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助力课程实践的文本解读
文摘
2024-11-14 10:09
北京
最近读李竹平老师的书《语文寻意》觉得这本书写得真好,前言的内容不亚于一篇优质的论文,读这本书的目的是想提高自己的文本解决能力。李竹平老师说“文本解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不想误人子弟,想做一个拿得出“看家本领”的语文老师。做语文老师已经7个年头,说来惭愧,真正做到能像李老师那样深入地去解读文本,解读一篇课文少之又少。不光是我也包含我身边的老师。误尽苍生是语文,根本就是教师缺乏文本解读的能力和自觉。还好,我已经认知觉醒,决心不做一个迷茫的老师。所以,今后当在这一块继续深挖研读。从一篇文本《秋天》的解读来感受大师们解读文本的视角与高度。这篇课文,计标点62字,5句话,3个自然段。如果是我,拿到这样一篇课文,我会怎样组织教学呢?我想我会组织学生认读生字、理解词语、走进文本寻找答案。我也会提出这样不痛不痒的问题:天气凉了,树叶怎么样了?天空是什么样的?知道大雁为什么往南飞吗?大雁在飞的过程中队形有什么变化?但是,这样的学习,学生完全没有了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对语言的体验。那么李竹平老师又是如何细致、深入地解读这篇文本的呢?
1、先从整体上看这三个自然段的关系,也就是文本内部构造的逻辑。当我们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从一二自然段读到第三自然段,就会发现,文中所选事物和描写都是有目的性的,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物来描写秋天。而选取这几种典型事物也是暗藏规律的,正好是一个目光由近到远的自自然然的观察、发现的动作和过程。由近处的树叶—远处高出的天空,观察的过程本就是一个不需刻意而为自自然然的过程。同时,三种典型事物在秋天都发生了变化,才能让人真切感受到秋天来了。2、从文本语言句子的长短和节奏,感受文章语言所传达出的画面美。写树叶、天空、大雁,整齐中有变化,长短句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洁明了的节奏感强化了画面感。学生的语言体验更加亲切自然,最后一个“啊”字将情感自自然然抒发出来,小学生也能从中“真实地”感受到“秋天来了”。李竹平老师将朗读、理解文本的过程,设计成发现、感受秋天来了的过程。这便是李老师解读文本的独到之处。一上课就到教参、网络找现成的,不如在文本解读上下功夫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它反哺着教书育人,催化着教育教学。读书是最顶级的精神美容,也是最长远的备课和最好的教学准备。
《语文寻意》这本书,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从文本解读到课程设计,从单篇到单元再到文体解读,三个层面,以课程标准为纲,以落实语文要素为本,基于“为儿童全生活着想”,开展全面、系统的深度解读,成就充满生命活力的母语教育,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进阶。
往常遇到公开课,我很多时候都是先看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借鉴优秀的资源来展开教学。这一方法是我入职的前几年一直使用的。但很多时候没能很好地深入文本解读,教学过程中属于自己的思路比较少。直到读到《语文寻意》这本书时,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方向不对。
我意识到没读文本先看教参,等于文本解读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没研究文本就看现成的设计、实录,等于文本解读还没开始,就“穷途末路”了。先打开教参就等于把自己摆在师者的位置,一幅居高临下的态度,从一开始就走上歧途了……当我一一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后,后背一阵发凉!每天行走在语文课堂上,原来文本解读从未开始,何谈解读?作为专业的语文老师,文本解读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我一直在黑暗中摸索夜行,拜读了李竹平老师的《语文寻意》,忽如一道光照亮我的头顶。解读文本要从“素面相对”开始,理解文本的真实“意思”,建构文本的学习“意义”,发现文本的课程“意蕴”,这就是“寻意”的过程。
“还原法”是解读文本的另一种方法和技术,包括还原事物的原生状态,人物活动背景和情景,作者的创作心理,作品原貌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同时,作用比较策略解读文本,走进文本,得言亦得意。文本解读从与文本素面相对到指向课堂的教学解读,再到学习活动设计,这是一个教师用好文本必须经历的过程,让我们的母语教育有了更多生发的无限可能。母语学习,得言又得意,这是核心素养时代对语文教师的高标准和严要求。此外,《语文寻意》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的探讨,让我们更深地理解和欣赏那些优美的篇章。它让我们明白,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一种思想的碰撞。在阅读中,我仿佛与那些作者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我感受到他们的情感世界和思想精髓。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和世界。
李竹平老师《语文寻意》,值得成为一线语文老师的专业必读书。
全方位展现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课程体系
《语文寻意》这本书从文本解读到课程设计,从单篇到单元再到文体解读三个层面,依课程标准为纲,以落实语文要素为本,基于“为儿童全生活着想”,开展全面、系统的深度解读,成就充满生命活力的母语教育,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进阶。文本解读和课程设计,都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李竹平老师巧妙地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并认为语文教学是一个寻意的过程。这个过程,则由文本解读生发,指向“一节课或文本本身学习的解读”“单元整体目标有效落实的解读”“教师课程创造和建构的解读”。本书从单文实践、单元解读、群课设计三个维度出发,通过作者的代表性课例,向教师呈现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范本,全方位展现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课程体系。阅读李竹平老师的《语文寻意》这本书,感受到最充分的语文课程准备,来自教师对教材和文本的解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解读,就有什么样的课堂。语文教师缺乏文本解读的能力,就像指挥官在战场上,只分得敌我,却弄不明白战场上的情势一样,只能瞎指挥,浪费了不少炮弹,牺牲了不少士兵,最后只落得个一败涂地。比缺乏文本解读能力稍强一点的是,用教参来代替自己的解读,课堂上牵着学生印证教参上的结论。文本解读是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从不同维度理解具体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解读是发现文本意义的过程。哪怕再简单的文本,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展开真诚的深入对话,读懂它,读透它,最终为我所用。课堂学习不是重复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而是将教师的解读转化为适切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没读文本之前先看教参,文本解读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没研究文本就看现成的设计、实录,文本解读还没有开始就穷途末路了;打开文本就把自己摆在师者的位置,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文本解读从一开始就走上歧路了。素面阅读就是清空自己,以一个纯粹独立的读者身份与文本展开对话。获得对文本最真实的的阅读体验真切的审美感受和独立的价值判断。素读,读出真实的发现,丰富的情感,多维的思考。从“素面相对”开始,理解文本的真实“意思”,建构文本的学习“意义”,发现文本的课程“意蕴”,这就是“寻意”的过程。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无解读,莫教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最终是服务于课堂的,与文本素面相对,理解文本的意思。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文本的学习价值打基础。有效的课堂设计应该具有设计感,设计学生的学习路径,设计语言体验活动。还原是文本解读的一种方法,一种技术。还原是最真切的体验,包括情感体验,言语体验和思辨体验。还原事物的原生态,发现差异和矛盾,这种方法最适用于古诗词的解读,散文中有些看似无理的描写,也需要做这样的还原;还原人物活动的背景和情境,体会文字背后的意蕴;还原作者的创作心理,领会深层的表达意图;还原作品原貌,审视编者意图。无论是哪一步还原,都在深入探究文本奥秘的同时,帮助教师更负责任地挖掘和进一步判断文本的学习价值,由此而创生的学习活动和课堂对话,对学生阅读方法运用的启发和思维的提升,尤为可贵。文本解读,让我们的母语教育有了更多生发的无限可能。母语学习,得言又得意,这是核心素养时代对语文教师的高标准和严要求。《语文寻意》,值得成为语文老师的专业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