不同的家具搭配效果,然后直接下单购买;也可以在虚拟的游戏场景中与朋友一起玩游戏,分享游戏体验。
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是小米在工业元宇宙领域的重要实践,工业元宇宙是一个将数字化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虚拟制造生态系统,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建模、仿真和优化,实现高效、智能的生产制造。
小米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生产设备、生产线、工厂等进行数字化建模,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虚拟仿真,在这个虚拟的工业元宇宙中,工程师可以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和调整,提前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通过与供应商、合作伙伴的数字化连接,小米还实现了供应链的协同优化,进一步提升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竞争力。
小米生态赋能能够打通消费元宇宙和工业元宇宙的通道,进而实现两者的融合,在小米的生态系统中,人车家全场景战略产生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和生产数据,这些数据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进行流通和共享,为消费元宇宙和工业元宇宙的融合提供了基础。
比如用户在消费过程中的行为数据可以反馈到工业生产环节,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偏好,从而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数据也可以为消费元宇宙提供更加真实、丰富的内容和体验,如产品的虚拟展示、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等。
小米不断投入研发和创新,将新兴的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区块链等应用到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用户在消费元宇宙中的体验感和沉浸感,还为工业元宇宙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支持,比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可以在消费元宇宙中实现更加真实的购物和社交体验;而区块链技术则可以为工业元宇宙中的供应链管理提供更加安全、透明的解决方案。
小米的人车家全场景战略涵盖了多个领域和环节,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通过对生态系统的协同与整合,小米实现了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的全流程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消费元宇宙和工业元宇宙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为用户创造价值,比如小米的智能工厂可以根据消费元宇宙中的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生产,而消费元宇宙中的销售渠道和服务平台又可以为工业元宇宙中的产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好的用户反馈。
小米生态赋能的本质是从人车家全场景战略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深度融合,这一融合过程不仅实现了消费领域与生产领域的有机连接,还几乎打通了消费元宇宙和工业元宇宙的通道,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智能生活体验和价值创造,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小米有望在元宇宙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进一步推动科技与生活的深度融合,引领智能时代的发展潮流。
七、小米生态链赋能有多强悍,从爆品孵化到打包上市的疯狂赋能系统
今天我说一下小米生态链赋能最强的四大能力,小米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是一家提供互联网产品,或者说具备互联网思维的销售型企业,恰恰相反,小米是一家非常强大的具备深厚战略思维能力,深厚战略思想,强大战略锻造能力的一家企业,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从早期的米粉社群生态,然后到消费电子端形成的智能物联网设备生态,然后再到供应链产业链生态链赋能的这种针对B端的产业制造赋能大生态系统。
未来小米一定会向着大规模定制化智能化生产时代的巨型生态系统这个方向去演进,小米是非常值得企业去对标研究的一家企业,尤其是小米的战略思维更值得科技企业深入研究。
不管是大家熟知的这个“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还是说小米的科技平权思想,还是说小米串联未来全场景的这种战略思维,都是很值得研究的。
尤其是小米在智能制造端系统化的布局和演进,也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去解码其背后的战略真意,所以今天先为大家说一下小米生态赋能的四大维度,也就是小米生态链赋能战略是怎么构成的,一般来说,我们研究小米的生态链赋能,基本上是由四个维度来去完成的,那么小米的这个物理设备或者硬件生态,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出了接近4亿台的设备生态,具有5件以上物联网产品或者叫终端智能电子产品的的用户,达到740万人,链接的产品设备服务了全球六千多万的家庭,已经接入的生态产品超过2000多款,横跨数十个品类。
最关键的是小米的爆品打造能力和品牌打造能力都非常强大的,对供应链生态链企业进行多个维度的高价值赋能。
第一个是供应链赋能,不管是零部件的采购、零部件的协同、零部件的制造,还是说你在供应链上的大量的协同共振,大量的品质和质量的管控工作,还是说大量的供应链上下游合作的原材料供应商,小米都能帮你搞定,具有很强的赋能能力的;
除了成本和质量控制,小米还注重供应链的协同效应,通过信息化系统和高效的物流管理,实现了供应链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和高效运作,小米为生态链企业提供了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使得企业能够实时掌握原材料的库存情况、生产进度以及物流信息等,从而实现精准的生产计划和调度,比如当生态链企业接到订单后,能够通过系统快速了解所需原材料的库存情况,并及时安排采购和生产,避免了因供应链信息不畅通而导致的生产延误或库存积压。
在物流方面,小米与专业的物流合作伙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生态链企业提供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通过优化物流配送路线和仓储布局,缩短了产品的交付周期,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同时小米还通过共享物流资源,降低了物流成本,进一步提升了生态链企业的运营效率,这种供应链协同和效率提升不仅使得生态链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还加快了产品的上市速度,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第二个是智能物联网平台的赋能,物联网AIOT是小米智能硬件构建的基础平台,所有的生态链范畴的产品,都可以接入小米的物联网智能平台中去,让产品互联互通更加智能,通过手机的中枢实现对所有产品的智能化使用和应用,全面释放小米的智能物联网赋能能力,让开发者可以根据产品体验和不同场景要求,对产品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和定制,小米的这个物联网平台可以迅速帮助生态链企业实现产品的智能化和物联化升级,大幅度降低产品的智能智联成本,这是技术赋能最关键的环节,并且可以接入它的这个小爱同学、米家APP等物联网生态平台中,提升智能化和智能交互能力,逐步构建小米终端智能物联的生态闭环。
物联网平台是小米生态链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为生态链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连接和数据共享能力,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小米的物联网平台通过统一的通信协议和标准,将生态链企业的各种智能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工作,这种连接不仅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和智能化的体验,也为生态链企业创造了更多的创新机会。
生态链企业可以基于这种互联互通的能力,开发出更加丰富和个性化的智能产品和服务,同时物联网平台还实现了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共享,这些数据为企业的产品研发和优化提供了宝贵的依据,通过对用户使用数据的分析,企业能够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从而进行精准的产品创新和改进。
第三个就是渠道端的赋能,这个就不用说了,小米的渠道能力非常强大,各大平台品牌店直营店买手店,以及它自己的这个小米优品、小米商城、小米网、小米之家,本身就是形成强大的渠道网络,所以为什么不少生态链项目一旦被小米看中投资,或者进入小米生态链,它首先不用担心的就是它的品牌和销售,很快就能实现量上的提升和爆发,甚至是直接打造爆款、引爆流量,渠道是商业闭环最重要的一环,这也是小米赋予生态链企业最厉害的能量,小米本身在营销和渠道方面就是最强悍的。
生态链企业借助小米的品牌背书,能够提升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度和购买意愿,小米会对生态链企业的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核和品牌认证,确保产品符合小米的品质标准和品牌形象,当消费者看到生态链企业的产品带有小米的标识或与小米品牌相关联时,会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
此外小米还为生态链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营销支持,小米拥有专业的营销团队和丰富的营销经验,能够为生态链企业制定个性化的营销策略和推广方案,通过线上线下的广告宣传、社交媒体营销、产品发布会等多种方式,提高生态链企业产品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比如小米会在新品发布会上,同时介绍和推广生态链企业的相关产品,借助小米新品的热度,吸引更多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为生态链企业的产品带来免费的宣传效应,同时小米还会与生态链企业合作开展联合营销活动,如推出套餐产品、限时优惠等,进一步促进产品的销售。
第四个是资本赋能,资本赋能是小米的特色,很多人会说其它企业也都有资本赋能,华为没有吗?联想没有吗?或者其它的科技企业没有吗?当然也有,但是小米的资本形成了生态赋能能力。
资本赋能是小米生态链赋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链企业的发展初期发挥了关键作用,小米通过设立专项投资基金,对具有潜力的初创企业进行早期投资和孵化支持,这些投资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发展所需的资金,还为企业带来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战略指导。
小米在选择投资对象时,注重企业的创新能力、团队实力以及与小米生态链的战略契合度,一旦投资完成,小米会积极参与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为企业提供包括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比如对于一家专注于智能安防产品的初创企业,小米不仅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帮助其对接了优质的供应链资源,优化了产品设计,并为其提供了物联网平台的接入技术支持,使得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并顺利推向市场,种早期投资和孵化支持为生态链企业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快速发展。
小米会把资本生态的力量发挥到最大,用资本快速撬动并构建它的产业生态系统,或者说借助资本力量快速强化产业生态链,小米的供应链系统、生态链系统的像滚雪球一样快速的增长和扩大,而资本和渠道毫无疑问是小米快速构建生态系统,快速搭建繁荣生态链的关键要素,依靠渠道实现变现和现金流,然后依靠资本实现价值倍增,让项目滚雪球式快速增长,这是最厉害的地方,渠道是现金流的王道,资本是规模化的王道,这是小米生态链快速做大的根本力量。
相当于小米可以完整的把企业打造成上市公司,具备了针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加速赋能的能力,这是很关键的,这种能力才是最厉害的能力,就是把企业快速做大的能力,把企业加速做大的能力,小米就已经不是做产品的公司了,而是做公司的公司,这是更厉害的能力。
八、雷军,最懂人性的销售大师
向雷军学营销,客户永远为王,你再牛也没有用,当你真正明白客户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时候,你才能真正明白商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当你真正明白为客户创造价值永远是第一位的时候,你才能真正开始赚钱,本次内容都是高能高价值输出,越往后越接近本质。
当你真正明白客户需求是第一位的时候,你才能真正明白商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当你真正明白为客户创造价值是第一位的时候,你才能真正开始赚钱,本次内容都是高能高价值输出,越往后越接近本质。
回顾小米汽车的成功,很多人就说了,这完全依托于雷军搞营销的套路,把很多汽车行业的常识用华丽的语言包装一下就显得高大上了,或者把各种常规的技术指标堆在一起,用高大上华美的PPT展示一下,就直接把普罗大众给洗脑了,完全就是小米的营销套路而已。
比如这个定价策略就是个典型的套路,刚开始说9.9万不可能,14.9万也不可能,19.9万也不用想,搞得大家都以为可能要超过30万,甚至怀疑小米是不是要违背这个极致性价比的竞争优势了,难道说小米已经叛变米粉了吗,违背小米的战略基因和品牌主张了,不再为发烧友而生了?
各种猜疑哗啦哗啦的,大家的胃口被吊到嗓子眼儿,然后剧情逆转跌宕起伏,一发布出来竟然是21.59万,所有人的眼球都被吸引过来了,直接成为舆论大爆点、互联网顶流,怪不得说套路太深了,我看套路肯定是有的,但是27分钟大定50000台,上市一天就直接卖完,现在要排到猴年马月了,这可是20万以上的汽车啊,不是什么几百块的手机配件。
做到这个段位和规模,就绝对不是所谓的营销套路能搞得定的,这是雷军给我们上的一次深刻的销售课啊,还有不少人说小米根本就没有革命性得技术突破,根本不算是行业里面最牛的,我觉得说这个话一点意义和价值都没有,只能说太酸了,你看现在大家是不是都学会了,都开始展示工厂了,都开始讲解什么八层喷漆、自动化产线等等各种配置了。
你看360周鸿祎也开始学雷军,直接去哪吒汽车的工厂车间搞直播搞展示了,就连周鸿祎也亲口说,所有的车厂都应该向小米雷军学营销学销售,尤其是什么呢,你知道并不见得客户就知道,你认为的常规和常识也不见得客户就明白,你认为的产品质量好不见得客户就能感知的到,你埋头苦干搞技术更不见得客户就能买单,是不是,这个太重要。
很多人往往倒不过这个弯儿来,雷军2022年就分享过他当年在金山门店卖软件的故事,客户一进门他就扑上去给人家讲各种产品多牛技术多牛,而且一旦客户听不懂或者不认可他,他就非要给人家讲服了才行,甚至还和人家发生情绪对抗和矛盾,非要证明自己是个技术大拿,让人家认可他的技术认可他开发的软件产品才行,结果一件都卖不出去。
最后发现那些卖的好的店员往往做的都很轻松,专门聚焦在客户需求和客户痛点方面,几句话就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只是顺着客户的需求来,就能把产品卖出去了,雷军向他们学习完之后就恍然大悟了,觉得发现了上帝的秘密,明白了客户永远是第一位的,客户为王的道理,商业的本质就是帮客户解决问题,给客户创造价值。
你知道汽车防晒、汽车降温、车载冰箱、驾驶音浪、智能体验、设计美观、旋转尾翼对客户有多重要吗,这都是客户最痛的痛点,但是有几个车厂真正能搞明白这些需求的,你看上去小米汽车的发布会上半场都是细节体验方面的创新,其实每一条都是客户的刚需和痛点,都是小米在用心的解决这些问题,这才是消费的本质,才是客户至上的本质。
就像一位小米手机的客户曾经就说过,他根本就不是小米的米粉,更算不上所谓的铁粉,但是他是性价比的铁粉,更是高性价比和极致体验的铁粉,他不会花大几千上万去买个手机装一下,或者追求太超前的技术和品牌溢价,他花2000块钱买个小米手机,就能用三年而且还不出什么问题,这才是他最大的需求,你看看这才是客户的真实需求。
也有不少客户说,我根本不懂那些汽车技术参数,但是经过雷军介绍完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以前开车碰到的这些问题,小米都给解决了,你们说雷军的所谓的那些营销套路,我认为根本就不是,这才是最真实的产品介绍,你们看那些网上各种介绍车的内容其实我们根本就听不懂,可能很多汽车品牌不想让客户知道太多东西吧,反正很奇怪,但是小米满足了我们这个心理和需求,我不觉得这是套路。
你看看这才是销售的本质,懂客户,懂客户需求,能解决客户痛点,能为客户创造价值,这算套路吗,如果这算套路,那就是最牛的套路,也是最高境界的套路,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销售的本质是客户为王、直击痛点、解决问题、售后无忧,而不是眉头苦干、闭门造车,最怕的是不懂客户的埋头苦干和闭门造车,这方面要向雷军深入学习,雷军毫无疑问是最懂客户的销售大师。
雷军能够深入到市场的细微之处,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动态变化,在智能手机兴起之初,他就洞察到消费者对于高性能、低价格手机的强烈需求,当时的手机市场,高端品牌价格昂贵,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而低端手机性能又无法满足日常使用。雷军看到了这个市场空白,推出了小米手机,以高性价比的特点迅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这种精准的市场定位,源于他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知道消费者想要的不仅仅是一部手机,更是一种能够满足他们日常使用需求且价格合理的智能设备。
雷军不仅关注消费者当下的需求,还善于挖掘他们的潜在需求。比如在智能穿戴设备尚未广泛普及的时候,小米就提前布局,推出了小米手环等产品,这些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健康监测、运动数据记录等潜在需求,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欢迎。在汽车领域,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加,小米汽车也应运而生,其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的设计,都是基于对消费者潜在需求的把握。
产品的价格往往是消费者的痛点之一,雷军深知这一点,无论是手机还是其他产品,都致力于提供具有性价比的解决方案。以小米手机为例,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营销成本等方式,将产品价格控制在消费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让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享受到高品质的产品。在小米汽车的定价上,同样体现了这一策略,小米汽车 SU7 的价格相比同级别车型具有明显的优势,让消费者在购买智能电动汽车时多了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除了价格,用户体验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雷军注重产品的设计和功能,力求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痛点。比如小米手机的操作系统MIUI,不断进行优化和升级,为用户提供更加流畅、便捷的使用体验。在小米汽车上,针对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担忧,小米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提升智能驾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让消费者能够放心使用。
雷军非常重视与用户的互动和沟通,通过建立小米社区等平台,让用户能够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和改进过程中。用户可以在社区中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小米的研发团队会根据这些反馈及时对产品进行优化。这种用户参与的模式,不仅增强了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还让小米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从而推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比如小米手机的一些功能和设计,就是在用户的建议下不断改进和完善的。
雷军本人也经常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会等渠道与用户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互动,他的演讲风格通俗易懂,能够将复杂的技术和产品信息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传达给用户,让用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发布会上,他会详细介绍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会坦诚地面对用户的质疑和批评,这种真诚的态度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认可。
饥饿营销是雷军常用的一种营销策略,通过控制产品的供应量,营造出供不应求的氛围,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种策略的成功运用,不仅在于制造了话题和热度,更重要的是它基于对消费者心理的准确把握。消费者在面对稀缺产品时,往往会更加渴望拥有,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关注度和销量。例如,小米手机在发布初期经常采用限量抢购的方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参与。
雷军致力于构建小米的产品生态系统,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一站式的智能生活解决方案。通过推出一系列相互兼容的产品,如手机、电视、智能家居设备等,消费者可以方便地将这些产品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这种产品生态的构建,不仅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还增加了用户对小米品牌的依赖度,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雷军之所以被称为最懂客户的销售大师,是因为他始终坚持客户为王的理念,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痛点,并通过创新的产品和营销策略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他的成功不仅源于对产品的执着追求,更源于对客户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这也是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九、雷军,最懂人心的营销大师
向小米雷军学营销,用真诚和用心,打败所有套路,没有套路就是最牛的套路,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结合本质看现象,客户至上才是王道,从互联网营销大师到科技平权集大成者。
回顾一下小米汽车su7的发布会,4分钟大定过万,27分钟大定过5万台,半天12万辆全部卖完,就是这么震撼,这个数据传统汽车品牌是不敢想象的,凡是看过这个发布会直播的人,没有不心潮澎湃产生购买冲动的。
米粉说这个价格比心理预期便宜了5万多,你看小米这个定价预期做的多好,雷总真是最懂客户最懂营销也是最懂产品的人,提前一年预热,吊足了胃口,一个平台就500万人观看直播,其他品牌连50万人都凑不齐,根本没有可比性。
雷军把人性人心拿捏的太准了,关键是什么呢,真诚才是最厉害的武器,没有套路就是最好的套路,这个成交量本身就是互联网产品的又一次大爆发,毫无疑问小米是互联网营销做的最牛的。
很难想象雷军作为理工男,发布会全程不仅细节创新做到极致,而且把情绪感价值感完全拉满,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全程都是说人话,没有用太高大上的技术语言和专业词汇去吓唬人,几乎所有看了直播的人都能听得懂,也肯定会被感染,被这种用户至上、用心做事、打动人心的做法所感染。
最关键的是能听出来满满的诚意和价值,尤其是前半场在细节创新和功能创新上的解说,太到位了,解决的都是大家最实实在在最关注的痛点。
你看这个车载冰箱底座的卡槽,大家最烦就是拐弯的时候可乐瓶晃来晃去,还有这个全顶门窗的防晒和降温设计,紫外线红外线隔离都在99%以上,在夏天这都是最核心的最痛的痛点,防晒降温强才是正的强,直接激活女性车主。
再有就是这个设计外观和配色,50万以内最好看的车,就这个设计,你先别说是什么保时米之类的,这绝对是普罗大众和米粉心里面最好看的最梦幻的设计和外观,这就是价值点,这就是真正的卖点。
还有这个声浪和尾翼的创新,你说这是不是刚需,你用心想一下,这才是驾驶感最爽的爽点,这不仅是刚需,而且是点睛之笔,直接把产品体验拉爆,而下半场这个技术和配置也是全部拉满,21.59万这个价格绝对算是物美价廉高性价比了,对比同类车型,没有一个敢站出来比一下的。
这才是小米科技平权战略的根本,把高科技产品用实惠良心的价格交到消费者手里,小米这次又赢爆了。
雷军绝对是最懂消费者的商业大佬,真诚和用心才是最厉害的武器,所有看发布会的人,都能感知到小米汽车的用心和真诚,更能感知到这个产品背后所下的心血。
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个互联网思维说了多少年了,真正懂得人其实没几个,我们所有创业者和企业家都要好好恶补一下这一课。
什么是客户的真实需求,什么是真诚能打动人心,什么是用心做产品做创新,什么是细节决定成败,真诚打动人心,这才是小米汽车成功的关键,任何时候技术和科技都是服务于人的,产品和商业也是服务于人,打动人心才是商业的根本。
我们再回顾分析一下小米su7营销策略的成功之处,在发布会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小米汽车的价格一直是外界热议的话题。雷军曾多次表示首款车型“有点贵”,否认了各种网传的低价,这种欲说还休的态度成功勾起了大众的好奇心,让消费者对价格的猜测不断,热度持续攀升。
从2023年12月28日小米SU7亮相以来,路测照片就陆续被曝光,并且在全国300个城市展开路测,投入576辆测试车。这不仅是对产品性能的实际验证,更是一种巧妙的营销手段。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关于小米路测或偶遇的视频层出不穷,持续保持了产品的热度,吊足了网友的胃口。
从2023年12月28日小米SU7亮相以来,路测照片就陆续被曝光,并且在全国300个城市展开路测,投入576辆测试车。这不仅是对产品性能的实际验证,更是一种巧妙的营销手段。各大短视频平台上关于小米路测或偶遇的视频层出不穷,持续保持了产品的热度,吊足了网友的胃口。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发布会上,雷军详细地介绍了小米SU7的各项功能和技术亮点,包括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以及独特的智能交互系统、优秀的续航里程等。通过这种深入的讲解,让消费者充分了解到产品的优势和价值,增强了购买的信心。
最终公布的小米SU7起售价为21.59万元,最高配也不超过30万,比之前各路媒体预测的价格都要低,给消费者带来了惊喜。这种“价格反差”策略,让消费者感到物超所值,极大地激发了购买欲望。并且通过限时优惠等政策,如4月30日之前完成大定可享受车载冰箱、真皮座椅等权益,进一步促使消费者尽快下单。
小米充分利用了各种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营销传播,包括小米汽车官博、雷军个人的公众号、视频号等,通过发布新车照片、技术特性、用户答疑等内容,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讨论。例如#小米汽车答网友100问#等话题,分成上中下三集视频分三天放出,集中回答了网友的疑问,增强了与消费者的互动。
雷军作为小米的创始人和灵魂人物,他的个人影响力和魅力为品牌营销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他在发布会上的热情介绍和对产品的信心展示,感染了消费者,让人们对小米汽车的品质和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他本人经常在社交媒体上与用户互动,听取消费者的建议,进一步增强了用户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系。
小米汽车在产品发布初期采用了限量供应策略,发放1000个F码,持有F码的人拥有优先购买权,这种饥饿营销的方式,营造出了市场供不应求的现象,激发了消费者的抢购欲望,也为产品增加了一种稀缺性和独特性。
雷军始终将用户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通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和与用户的互动,他准确地把握了消费者对汽车价格、性能、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并在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上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
比如在价格上提供了超出消费者预期的惊喜,在功能上满足了消费者对智能驾驶、便捷交互等方面的需求,让消费者感到小米汽车是真正为他们而打造的产品。
雷军深刻理解市场竞争的本质,善于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突破点,他选择对标保时捷和特斯拉这两个顶级品牌,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小米SU7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定位,让消费者将其与高端品牌相提并论。
另一方面,通过与竞争对手的对比,突出了小米汽车的性价比优势,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选择。这种竞争思维不仅让小米汽车在市场中迅速站稳脚跟,还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商业的核心竞争力。雷军充分利用了社交媒体、热点事件等手段,制造了大量的话题和流量,让小米汽车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他深知只有吸引了足够的关注,才能将产品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从而促进销售。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小米汽车获得了极高的曝光度和关注度,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小米一直致力于打造“人车家全生态”,将汽车与小米的手机、智能家居等产品进行无缝连接和智能化互动。在发布会上,雷军着重展示了小米SU7的车家互联功能,让用户可以在家备车、车内控家等,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智能生活体验。这种生态思维不仅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还增强了用户对小米品牌的粘性和忠诚度,为小米汽车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继续总结提炼雷军的营销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维度,用户中心思维、爆款产品思维、事件营销思维、流量营销思维以及饥饿营销思维。
用户中心思维:深入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以此为基础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都致力于满足消费者对于性能、功能、价格等多方面的需求。比如小米手机最初瞄准追求性价比的年轻消费者群体,推出高性能、低价格的产品,在中端市场站稳脚跟;小米汽车在设计和功能上也充分考虑了用户的驾驶体验、智能交互需求等。
注重用户参与,搭建用户社区,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研发、测试、改进等环节中,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用户的反馈和建议能够直接影响产品的优化,使产品更贴合用户的需求,比如小米通过线上社区与粉丝保持紧密联系,收集用户对手机和汽车的反馈。
打造爆款思维:追求产品在性能、设计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力求给用户带来超出预期的体验,通过对技术和供应链资源的重组,实现产品的独特创新,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比如小米将笔记本电脑的尾货电芯和铝合金一体工艺重组应用于充电宝,推出了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制定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价格,让用户感到物超所值,这种定价策略能够迅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欲望,有助于产品快速打开市场。比如当年小米手机以1999元的价格就开启了爆款模式,小米汽车SU7的最终定价也低于消费者的预期。
事件营销思维:善于制造话题和热点,吸引公众的关注和讨论。在产品发布前、发布过程中以及发布后,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势能,保持产品的热度和关注度。比如在小米汽车发布前,不断辟谣网络爆料的价格信息,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和猜测;发布会上,雷军对产品的详细介绍和展示也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借助社会热点、行业趋势等外部因素,为自己的产品营销造势,比如在汽车营销中,对标特斯拉等知名品牌,将小米汽车与行业领先者联系起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流量营销思维:雷军本人作为超级IP,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他通过在社交媒体上的活跃表现,如发布产品信息、与用户互动、分享创业故事等,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关注,为小米的产品营销带来了巨大的流量。综合运用多种营销渠道,包括线上的社交媒体、网络直播、电商平台,以及线下的门店活动、体验店等,实现全方位的产品推广和传播,扩大产品的曝光度和影响力,比如小米手机通过线上抢购活动、“米粉节”等网络营销事件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也积极拓展线下渠道。
饥饿营销思维:通过控制产品的供应量,营造出供不应求的氛围,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比如小米汽车推出限量的创始版车型,以及在销售过程中采用限时、限量的预订方式,增加了产品的稀缺性和独特性,促使消费者尽快下单。
十、小米智能制造背后的战略宏图
很多人看不懂小米为什么还要做智能制造,这个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想,应该来说,智能制造背后有着小米对这整个智能制造生态,促进整个智能时代制造供应端变革的雄心壮志。
尤其是用小米模式的互联网思维做生活消费品,做我们过去熟悉的产品都能做大所谓的专注极致口碑快,关键是极致体验和高性价比的,这是决胜的王道,再加上小米打造爆品的一套方法论,更凸显出小米超前的商业哲学和方法论体系,其实背后代表了很深的互联网哲学,这套商业哲学其实在智能时代也一定会继续大行其道,这个背后的哲学密码就是科技平权和人本主义,理解了科技平权和人本主义,基本上就把握住了小米战略崛起的哲学密码。
那么小米的智能制造,它背后有什么样更深刻的战略内涵呢,我在这边给大家做个解读,其实这个智能工厂的本质就是智能科技集成的快速商业化,小米智能工厂,可以把前沿科技快速集成,集成到产品上卖出去,就能快速推动智能科技的商业化,把技术力量快速释放到最大,这是科技公司的本质,技术的快速商业化是任何科技公司最重要的能力,所以这是它的第一战略意义。
第二是可以实现深度的供应链协同,产业链协同,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你看小米的生态链,这就是巨大的产业生态,这个就了不起了,我们都知道云制造、云端协同制造的意义,但是一旦这种协同发展成智能协同生态,这就厉害了。
因为深度布局智能制造系统,将会赋予小米在供应链、产业链和生态端更强大的整合与赋能能力,甚至会引领超越一大批传统的制造企业,帮助它们去做整体的升级和和转型,这个也是小米生态链企业为什么厉害的原因,比如小米的这个产品定义能力、工业设计能力、产品质量管控能力、渠道生态建设能力、产品体验的优化,以及产品内部的功能的设计和布局,尤其是融合互联网思维打造爆款的能力,这都是小米赋能生态链的底气,更是让小米看到了传统制造业在整体商业哲学上和技术转化上的落后与低效,这种更高深的商业哲学也帮助小米去反过头,对整个制造业进行全面的变革重塑,这是小米试图促进制造业变革的战略雄心的底气。
第三个方面就是构建以智能制造为底座的大规模定制化智能制造生产能力,依托小米的用户生态、米的物联网生态,打通客户需求和生产端的精准化智能化链接,什么意思?小米的供应端的生态就是它智能制造的大生态系统,然后消费端既有物联网设备产品形成的宏大智能生态网络,比如说各种智能终端产品,以及小爱同学APP,再加上它的客户生态系统,尤其是多达几十个场景生态的串联,彻底打通供应端和消费端的通道,这样其实就是形成了对客户需求的第一时间的、快速反应、敏捷转化,然后以智能制造支撑客户需求,提供精准化的个性化的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这个是什么,这个就是大规模定制化智能化生产,有的朋友说这个定制化还是需要一定规模的规模化生产的,至少都是万级别的,小订单根本定制不了,那是肯定的,现在的技术没有到哪个水准,定制化生产本是就是个演化的过程,小米的智能制造战略在这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你看看智能制造战略背后是小米最强大的战略哲学和战略思维,这一点也是我觉得雷军在战略能力上最强的方面,是远超一般企业家战略纵深能力的,很多人认为他的运营能力强、营销能力强、社群能力强、整合能力强,其实我认为他最强的是战略思维、战略视野以及战略哲学的把握,这个是比较厉害的,制造业因为小米的加入,不会受到所谓的降维打击,不会受到极限挤压,反而因为小米的互联网思维以及智能时代商业哲学的注入,以及小米对前沿科技快速整合和商业化能力,反而能够推动更多制造企业在小米生态里边获得甘霖、雨露、阳光,快速实现成长,生态企业里边不存在极限挤压和恶性竞争,反而借助生态雨林、竹林生态,企业可以发展的更快更好。
十一、小米雷军的用人之道,为了人才,雷军多次收购对方公司
雷军说找到真正的人才根本不是三顾茅庐的问题,而是三十次顾茅庐都不一定能招来的问题。只要能招来合适的人才,付出多大代价都值得,哪怕直接收购对方的公司都不在话下。
这算是下血本了,比如为了让金立的前总裁卢伟冰加盟小米,雷军直接收购了卢伟冰的创业公司诚壹科技。
为了让王川成为小米联合创始人,雷军直接收购了他的多看阅读。
为了让尚进成为小米互娱总经理,雷军直接收购了他的瓦力科技。
为了让朱印成为MIUI和手机工业设计部的负责人,直接收购了他的RIGODesign工作室。
这得下多大的本钱啊,这几乎是钱不能衡量的,只能用伟大的事业来衡量。
这个已经超越了进资本的范畴。
可见成事的第一位的要素一定是用人,人才是成功的根本。
如果你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那你一定要反省一下,找人在自己的时间表里占了多大的比重。
找人能付出多大的诚意,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
雷军认为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小米创立初期,他就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找人上,不惜在谷歌、微软、摩托罗拉和金山等顶尖公司寻觅人才。
雷军找人注重两点。
一是最专业,比如小米的合伙人各管一块,能保证决策迅速。
二是最合适,要有创业心态,对所做之事极度喜欢,有共同愿景,这样才有强大的驱动力。
雷军明白光有能力还不够,企业需要的是那些不需要管理者敦促就能自驱动、自己干的人。
他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氛围来激发员工的自驱力,让员工能够主动创新。
只有员工具备自驱动能力,企业才能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雷军表示小米用人以内部提拔为主,外部空降为辅,内部提拔的比例超过80%。这体现了他对公司内部培养人才的重视。
雷军深知要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必须给予有竞争力的报酬。
小米制定了一套组合方案,邀请人才加入时提供多种选择,如可选择和跨国公司一样的报酬,或选择2/3报酬拿一部分期权,或选择1/3报酬拿更多期权。
大部分人选择了第二种,既保证了员工有足够的生活保障,又通过期权让员工与创业公司一起奋斗、共同成长,增强了员工的战斗力和归属感。
除了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小米还通过股权激励、奖金激励等方式吸引人才。
比如“青年工程师激励计划”、“新十年创业者计划”等股权激励方案,以及“百万美金技术大奖”等奖金激励。
让人才能够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从而更愿意加入小米并为其努力工作。
雷军强调必须设置专项培训费,有专人负责,才能引进好的讲师和好的课程,保证企业有绵绵不断的执行力和创造力。
雷军总结自己招揽人才的经验就是要脸皮厚,人家三顾茅庐,他可以三十顾茅庐。
为了搞定一个工程师,他可以在2个月时间里跟对方谈10次,好几次都超过10小时,而核心团队加起来谈了17次。
他认为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不能怕浪费时间,而要竭尽所能去找人,用诚意打动人才。
雷军自身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他对创业的热情、对未来的清晰规划以及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都能够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比如谷歌全球副总裁、Android产品管理副总裁HugoBarra就被雷军打动,加入小米负责国际业务拓展。
小米还非常注重营造创新的氛围和包容的文化,让人才能够在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才能。
比如小米内部大量的技术创新和研发项目都不是作为工作指令被委派下来的,而是工程师凭着热爱和探索的激情脑力激荡出来的。
雷军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招揽人才的理念,使小米在行业内树立了重视人才的良好形象,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的关注和加入。
雷军强调要找有共同愿景、能力、责任心且能自驱动的人,这种人才观念促使小米吸引了来自不同背景、具备不同专业技能和经验的人才,包括软件、硬件、互联网、设计等多个领域。
雷军重视合伙人的选择,认为好的合伙人要能各自独当一面,涵盖公司所需的各种类型人才。
这一观念让小米的创业团队成员在技能、经验和性格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互补。
林斌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周光平在硬件领域的专长、刘德在设计方面的才华等。
使得小米在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都有专业的人才负责,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公司的发展。
雷军倡导包容的文化和创新的氛围,鼓励员工自我驱动和创新探索。这使得小米的团队内部形成了积极向上、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工作氛围。
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意。
雷军对创新的重视以及为创新营造的良好氛围,鼓励员工敢于创新、勇于尝试,使得小米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商业模式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
学习小米雷军的用人之道(部分言谈摘录):
我感到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是人才。
管自己,以身作则;管业务,身先士卒;管团队,将心比心。
创业要找不需管理的人。
招人拼财力,更拼心力。如果你找不到人,首先应该反思一下,找人在自己的时间表里占了多大的比重。
事业很难,光能干还不够,企业一定要找有共同的愿景、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找不需要管理者敦促就能自驱动、自己干的人。
百人团队管理是个坎,管七八个人的关键是带头干,管二三十人的关键是走着干,而管七八十人的关键是找几个能管二三十人的部门经理。另外管理要先过二三十人的管理,不要越级提拔,而是一步一步来。
我们希望每一个员工能够享受到在小米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获得自我实现的机会。
天才和创新一样都是小概率事件,天才需要土壤,创新需要氛围,这个氛围就是要能包容失败、包容错误,才能保持企业源源不断的灵感与活力。
取信于团队,很多创始人会将公司当成自己的财产,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只要分不清,一定算自己的。
打造利益共同体。
将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用人要懂得包容。
内部提拔为主,外部空降为辅。
十二、小米的估值有没有可能超过苹果?
小米估值超苹果,绝对是痴心妄想,但是仍然可以大胆想象,苹果走的是产品革命性创新带来的高利润奢侈品战略,小米走的是高性价比产品引领的科技平权战略,苹果需要革命性产品创新引领智能时代,小米需要硬实力硬科技夯实发展根基,拭目以待、共演未来。
昨天有个朋友看完小米汽车发布太激动,大晚上微信和我说,小米的估值未来有没有可能超过苹果?我说你这就是妄想,想的有点夸张了,苹果现在的估值是2.65万亿美金,差不多是19.08万亿人民币,小米现在的估值3727亿港币,差不多是3441亿人民币,一个是19万亿,一个是3441亿,苹果的市值是小米的56倍,这个差距太大了,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追赶上来的,就算放到一起比,也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而且苹果公司是移动智能时代的开创者,毫无疑问的世界级的伟大企业,在世界商业史上也值得大书特书的,小米充其量只是苹果手机众多跟随者中的小兄弟之一,苹果的开创者乔布斯更是世界级的企业家和商业革命家,开创出伟大的产品宗教精神,对产品体验和审美的极致追寻,拉升了商品的哲学维度,也成为所有消费电子的精神导师,乔布斯几乎凭一己之力开创了整个移动智能时代,是时代的王者,苹果的技术积累、产品积累和人才积累都是全球最牛的,当然小米在短短13年之间就能发展到现在这个水平,也已经算是很牛的了。小米的商业战略思想和苹果的战略思想完全不同,苹果走的是产品革命性创新带来的高利润奢侈品战略,小米走的是高性价比产品引领的科技平权战略,从这两家企业的生态系统来看,苹果是半封闭生态,生态为苹果服务,小米是开放生态,小米为生态服务,然后共融共进,底层逻辑其实是不一样的,当然在产品的体验和创新层面,是一脉相承的,小米的互联网思维归根到底也来自于苹果,这次苹果直接放弃电动车,而小米汽车SU7又能这么成功,想成鲜明反差,其实已经说明在未来的消费电子市场上,或者说消费智能电子市场上,小米是有超越的可能性的,尤其是雷军提的这个人车家生态融合战略,必然是未来消费端最重要的趋势,啥意思呢,就是在消费场景上面,如果苹果没有革命性的产品出现,真的可能会被小米啊、华为啊、甚至其他一些电动车品牌逐步蚕食,苹果这次不造车本质上就是拿不出革命性的产品,而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苹果错过了最重要的战略窗口期,在智能战略和生态战略方面,现在还看不到胜负的征兆,但是小米在工业制造端,尤其是智能制造和工业元宇宙的布局,确实已经小有成就了,小米毫无疑问是通向智能时代一颗新星,已经拿到了通向智能时代的钥匙,乔布斯去世以后,几乎没看到苹果有革命性的创新做出来,前一段时间发布的这个visionPro也被喷的死去活来,也不能算革命性创新,功能体验上也确实有待完善,当然我们仍然期待苹果在AIIin智能技术方面有更大突破,苹果在自研芯片、生态系统、智能科技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积累,用这个智能技术去赋能电子消费产品,做出革命性的智能产品,再次引领时代也不是不可能,当然我本身也一直看好小米的发展和前景,尤其是敬佩雷军的战略思想,小米的战略是很超前的,小米的价值也是长期的,符合长期主义,如果未来能构筑更强大的竞争壁垒,把硬实力硬科技做深,做到革命性的创新突破,聚合所有战略要素,押注在智能革命风口上,小米估值的爆发也不是不可能。
十三、小米的战略真意背后,极致的科技平权精神
小米的战略真意就是科技平权精神,科技平权的背后是极致效率与极致性价比驱动下的,整个产业链的效率革命,尤其是针对半成熟市场,还处于消费升级过程中的市场,也就是我们当下这个市场,这个战略思维更是精准更是精妙。以极致效率和极致性价比驱动的科技平权模式,是一种极其精巧精妙的科技战略设计,这种科技平权的本质就是用最高的效率和最高的性价比,快速实现科技在产品和服务层面的集成应用,将最前沿的科技和体验快速推向市场,为更广阔的市场主体,尤其是处于半成熟和快速发展的市场主体,提供技术商业化到消费的服务,比如:快速发展的消费升级市场,这个阶段的市场还没有真正成熟,还在从普通消费走向消费升级的路上,对品质和体验有了初步的觉醒,但是没有真正觉醒,比如大学生、青年白领、8090后家庭场景,提供更具性价比和极致体验的产品和服务,这是在大规模的半成熟市场的发展阶段,最精准最深入人心的战略设计,换句话说,把高高在上的高科技打翻在地,以最具性价比的方式提交给消费者,这是了不起的,实现了客户需求与企业发展深度共振的战略设计,是一种社会化的科技平权战略,是一种社会组织下前沿科技快速市场化、商业化的战略设计,你仔细品就知道里面的厉害之处。这确实是更适合我们当下市场的科技战略,依靠科技平权理念,可以更深入的走进人心、运营社群并运作社会化传播,而不是去做所谓的高端或更高端的科技品牌,因为这会脱离市场真实需求了,这种科技平权战略在实现持续爆品打造和商业资源积累的同时,可以更快速地沉淀出大规模的科技创新和持续演化的可持续的生态力量,所谓的专注极致口碑快,本身就是最适合半成熟市场的,或者消费升级还没有完成、消费者刚开始觉醒的市场阶段的战略,科技平权不算是跟随型战略,而是更理性、更科学、更精准、更智慧的战略,更是一种悲天悯人式的战略,对于国内制造产业整体转型升级都有非常大的拉动效果,本质上是技术快速商业化的能力,这种天才般的战略智慧,值得尊敬,同时,我本人也很看好小米的发展前景,期待未来小米能把智能科技也做到平权化。
1.5万字解码美的集团突破3000亿的系统演化战略,多元化协同与数智化转型驱动的跃迁之路
1.5万字解码美的集团突破2000亿的演化战略,系统转型升级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万字解码企业扩张战略的本质,迈过死亡门槛,走上规模化崛起之路
解码京南科技产业大棋局,京津冀科创迷思破局,属于科创操盘手的大时代
大逻辑洗髓录:读懂国际高科技产业竞争的残酷现实与演进规律(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