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参与、重复博弈的汽车贷款业务,一厢情愿地调整政策可能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

文摘   2024-10-08 20:16   广西  

假设一个场景:某资方发现已放款客户不良率增加,决定提高准入门槛,降低审批通过率,希望后续减少资质一般的客户的放款量,达到降低不良率的目的。

如果市场上只有一个资方,毫无疑问,降低审批通过率虽然会流失一部分业务,但资产质量肯定会变好。

但在实际的业务中,是这样的吗?

汽车贷款业务是一个多方参与、重复博弈的业务。当某个资方调整政策后,车商还有其他资方可供选择,那么车商会如何决策呢?

《二手车贷款需求碎片化,资方直营展业面临巨大挑战》一文中我们分析过,车商会想办法让所有客户尽可能成交,并在每一笔业务中赚到尽可能多的返佣。

我们知道,市场上有多个资方抢着做业务,当有客户需要贷款时,车行会在众多的资方中选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资方,也就是说,每个资方在车行这里占住了一个“位置”。

一旦有资方调整了政策,这个资方势必在众多资方的排序中上移或下移。

如果某资方政策相对变差,排序下移,车商会把客户给排名靠前的资方,政策变差的资方业务量大概率会下滑。同时,排名靠后的资方,拿到的只能是靠前的资方不愿意或者做不了的客户。通常来说,如果其他资方不愿意或者做不了的单,客户的资质好不到哪去。

举个例子:二手车贷款中,客户是熟人交易套现或代购,前面的资方审批时,电话回访发现问题,拒批了。后面的资方电话回访时,车商自然会教客户编一套话术来应对,审批人员很难识别。

有人可能会说,资方可以通过征信查询次数来拒绝这部分客户。实际上,现在多数资方都是一个小时内就出审批结果了,拒批的,车商当天立即就给客户转其他资方了,征信查询次数信息还没更新。

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政策变差的资方,业务量下滑的同时,客户资质也变差了。时间一长,不良率可能会比以前更高。套用股市的术语,就是戴维斯双杀。

反过来,如果资方政策相对变好,排序上移,就可以优先挑选还没有被其他资方筛选过的客户。

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个问题:某资方通过提高准入门槛,降低审批通过率,能否达到降低不良率的目的呢?

如果准入门槛大幅提高,审批通过率降低的幅度过大,当车商感觉到后,就会优先向其他资方申请贷款,只有其他资方拒批的客户,才会来该资方申请。到最后,不良率可能更高。

就像我在《车贷业务模式创新的思路是什么?——由此分析车贷风险定价的可行性一文中分析的原则:

资方、车行、客户三个主体均不可或缺的前提下,一个新的业务模式,和原来的业务模式相比,三方中有一方的利益增加了,另外两方利益没有受损,这个新的业务模式就可以推行。

如果其中两方的利益增加了,第三方的利益没有受损,这个模式就比较容易成功。

如果参与的三方的利益都增加了,那就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当资方只想增加自己的利益,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调整政策的时候,可能会形成南辕北辙的结果。

以上只是理论上的推演,不是说政策宽松客户资质就一定更好,政策收紧客户资质一定会变差,实际业务中情况要复杂的多,只能说结果不一定会像我们预料的那样。

难道资方永远不能调整审批或者贷款政策吗?当然不是。说说我的浅见:

1.资方在调整政策时,就要考虑到排序的变化,综合做出判断。比如部分政策变差的同时,优化其他政策,保持整体的优势;

2.避免“一刀切”,可以就细分的车型或者某类客户进行调整。

①按车型来调整政策。比如某一类车型的不良率高,整体上不赚钱,资方应该深入调研和分析,找到不良率高的真正原因,进而做出调整。如果实在不好把握,就直接停止这部分车型的贷款业务;

②从客户特征方面考虑。详细分析逾期客户的特征,可以直接拒绝受理具有某些特征的客户,而不是提高审批门槛。这部分可参阅《具有这些特征的客户,即使资质再好,也一定会被拒批》

以上仅为个人纸上谈兵,实际业务中的多方博弈极为复杂。如有不同意见,请留言或加微信赐教:19163605052


其他原创好文:

最大隐忧!车贷行业底层价值观崩塌了吗?

SP销售人员如何快速拉近和车商的关系?

浅谈汽车金融销售流程

汽车金融SP老板个人风格有哪些类型?

直营?放二级?汽车金融SP的两难之选

汽车金融SP靠什么赚钱?

汽车金融SP未来的盈利空间

平台化的汽车金融SP,如何从车、车商、进件人员、贷款客户四个方面做好风控?

内卷的多品牌汽车金融SP,唯一的出路是……

同质化竞争的多品牌汽车金融,路在何方?

做好汽车金融的六个要素

汽车金融对经销商的价值

多品牌汽车金融SP和二级代理的相爱相杀

刘波说汽车贷款
2010年入职某主机厂汽车金融公司,2012年起服务SP。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