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寒假,《一起长大的玩具》共读(7)

情感   2025-01-24 07:31   河北  


一、阅读内容
共读第七天,今天的阅读内容是P79-P92,包含三个小故事,分别是《快乐鸡毛》《杨柳黄 踢毽忙》和《新年贺卡》。

《快乐鸡毛》写的是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玩鸡毛的故事。


那时候,玩具大多都是自制的,在孩子眼里,什么都可以拿来玩。一块布头、几根狗尾巴草都可能成为有趣的玩具。


不用花钱的鸡毛在孩子的世界里就成了快乐的源泉。起初用捡的鸡毛,后来就从大公鸡身上拔鸡毛,然后比赛谁贴的牢。快乐不言而喻。

这让我不由想起了我们班的孩子们。橡皮、尺子、垫板,甚至废纸都可以拿来玩。橡皮抠成小碎末做千军万马,排兵布阵,尺子加上铅笔就成了大炮,垫板可以做枪,废纸用来折飞机、纸船。


课间还能去花池里寻找落叶、小草做饭,玩过家家。一句话,没有什么是不能玩的,而且能玩出花样来。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孩子是天生的玩家。


《杨柳黄 踢毽忙》不用说应该写的是踢毽子的故事。《新年贺卡》写了婷婷每年都要给我送贺卡,虽然住对门但却仍然从邮局邮寄贺卡,显得郑重,仪式感十足。老人和孩子之间的纯真的友谊跃然纸上。


二、阅读要求
1.导读单要求:“朗读有方法”,这次阅读要求根据角色、仔细感受人物心情。

2.初次尝试和大人一起读,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加深理解。


比如:读《快乐鸡毛》可以一起看。大人问:作者小时候好玩的东西都有啥?
孩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孩子问,家长读。读完之后可以说说有什么收获,也可以互相说说自己小时候的玩具。

 
三、阅读技巧:
1.勾画:先浏览,勾画出好词好句。好词好句可以是四字词语、成语,也可以是AABB、AABC、ABCC、ABB、ABAC这样的词语,好句子一般指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或者自己觉得优美的句子。


2.标记:用△标出不理解词语,用 圈出不认识生字。读完之后再请教别人或者查字典解决。


3.提问:故事主人公是谁,讲了什么内容。


四、阅读理解
阅读《快乐鸡毛》完成下列练习
1.小时候,(   )、(    ),都可能成为有趣的玩具。
2.为了成为赢家,选择鸡毛很严格,不但要(  )、(  ),还要(       )。后来又听说(        )最有灵气,贴的时间最长,于是就开始(     )拔鸡毛。


3.“那时候,谁的书本里没夹着几根色泽鲜艳的鸡毛呢!”改写为陈述句:
(                                                )


阅读《杨柳黄 踢毽忙》完成下列练习
1.杨柳青,(   );杨柳黄,(    )。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天(      ),秋天 (        )。
2.常玩的踢毽子游戏叫(     )。


3.那位老师加入了我们,提出了花样:先是(         ),接着是(      );一会儿又用(       ),一起一落。一会儿来个(   ),一会儿来个(   ),特别厉害!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严肃——(    )   热情——(   )
5.“新鲜”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刚生产、刚收集或刚制成的。②∶希罕的,新奇的。③∶崭新华美。


在“我们觉得很新鲜,想不到这样一位严肃的老师也会踢毽子。”中选择第( )解释。在“妈妈做的面包很新鲜。”中,应选第(   )种解释。


阅读《新年贺卡》完成下列练习
1.住在我对门10号的邻居小女孩叫()。每逢新年必送我(  ),而且一定要通过(   )送。
2.婷婷叫我(    )。她送我的贺卡从(   )开始,一直坚持到(   )。
3.读完全文,我觉得婷婷是一个(              )的小女孩。

风掠过原野
阅读,跑步,写作。热爱教育,认真工作,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笔记录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