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最新版学习活动设计(附课堂学习单)

文摘   2024-11-11 06:23   北京  

文本教学解读

布封的《松鼠》是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选编这一文本作为精读课文的目的,除了与《太阳》一文一起让学生比较充分地体会说明文描述准确、清楚、有条理的基本特点外,还让学生在与《太阳》一文的对比中发现说明文语言风格的多样性——《太阳》的语言是平实的,《松鼠》的是活泼的。

说明文属于实用性文体,但同样讲究语言的艺术——作者在保证将事物“说明白了”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表达效果的不同追求,灵活选择相应风格的语言。如果追求的仅仅是把事物说得清楚明白,那就选择平实严肃的语言;如果追求的是在把事物说清楚明白的同时还做到有情有趣,那就选择生动活泼的语言。当然,从受众而言,只要不是为了科学研究的目的,大多数人可能都喜欢活泼生动的表达,既认识了事物,获取了知识,又感受了情趣,体验了乐趣。这就是布封的《松鼠》及同类说明文让人读来饶有兴趣的原因。

《松鼠》一开篇,作者就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一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这句话既奠定了文章的语言风格,同时还传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普及有关松鼠的知识,还是分享自己对松鼠的喜欢。既然喜欢,那就会用欣赏的眼光来观察,用亲切甚至赞美的词句来描述形容。所以,无论是描述松鼠的外形,还是介绍松鼠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生长,都自然而然运用褒义的词句,例如“清秀、矫健、轻快、玲珑……既舒适又安全、干干净净”。

显然,这样的文艺性说明文,与纯知识性说明文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体验是不一样的。前者在认识事物的同时还会获得情感体验,后者主要是从科学概念视角认识客观的事物,不涉及情感体验。知识性说明文讲究描述的客观,避免文采和情感的介入;文艺性说明文也以客观描述为基础,但它讲究文采,可以追求个性化的叙述风格,在描述中展现叙述主体的好恶等倾向性情感。布封是一名博物学家,同时是一名作家。他的《自然史》正是因其文笔优美而著称于世的。《松鼠》一文,以优美的文笔来描述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等,在读者面前展现的是作者眼中漂亮、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的活泼泼的松鼠,而不是概念化的松鼠,容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所以读来情趣盎然,引人入胜。

布封对松鼠这种小动物的了解是全面的,所以对松鼠的介绍也是很全面的。第一自然段描述的是松鼠的外形特点;第二至五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分别写了它们的活动范围、生活规律、行为特征、搭窝技巧和繁殖生长特点等。从字里行间还可以发现,布封对松鼠的了解,是经过长期观察得来的——

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

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

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

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另外,第二自然段写了夏天观察到的情形,第三自然段写了冬天观察到的情形,这也说明了作者对松鼠的观察是长期细致的——也就是“连续细致”地观察(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所得。

所以,这篇课文的学习,就“说明文”的读写而言,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目标价值——

1.能够清楚地梳理自己从文本中获得的有关松鼠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阅读期待、对比《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相关信息,对文本内容信息做出评价。

2.能够结合具体的词句体会说明文内容信息描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判断作者是否做到了“说明白了”。

3.能够感受到字里行间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认识到说明文也可以写得生动活泼。

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激发并梳理阅读期待

1.出示松鼠、喜鹊、蚂蚁等动物图片,如果阅读的是一篇分别说明它们的文章,说一说期待读到有关它们的哪些方面内容。

2.揭示课题,在学习单上书写“鼠”字,将题目补充完整。

3.简介作者布封,重点介绍他的文笔优美生动,再次激发阅读探究期待。

1)读一读简介,提醒关注他的作品语言特点“生动具体、富有情趣”

布封(Georges-Louis Leclerc de Buffon170797—1788416日)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生于勃艮第省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

布封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的时间写成了36卷巨册的《自然史》。《自然史》中有文学价值和较高的艺术性的,是对动物的描绘。布封不是用完全客观主义的态度去介绍这些动物,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因而描述生动具体、情趣。在他笔下,小松鼠驯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

2)说一说新的阅读期待。

板块二:梳理并评价文本信息

1.自主阅读课文,对比自己对松鼠有关知识的期待,看看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在课文中进行圈画。

2.借助学习单梳理课文中描述的有关松鼠的信息。

第一自然段描述了松鼠的(   ),写到了松鼠的(    )。

第二自然段描述了松鼠的(   )范围和生活规律。

第三自然段描述了松鼠的(   )和(          )。

第四自然段描述了松鼠(   )。

第五自然段写的是松鼠的(   )。

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可以概括为松鼠的生活习性。

3.结合阅读期待,判断评价课文信息:课文有没有让你充分了解认识松鼠?

4.对比《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的相关信息,做出判断评价——说一说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怎样看待这种不同。

1)自由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2)欣赏课文语言的生动活泼。先圈出明显表现出作者对松鼠喜爱之情的词句,再朗读体会。(重点欣赏第一自然段)

板块三:发现并感受科学态度

1.读下面的句子,注意标红的词语,说一说这个词语传达了哪些信息。

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2.找出文中这样用词的句子,读一读,评价作者为什么大量使用这类词语。

3.综合课文中生动活泼的语言和科学谨慎的用词,以及文中写到的有关松鼠的信息,想一想,议一议,关于“说明文要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结论:要将一种事物“说明白了”,首先作者自己要尽量全面地了解这种事物,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解,也可以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第二,说明介绍的思路要清晰,从不同方面地写清楚;第三,要体现出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到准确描述;第四,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严肃的,也可以是活泼生动的,具体选择哪一种,根据对表达效果的追求来决定。

板块四:判断并改写课文片段

1.读一读习作例文《鲸》的片段(第四自然段),判断是哪种语言风格的写法。

2.将这段话改成生动活泼的写法。

学习单设计

一、《松鼠》学习成功标准

1.能够梳理清楚课文中有关松鼠的信息,了解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述介绍松鼠的。

2.能够读懂作者介绍的信息是怎么来的,从课文的表述中发现作者科学严谨的态度。

3.能够通过对比发现说明文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语言风格。

4.能够初步总结说明一种事物,如何做到“说明白了”。

二、介绍说明一种动物,一般要介绍哪些方面的信息,把这些方面写在下面。

三、将题目补充完整。

四、认真阅读课文,对比自己对松鼠有关知识的期待,看看课文告诉了我们有关松鼠的哪些信息,先在课文中进行圈画,再根据提示梳理在下面。

第一自然段描述了松鼠的( ),写到了松鼠的(                )。

第二自然段描述了松鼠的( )范围和生活规律。

第三自然段描述了松鼠的( )和(          )。

第四自然段描述了松鼠( )。

第五自然段写的是松鼠的( )。

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可以概括为松鼠的生活习性。

五、把对应的信息内容连起来,对比写法有什么不同。
六、读下面的句子,注意标红的词语,说一说这个词语传达了哪些信息,再在文中找出类似的表达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大量使用这类词语。

例句: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作者大量使用这类词语,是为了( )。(从下面的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填在括号里)

1)表达更科学严谨 (2)告诉读者自己是猜测

七、改写挑战——将《鲸》第六自然段改成活泼生动的写法。

鲸睡觉的样子真有意思。                              

我在小学教语文
记录教育生活,分享教育思考,创造教育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