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常常会忘东忘西。上班出门锁门了没?锁住门再拍拍口袋,我的钥匙带没带?从厨房去卧室想拿东西,走那屋转一圈又回来了。
甚至去小店买东西,到那儿跟老板说句话就忘了自己来买啥来的。最厉害的是和别人说着话,说着说着居然会忘记自己接下来要说啥。
这就是老了么?不想承认也老了,记忆力衰退的速度这么厉害。
我昨晚打卡了没?
早上醒来一睁眼,这个念头冒出来吓了我一跳。
打了吧,我记得昨晚怕没时间打卡,还写了两篇文,然后才关的电脑。当时还截了图的,应该是打卡了。
但是这个想法怎么会这么无缘无故?
此时,脑子再也不是无意识迷迷糊糊状态。
点开微信下滑小程序,点击打卡,查看打卡记录——我所担心的还是发生了,日期是黑色显示——我再次忘记打卡了!
我像泄了气的皮球,昨晚记得截图了啊,还告诉自己一定要先打卡。我看了下相册,截图还在。
就差那一步啊!
不住地回想,截了图没打卡,我当时干什么了?
从晚饭后我就坐在电脑前,先干了一些琐碎活儿,理思路今天要写什么。然后写文章,写好一篇觉得不想发这篇文章,那就再写一篇。
再写之前告诉自己,虽然这个不发公众号但可以打卡用的。于是截了图。
然后呢?然后是定的检查有没有打卡的闹铃响了,关掉。随后是邻居打电话过来了,聊了十几分钟。
挂断电话开始写第二篇文章。中间又咨询了寒假读书营的老师一些事。
继续更文,发布文章,快十点了。
然后就收拾躺下了,还看了一会儿手机。
估计那时候就已经认为完成打卡了吧。
如果那时我再看一眼也不会漏打卡。
但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如果,时间也不可能倒流。
每次都是这样!遗憾也没用,想想是什么心理导致这种结果吧。
前面几次漏打卡,都是写了文发了公众号,以为打卡了,然后就是到第二天才想起来没有打卡。
记得第二次忘记之后专门设置了闹钟提醒自己睡前记得检查看有没有完成打卡,还是自以为占了上风。
事情一多,关掉闹钟继续忙别的,然后就认为已经打了卡,然后就没了然后。
如果再有这样的打卡,我还会忘掉吗?找不到致命原因,我觉得还是会忘!
当别的事情占了上风,成为心里主导之后,打卡提醒就默默退出,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遗忘。
怎样不会遗忘?让它成为上班吃饭必不可少的一项就不会忘了。在这之前,形成习惯意识还是要依靠强制,设置闹钟⏰,隔段时间再设置闹钟,时间晚一点,在当天十二点之前。或者在桌子上方贴上醒目提醒:你打卡了吗?
忘了就是忘了,没什么可说的。
这一年最难熬的时候都过来了,都没有忘记打卡,反而在轻松平常的日子给忘了。这就告诉自己,越是危险的地方,因为你格外小心,所以能平安无事。越是平坦的道路,越要小心。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摔一跤。
人生也是这样,无论顺境逆境,都要保持平常心。做就完了,不要去计较结果。
遗忘不可避免,但记住自己跌过的坑,为什么会掉进去,也就没有白白掉进去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