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语文期末复习——第六单元过课本

情感   2024-12-16 20:56   河北  


周一没有我的早读,今天的语文复习总感觉少了点啥。想来想去,是少了语文课文的朗读。没有读书的语文课,好像少了灵魂。


不得不说,习惯的力量真大呀!


第六单元的过课本,改了复习方式。


周五晚上我给几个学习优秀的孩子布置了一项任务,每人一个单元,自己整理总结,到学校之后,他们带着复习。


昨天晚上已经陆续到位。大概都是从字词入手,归类整理出易错字,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词语积累,课文梳理这几项。


在家长的协助下,做的还算可以。


今天就由睿睿先带着复习,我让她站在讲台上,把她整理的讲给同学听。


虽然课间我提前跟她说了要用提问的方式,让同学参与进来,不能只是照着念。进行过程中,还是她读的居多,偶尔也有提问。但是同学回答之后,和她的答案不一样,她就有点不置可否。我从旁协助,还是很快就结束了。


准备不充分,或者说我没教会孩子怎么上课,效果远不及预设。


我又从头来了一次。


1.复习字词。会认字会写字组词,归类、逐一过关。课文重点内容、课后题,有针对性地提问,知识点重复记忆,反复诵读。


2.这几篇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
血xuè(血液)xiě(血淋淋),铺pū(铺满)pù(店铺),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


3.给一类字找形近字,用加加减减换换的方法去找,每个生字找一个,并组词,多了不限,但有时间限制。


4.四篇课文的主要人物精神品质归纳总结:《八角楼上》毛主席:忘我工作。《朱德的扁担》朱德: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难忘的泼水节》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刘胡兰》刘胡兰:坚贞不屈、不怕牺牲、视死如归。


5.四篇课文发生的时间:《八角楼上》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朱德的扁担》1928年;《刘胡兰》1947年1月12日;《难忘的泼水节》:1961年。


做完这些,一节课就过去了。


后面的语文课,进行了词语听写和订正,做了试卷的基础题。


午自习前做了座位调整,孩子们各自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搭子。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大家能够互相督促,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我的反思】这节课不太理想,分析原因,是我没做好预设。学生能够在家长的协助下做出总结,进行归类整理,已经很不错了。让他们带着复习确实有困难。接下来的复习还是我来引领,孩子们积极参与,做好巩固即可。

风掠过原野
阅读,跑步,写作。热爱教育,认真工作,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笔记录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