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关于「北京不像个东亚城市」的讨论不断升温。查了下源头,这个讨论来自知乎问答,大多数平台的转发集中在一位ID为「小约翰」用户的回答,资料显示此人居住在上海,目前该回答已经关闭了评论,关闭前的评论有3800多条,可见争论的激烈程度。由此上升到地域纷争甚至歧视的极端争论过多,作者和转发认同者主动选择了终止讨论,而一开始我看到的讨论文章现在也处于已删除状态,或许也是这个原因。总结了一下,这篇回答贴的观点主要是:一,北京城市尺度大、二,北京没有内环,结构散,从而输出了一个核心论点:北京不存在「随便溜溜」的可能,「逛街」在北京是一个只存在于商场里的选择。首先呢,咱也不知道东亚城市该是什么样,北京或许确实不是典型的东亚城市,毕竟早期城市规划受前苏联经验影响很大。另外,不同身份的人步行的出发点不一样,游客与居民之间是存在信息差的。就算同样是生活在北京的人,选择步行的成本、对步行的认知也不一样。步行意愿被削弱,问题就都归结于城市本身吗?我注意到,冯仑也加入了这场关于「北京不像个东亚城市」的争论中,其视频号抛出了关于「城市的密度」的论据👇🏻我们通常说的路网密度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道路网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被认为是评价城市道路网是否合理的基本指标之一。就2024年《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与运行状态监测报告》来看,上海黄浦区的路网密度达到了14.5,遥遥领先;深圳福田区排名第二,为12.1。对比下,北京的平均路网密度才6,且只有最核心的西城和东城分别达到8.1和7.8。一定程度上,交通密度与步行空间成正比,越拥堵留给步行的空间越多。但其实,路网密度是否直接导致交通拥堵,还与城市对道路主导的规划有关。冯仑在这条视频中也提到城市通常有两种构成方式:规划为主和自然发展,北京作为首都和文化政治中心存在,明显属于前者。大家爱用香港、东京和北京的类比,是因为作为游客,我们在香港、东京感受到了街道的魅力。但是,先不说视角不同,单看香港1110平方公里的城市体量,导航确实经常显示坐地铁比步行绕、更慢,可无论从城市功能还是定位,都不适合面积是其15倍的北京去借鉴吧?同样是首都的东京,人口多,车辆多,但东京的面积在全球首都中也排不进前十,路网密度达到极高(18.4公里/平方公里)。事实上,目前东京所呈现的以步行为主导的街区样貌也是规划的成果。倾向路窄且长,利于微循环打通,利于商业繁荣。同时,严格限制机动车发展,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东京街道
作为一个通勤骑行的倡导者,我走过世界各地,也在各个注重骑行友好的城市骑行过,相比之下,北京的骑行道平坦、宽敞且安全程度高,在全球算得上是名列前茅。当然,严重雾霾确实促使北京开始了新一轮规划:《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通过提升慢行交通的吸引力治理「大城市病」,构建连续安全的步行和自行车网络体系、形成「公交+慢行」绿色出行模式,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这些实践包括改善生态环境质量:PM2.5年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64.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95天,同时,北京还完成了发达国家30年的治污历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还包括扩展绿色空间,造林绿化、自然保护地建设、湿地保护与修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8%,公园绿地总数提升至1065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9平方米。用长远的眼光看,这些变化对北京城市的发展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很重要。有人说北京没有商住的概念,导致通勤距离过远、通勤时间过长,从而削减了步行的意愿。倒回去40年,上世纪80年代北京人的活动半径也就两、三公里,就近上学,工作之后单位旁有宿舍和家属楼,大家的生活轨迹基本相同,由此形成了社区的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改革开放的深化,加之政府对北京城市生态结构的规划,比如工业企业退出核心区,以及各区空间结构的布局,逐渐导致了住宅区和办公区割裂。人们生活轨迹相去甚远,生活方式愈发多样,认知和消费行为都不同。以前的社区变成了社群,以类似价值观、共同话题形成的圈层。著名建筑师张永和说,「什么是好的城市?就是在最小的范围内有最多的选择」。一定范围内的选择越多越幸福,这其实是在说商业的密度。北京城市生态变化之后,城区内的厂区基本变身为创意园或者城市更新的小商业体,进而形成了商住、步行空间新时代的闭环——社群为选择居住位置和条件提供了新的视角,生活半径和加入何种社群也可以主动选择。外地小伙伴或许会好奇,北京最著名的城市肌理是胡同,不该是最适合步行的吗?可就像北京老太太说「破鼓楼有什么好拍的」一样,居民区底色的胡同和老城,商业生存必须找到平衡。先分享一个事儿,之前某自媒体在胡同里找到了一个爱心树,结果没几天树就被砍了。再说一个,被住宅区包围的城市更新街区商业「团结新里」,开了几家网红餐饮和酒馆,结果遇到周围居民一再投诉其噪音和消防安全问题而被广泛讨论。跟风打卡是文旅流量的获取方式,也是文旅的坟墓,任何打破在地常态,凌驾于居民利益之上的行为都会面对困局。很巧,以下我认为是北京胡同IP的两个品牌,我和主理人的对话都是从「在北京最爱走的路线」切入的。Jack的弟弟喜欢无目的的在长安街上走(跟我一样),杜贝贝则认为鼓楼东大街、东四南大街、东四北大街(也在我后面推荐的步行路线)是她心里的宇宙中心。游客来白塔寺是为了打卡白塔,而我会因为咖啡店CABO去忍受排队。作为半个商业人、咖龄超过20年、北京的独立咖啡店基本不入眼的我,从几年前踏入CABO天坛店的第一眼,就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认为在天坛东门、红桥市场北的文创园「北京街」开出CABO,才算是Jack兄弟俩品牌之路的起点。之前两兄弟都有工作,尝试过与人合作的模式但以失败告终,问到之后为什么依然坚持开咖啡店,Jack的弟弟只说一切随缘。从优势来看,哥哥Jack之前在澳大利亚读金融时做过兼职咖啡师,毕业后以旅游为职业,专业和灵感兼得;弟弟是做市场出身,商业嗅觉和沟通能力没得说。CABO天坛店刚一开店就爆红出圈,疫情三年保持着一年开一个新店的节奏,哥俩用审美和执行力讲述着「Cabo Polonio」的故事——Cabo Polonio是个乌拉圭的海岛,够小众吧(直到白塔寺新店叫POLONIO,我们才知道这其中埋藏的故事线)。CABO的产品起点很高,从硬装、软装、动线,到服务、出品、体验,很全面。南美海岛风情的氛围,健康生活、解压放松的松弛感,让CABO成了吸引价值观趋同、追求慢生活方式、崇尚旅行新鲜感的高质客群的磁铁。疫情第一年,户外风渐起、国内文旅热初露苗头算是契机,但不是把店开在创意园、景点街区,搞些外摆就能成的。毕竟迄今为止,CABO每个店收藏都在10万+,周末去必排队。CABO做的不只是生意,它有完整的视觉体系,故事讲得好,还有很全的周边产品,走的是做品牌的路。店里让人看得入迷的摄影作品都来自哥哥Jack,绘画来自弟弟的妻子。咖啡师团队这么多年非常稳定,连周末的兼职咖啡师都没怎么变动过;空间设计团队一直用,周边产品的设计师也很固定。弟弟不刻意表现出的兴趣爱好,比如养宠物、滑板等,是他跟客人的共同话题,当然也顺理成章成为了CABO维护客人关系的法宝。CABO之所以可以扎根胡同,为活化街区、收获高粘度顾客贡献巨大,其真诚和服务是重点。正如对弟弟进行采访时,经常会被他不断和进店客人问好、和离店客人说拜拜而打断。我发现CABO的平均点餐时间特别长,因为它不拘一格的风格会吸引不少打卡受众,来的客人多数不依赖咖啡也不懂咖啡,CABO咖啡师也不会自作清高非要用术语,而是会反复确认并尽量满足客人的需求——「这个会苦一点哦」,「凉奶喝的惯吗」,「您坐楼上还是楼下?不确定的话就用纸杯吧」,等等。Jack的弟弟说:「在我们看来咖啡就是水,虽然我哥对咖啡很有研究,但北京的咖啡受众并不普遍,我干这个之前谈事儿也是喝茶」。的确,在CABO坐一天都有免费饮用水提供。Jack的弟弟在邻里关系方面特有成就感,从选址开始,周围邻居就都是他维护,「昨天旁边阿姨还给我端了碗炸酱面呢」。是的,尊重是相互的,邻里和谐是街区商业发展的保证,尤其在胡同开店。说着不开新店的Jack哥俩儿,今年9月又打脸了,SUR作为白塔寺二店不期而至。一是因为华融金盈(负责白塔寺街区开发运营)多次邀请,二是POLONIO确实承接不了每天超出负荷的客流,因此在某天晚上,哥俩一拍脑门儿决定在不远的庆丰胡同再开新店。新店设计依然在线,一人独自在世界各地旅行的Jack,依然会每天在群里确认绿植有没有放到该在的位置。我问弟弟账本Jack看吗,回答是「看不看都一样,我的钱都可以给他」,瞬间我想很多人创业失败是少个亲兄弟吧。新老朋友自发的线上收藏、线下打卡、线上分享一通操作,让CABO白塔寺二店在周末依然人满为患。Sur是Cabo Polonio岛上海滩的名字,这家店也是首次尝试提供brunch(乌拉圭风格的)。SUR的二楼依然可以看见白塔,但好多客人不再为了打卡白塔,而是为了SUR本身而来了。我不知道「Cabo Polonio Sur」的故事有没有讲完,问到后续有什么拓店计划,Jack的弟弟又贼坚定的表示:「这是最后一个店,真的!」我称Cabo、Polonio、Sur是体育馆路和白塔寺街上的理想岛。是的,北京每条city walk路线上都有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岛」。像芦灰之于东四,胖妹面庄之于香饵胡同一样。巧的是,胖妹面庄刚在白塔寺街区宫门口东岔儿,开了第一家糖水专门店:胖妹拾糖。这就是我想说的街区理想岛的号召作用。主理人杜贝贝之前做过川菜馆,她在川渝考察时,爱上小面带来的短暂满足感,同时被没有绝对标准的面条、辣椒激发了探索欲,开始寻访个人喜欢的味道。杜贝贝之前在大兴开川菜馆,进城她最爱鼓楼东大街,MAO·live还存在的夜生活氛围鼎盛时期,杜贝贝是这里活跃的一份子,自己的乐队演出完,便钻进簋街的美食盛宴中,这也决定了她开店的选址。现在一店香饵胡同和三店隆福寺间两站地的距离,杜贝贝也是步行,她说鼓楼东大街上的店铺更新迭代她都了如指掌,她喜欢逛也喜欢研究那些纹身店、古着店、电玩店、酒馆和餐厅。杜贝贝对品牌发展目标明确。香饵胡同店是她的初心,店离胡同口位置合适,连香饵这个名字都那么契合。杜贝贝用水磨石、台阶、马扎等元素还原重庆街头的初印象。杜贝贝死磕产品,找合作团队比如VI、空间设计的方法就是爱吃胖妹,这样默契就自然来了。胖妹面庄开业即巅峰,当年就登上米其林必比登榜单,空间设计的出品团队AIO也屡次凭胖妹面庄一店得奖。胖妹面庄一店永远排队,生意很好,无数商业投来橄榄枝,杜贝贝便明确第二个店想要测试品牌在一线商场的表现,也是要解决一店因为胡同的位置,不好管理等位客人的问题。*2015年胖妹面庄香饵胡同店开业,并很快成为唯一一家正宗中国西南风味的火爆面馆,常年挤满了本地食客和外地游客 | 图据品牌官方事实是三里屯太古里西区胖妹面庄二店依然时刻都在排队。*2022年,胖妹面庄三里屯太古里店开业 | 图据品牌官方空间设计上依然是重庆街头的「工地感」,杜贝贝说感觉重庆老是有楼有桥在修。商场空间里的柱子贴上瓷砖隐喻重庆高塔;满是雾镜营造重庆的朦胧;马扎升级成不锈钢的了;充气的墙围用膨胀感表现了「胖」的形态。胖妹面庄三店开在隆福寺,「2022年底筹备,疫情尾声大家都病倒的那时候,我当时非常拒绝我们一直之前大面积用的白色,因为到处是大白是方舱」,杜贝贝说。于是团队就借鉴了青山周平给木木美术馆设计的外立面,在20米面宽的店铺外做户外友好座位,呈现以米色为主,佐以绿植的治愈系空间。「我终于抛弃了马扎,我们第一次用带靠背的椅子,虽然只有一根弹力带,唔,也是要考虑翻台率的」。这个店杜贝贝想测试在不限营业时间的广场全时段营业。*2023年,胖妹面庄隆福寺店开业 | 图据品牌官方
刚过去的夏天,胖妹面庄尝试了「夜啤酒」,17:00变menu,上新江湖菜、酒等,营业到21:30。我采访时,杜贝贝刚和团队做完该条产品线的复盘会,通过数据评估下次如何提取精华去掉糟粕,比如兔肉坚持用新鲜的成本会很高,就去掉。胖妹面庄的另一条产品线——胖妹拾糖,开始是杜贝贝团队以佐餐角度推出的甜品,比如冰粉,凉糕,因为杜贝贝坚持不走捷径不用半成品,促使胖妹研发了独有的版本,并引发出很多对食材想表达的欲望。时机成熟就行动,胖妹拾糖选址又更灵活,店面40-50平米就可以。白塔寺胖妹拾糖店开业两个月,因为人太多,杜贝贝没开放室内的10个座位,只用外带餐具,下一步时机成熟应该就要测试与堂食的并行。目前可知的第四家和第五家胖妹面庄都在筹备了,一家是满足北京西边的呼声的(鼎好更新的)大融城,另一家则要开出北京了。而且杜贝贝坚持求变(处女座太懂了),新的合作团队、新的客群,太多不确定,所以问到目前胖妹哪家的盈利模式是最健康,最能长久的,杜贝贝还没有答案。杜贝贝在学管理的课,新的目标是补自己在财务、股权、绩效设计等方面的短板,她说她除了年轻,有点儿审美之外,创业没秘密,就是认真、较真儿、死磕。城市大,尺度大,填补空间就大。毕竟北京是世界上最大的首都,面积16410平方公里,甩第二名将近一倍。北京还有一个特点,墙多,全中国都一样爱建墙,只不过北京机关、大院、公园、保护单位最多。这也是规划上没有选择窄路网的原因。北京内城的道路基本是棋盘状,相较于东京的保护延续,北京早期的路网规划,重心放在了给内城减压并放射到外城区域以便发展建设上,并配合为交通减负的轨道交通规划实施。当然确实有借鉴前苏联规划经验和其首都莫斯科特点、没选择梁思成和陈占祥在西郊建设一个专门的首都行政区的建议的历史必然性。北京的二环长度约32km,面积约为62平方公里,和地铁2号线基本重合,可称为北京的内环。或者内环更收缩的概念,是城墙围成的内城。一方面我们诟病城墙被拆,一方面环线建设绕河道、山脉、古建,各个方向的放射线统一接到护城河环路,北京路网的成因也是对老城的历史文化保护。针对超大城市空间结构单中心发展的问题,北京不排除参考巴黎的规划经验,「环形+放射」路网布局与多中心发展并行,通州、经开区,甚至雄安都是对此方法的尝试。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规划,北京终究是无二的,没有标本可参考。此外,可以看出北京和上海的尺度在某些方面惊人相似(数据来自网络):五环&外环:面积长度几乎完全一致
北京五环:长度99km 面积667km²
上海外环:长度99km 面积664km²
四环&中环:上海中环在东、西、南三个方向更贴近外环,面积略大于北京四环
北京四环:长度65km 面积302km²
上海中环:长度70km 面积314km²
三环&内环:北京三环更方正,上海内环受到地理条件限制,同样长度下北京三环内面积明显超过上海内环
北京三环:长度48km 面积159km²
上海内环:长度47.7km 面积120km²
北京比上海多的1万平方公里面积都在五环以外了,原来城市结构散出处在这儿呢。两个城市人口差不多,不断外延的功能和并不匹配的人口就造成了五环外的自然发展缓慢,不够繁荣的现状。打个比方,工作生活在海淀北部的研发中心与信息产业带的人,有三山五园可以溜达,但确实没什么街可以逛,商业的缺口比较大。所以北京的规划主动调配去中心化的区域商圈很重要。像通州万象城,昌平区沙河万达,门头沟华远坊、海淀大悦城等辐射向外的新商业项目,都在做出应对。另一个层面,一味的为生活奔波是所谓中日韩东亚人的通行画像,牛马的生活也没有步行的意愿和闲情逸致。City walk和目的性消费的话题分别活跃在小红书和知乎,像两个平行世界,是因为不同受众,生活方式和步行意愿无法一致。我们的讨论涉及步行的成本,比如前两天雾霾,谁都不想出门遭罪。既要合适的天气、又要充足的时间,在北京的步行当然奢侈,尤其在短暂的秋天,要不老舍形容是「天堂」呢。黄叶遇上一场初雪=稍纵即逝,当然,有几条北京的citywalk路线是我个人觉得可以成为步行友好人士探索这个城市的选择,建议大家去试试:
2万多步,体验不错,一切为保护古迹做出的让步都值了。整条路线步行需要3个多小时,也可以接驳5路公交车或者地铁。
可以从鼓楼大街地铁站开始一路向南,途经钟楼、鼓楼、什刹海万宁桥、景山(可以从外面看,景山西街不走车,推荐)、故宫(不参观不用预约进入,走外围筒子河就好,可以兜到午门)、中山公园(2元门票,穿中山堂、社稷坛很快)、天安门(不预约直接走西侧过地下通道到国家大剧院,可能需要查个3次身份证)、前门(从北京坊二楼可以拍正阳门),一直到先农坛、永定门都有步行道,尤其永定门前有保留的御道,很壮观。
② 拍「国贸三兄弟」的万国建筑群
建外第一使馆区(有个别禁拍区域)+日坛公园(步道、湖光山色)+朝外(the box可以逛)
③ 就近去班味儿
雍和宫+国子监街+北二环城市步道(植被多、有护城河、夕阳西下时很美)+东直门(可以逛逛来福士)
④ 胡同漫步穿越历史
西四(路口的地质博物馆更新得不错)+鲁迅博物馆+白塔寺(整个街区和外延都值得看看,宫门口东、西岔儿的店铺密集)+金融街(金融街购物中心)
⑤ 故宫包围圈
王府井+嘉德中心+美术馆+北大红楼+东四南大街(依然适合步行,只不过上学时候最爱逛的外贸服装街,现在全是面包店咖啡店,真的需要那么多吗?)
⑥ 好逛好拍
第二使馆区(西五街的著名程度和人数成正比)的黄叶+团结湖公园+三里屯(太古里、T-mall可以逛)
写在最后
北京的吸引力在于其双重特性,如北京的秋天,绝美但短暂;像银杏树,一片金黄的背后是果实真的很臭,高大茂盛、树冠丰满,而规划在道旁的则排列整齐,缺乏亮点。文旅资源为商业发展注入活力的基本逻辑,是在充分利用城市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更新、街区布局和社群建设,这也是网红向长红发展转变的蜕变过程。在北京的一定范围内,部分人群的生活方式中存在着步行空间。但街区商业的业态过于保守、创新不够,北京的人行道,或许还可以拥有更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