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天前的9月5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根据美国国务院的说法,中国民政部已通知美方,自8月28日起,中国各地民政部门将不再开展任何领养相关工作。请问中方能否证实并进一步介绍情况?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政府调整了跨国收养政策,今后除外国人来华收养三代以内旁系同辈血亲的子女和继子女外,不再向国外送养儿童,这符合相关国际公约的精神。我们对有关国家政府收养家庭希望收养中国儿童的愿望和爱心表示感谢。更多的具体情况建议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门了解。(环球网)
我暗自猜想,不再让外国人领养的儿童,可能是因为考虑到中国现在人口出生率严重下降,长此以往,各行各业都会明显缺少人手了。顺便一提,上海和南通的学校和幼儿园也都出现了招生不足的情况(参见下图)。
难怪官方对非婚子女的户口管制也都渐渐放开了,这从人口政策方面来讲,好像不难理解的。其次,中国民政系统在处理国际收养的具体做法,坦率来讲,其中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难免存在有组织的腐败)。从今以后,这事儿也就悄悄地画上了一个句号。
记得我2019年年初曾在公众号文章里简要回忆了南通醋纤公司的美国专家贝塞克夫妇到儿童福利院领养小女孩的真实往事。我班吴安迪老同学的下列话语证实和刷新了我当年的记忆:
“领养一个孩子要花费好几万美元,还要经过复杂的手续和长时间的等待,做这事要多大的爱心和耐心啊!”“疫情前美国人每年领养约一万名中国孩子,这些孩子因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现在这条路也断了。”
提起那些被领养的残疾儿童,吴同学还说:“其中一位是我们家的钢琴调音师。”
快人快语的阿丙校友不仅发了一帧老外与领养小孩的合影,而且说了这么一段平实的话语:
“我女儿实验室同事,她现在跟我女儿一起在多伦多大学读博士研究生。她是被加拿大一对夫妇收养的,老家江西赣州,96年12月份被遗弃在赣州农村,后来被好心人送到福利院的。”“如果她在中国,大概率是一个工厂的打工妹……”
当然,我并没有忘记,编号“石南旧事四十七”的拙稿2019年年初刚被放行,马上就引起海外读者的关注,其时“留沙”就在第一时间向我通报说:“查到ling 现在Boston 工作”。留沙乃是咱石南出去的留美学生,我当然相信他不是在逗我玩儿。
在进一步阐述之前,让我先来把那个有幸被醋纤的美国专家贝塞克夫妇领养的女孩名字做个说明。据说,南通福利院对孤儿和弃婴起名的准则是,以其出生之年的生肖为姓氏。因此,上文所说的女孩就姓羊名Ling(我昨天将其译成“林姑娘”,那不过是调侃而已)。贝塞克先生在请陈健先生转交给我的电子信件中把她名字的英文写成Ling(舌根音)完全准确,所以,不能读成“林”——若是充分发挥想象,不妨译成“灵”、“伶”、“玲”……
留学北美之石南沙郎郑震林不仅把我的文章转发给了波士顿的南通校友会,而且问我是否打算与羊子姑娘本人联系,因为她确实就在波士顿,而且是一家心理咨询诊所服务。谓予不信,且看此处:
Ling Beisecker
Counselor, MS, E-RYT
Verified by Psychology Today
I invite you to pause and breathe. Big inhale, strong exhale. Now take a moment and check-in with yourself, was that the first time today you thought about you and your breath? Do you walk through life feeling overwhelmed, anxious, exhausted, stuck, sad, or angry? Are you looking to make changes and empower yourself to feel happier, healthier, and more productive? Together, we will create an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plan for you, your partners, and your family!
I offer a supportive, nonjudgmental, and authentic approach to relational therapy with the goal to give you space and time to express yourself and work on what you need. As a mental health counselor and yoga teacher, my practice incorporates talk therapy and movement-based mindfulness and yoga practices.
(原谅此刻没空细译,但是英文爱好者把它当作课外阅读材料倒也不妨。)
浮想联翩的我并不打算阐述多少关于弃婴被领养可望改变命运的道理,但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高钢先生谈及其子就读于米国小学的切身体会倒是值得在此摘录一二: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看着儿子每天背着空空的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伤。
在中国,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书包就满满的、沉沉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换了三个书包,一个比一个大,让人感到“知识”的重量在增加。
一个学期过去了,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他笑着用英语说:“自由!”
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我的脑门上。
此时我在想,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重复前人的结论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
面对明天的世界,我们又该怎样审视这种孕育了我们自身的文明呢?
欢迎并感谢关注我的公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