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产品是什么?产品是我们生活中,最小的解决方案;
当我们敢把自己活成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拿起的是与市场直接交换的“勇气”;
对于一个做解决方案岗位的人来说,我一直认为的产品就是作者文中提到的几个词,“有边界”,“最优解”的解决方案;
偶然的机会和作者相识,“不想延期”的翻看了他很多的文章,我想这就是他最吸引我们的点,“独立思考”、“长期践行”、“不负余生”。
正文:
比如沟通表达的能力,让对方更容易理解和接纳自己的观点;
比如同理心,更容易走进对方内心,挖掘对方意愿,响应对方诉求;
比如结构化思维,无论是做解决方案,还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即便是做一次旅行计划,结构化思维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完成设计;
比如对行业、经济、社会现状的理解,能够让自己思想更开阔,看待生活现象更宏观、更豁达,进而得到更稳定、平和的生活状态。
我们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价别人,也习惯以自己的认知去要求别人。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很容易生气。但有没有想过,自己是否也经常给其他人造成这样的困恼呢?
其实,我觉得这一切都是缺少了产品思维中的一个重要能力:同理心。
我是从2021年才逐渐感受到同理心的力量,之前可能更多的关注点在沟通、表达、逻辑思维、方案能力等表象上。
后面渐渐发觉,这些表象的能力都需要换位思考的能力进行加持。
比如给不同的人讲解业务,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评估其接受能力。给开发讲、客户讲、领导讲,在不同的阶段讲,都需要不同的讲解结构和话术。尤其是给外行讲,如何让对方能够快速理解?如采用类比的方式。
这个类比的过程,就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哪些事物是他理解的,再去选取类比的方向。
比如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如果产品经理不了解用户,那一定无法设计出让用户满意的功能。而如何了解用户,除了进行调研分析,更重要的同样是换位思考,以用户思维分析场景和方案。
即便在和别人吵架,很多时候换位思考也能够快速理解对方的“爆发”点,并快速寻求解决方法。
工作如此,做生意也是如此。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面对相同产品的不同店铺、不同店员,相信也深有体会。能够让用户舒服,我们则更愿意购买。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这些技巧,或者被用到这些技巧。而这一类都可以归结为具有一颗“同理心”。
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能够快速跳脱出自己的认知,能够以第三方的身份客观评价,最终找到一个更优的方案,或者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
所以,同理心也像是一种“破局思维”,打破以自我基本认知为基准的思考习惯。
通过不断体会不同人、不同角色、不同环境的内在含义,迅速丰富自我的认知。
这不仅对产品经理的工作有益,对个人的长期成长更是有益。
三、边界感
边界感是一项难以量化,却能随时感知的处事方式。
比如,身边一些不熟悉的人经常问你:小伙砸,每个月挣多少钱呀?怎么还不要孩子呀?
比如一些不熟悉的人却向你开一些越界的玩笑,或者找你帮一些小忙。在行为和意识上都不知道遵循基本的边界。
我们习惯和其他人保持一个心理安全距离,只不过有些人距离远,有些人距离近。
刘润在《底层逻辑》中也有一段对于边界感的描述:
边界感的本质,是对所有权的认知。你要知道,什么是你的,什么是他的。你在你的范围内做事,他也在他的范围内做事,如果要跨越边界,就需要先征求对方的同意。
所以,能够掌握边界感的人,我们和对方相处就会觉得很舒服、适度且恰当;而不能掌握边界感的人,经常会给我们带来社交压力。
因为边界,既是礼仪,又是认知
而从产品层面,我认为边界感带来的最大作用是:认清产品的边界。
每一款产品都有自己的多种边界。如功能边界、情感边界、用户边界等。
即我们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或者不可能满足所有目标用户的需求。那我们的用户画像到底应该是什么?是否具体、是否冲突、是否守得住边界?
我们到底是选择做“大而全”还是“小而精”?大也有大的边界,做到哪一步,这个场景就够了,不要再向外扩张了。小更有小的边界,具体锚定于哪一项。
很多产品在扩张期很容易盲目扩张。这便是产品团队在商业和用户层面缺乏边界感。
当然,不同产品阶段的边界也是不一样的,当你想进一步或退一步时,对于边界的定义也一样有所变化。
这就像我们做人一样,当你想和对方成为好朋友时,边界感也要有一定的变化,要一点点的突破这条虚拟的“警戒线”。比如找不熟的人帮忙,和找朋友帮忙的心理负担是不同的。
产品团队和其他团队相处,也要注意边界感
像我之前就没有遵守这个标准,习惯用自己的管理经验对交付或研发团队指手画脚,让对方颇感压力。
不同团队之间的协同共处,需要摸索出一种相互认可的状态,并以此为界,各司其职。
当然,中间需要有桥梁频繁沟通,但你不能说:咱把桥拆了,直接把河填平吧。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与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组织保持适当的距离,是一件挺难的事情。
因为我们既认不清自己的定位,也理解不了对方的意识。
边界感,有时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
本节最后,引用一本书中的原文(书名忘记了,抱歉):
你要建立清晰的边界感。所谓边界感,就是和前辈、领导亲密无间,倾听但不唯命是从;和晚辈、下属亦师亦友,关爱但不越俎代庖;和家人、合作伙伴唇齿相依,紧密但不混淆公私;和朋友、恋人肝胆相照,理解但不越雷池半步。
四、慢思考
早在《让子弹飞》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对于“让子弹先飞一会”这句话就逐渐出圈。
当时看这部电影时,我还是个毛头小子,领悟不了其中的含义。而随着工作的深入,对产品思维的理解,越来越发现“让子弹飞一会”便是慢思考的有力体现,这是一个重要的习惯和能力。
最近在读一本《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的书,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作为拥有结构化战略思维的思辨者,要拒绝快速思考的冲动。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下的反应,当下对于问题的思考和态度,10分钟后我会怎么思考这个问题?10天后我会怎么思考这个问题。
当然在10/10/10法则下,这三个10分别代表分钟、月、年。但我觉得作为习惯性思维,10个月和10年太遥远。
能够做到10分钟(给自己舒缓情绪的空间)和10天(给自己客观思考的时间)就已经很不错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快速思考的冲动?
首先,快速思考容易被情绪主导。
无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被情绪主导之后的决策大多会显得盲目
就像很多创业型团队喜欢“拍脑袋”,凭直觉说话,错了再改,改了再错,总是在原地转圈。
就像我经常举的例子:团队工作压力很大,离职率高,招来的新人留不住,老人也怀疑人生。这些都是表象,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快速思考的结果可能是扩大招人力度,联系hr加强简历筛选数量和标准。但是即便有更多的人来,也不能即刻解决问题,而且容易让问题更严重。
进一步的思考则是团队对于识人、用人、留人、育人的一系列体系是否完备。再进一步则是团队工作模式是否需要提升(如任务的准入准出,任务在各个环节和岗位之间的协作过程是否体系化)。再再进一步则是这个团队的商业模式和战略方向是否正确。
总之,并不是说招来人,问题就能解决,因为实践证明,招来人,问题并不能解决。而负责人依然将招人作为唯一方案,毕竟这是最容易想到、最容易执行的方法,但问题却永远得不到解决。
其次,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与快速思考相矛盾的深层思考。
无论是从结构化思维,还是事后复盘角度来看,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层次思考。以数据(结果)驱动,以结构化方法拆解。其实这是一个思维习惯的问题。
就像我们在产品设计时,简单的按照用户需求设计出解决方案,缺少了用户洞察、需求洞察的步骤,缺少了对于方案业务闭环和异常情况的考量,导致评审时漏洞百出。
另外,大脑容易想当然的构建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本身是一种需要严谨论证的关系。比如刮风和下雨,小时候我们会简单的以为两者存在因果关系,但实际上学完基本的地理知识后,我们会发现并非如此。
在快速思考过程中,我们容易把很多非因果关系简单归类为因果,导致自己错误的判断。
比如张三平时脾气不好,爱指责爱甩锅。今天我提的需求他又拒绝了,他真是个不负责任的人。其实,张三也许真的发现了这次需求的不合理性。而这个隐患却被自己的“想当然”的忽略了。
因为快速思考造就了很多所答非所问的场景,让人们满足于浅尝即止的谬论中。
最后,则要打破这种习惯
在此,我分享几个在工作中切实可行的小方法:
去接一杯水,一口气干了。接水的过程是独处时间,一口气喝完是专注力时间,顺便堵住自己的嘴巴,冷静思考片刻。
下楼转一圈,或者上个厕所。
打开一个记事本,把当下的情绪和事实写下来,写是很好的排遣渠道。
尽量别找一个战壕的战友吐槽,因为这会强化当下情绪,顺便影响对方。或者说,如果你为了“倒垃圾”可以,但如果想找解决方案,最好不要。
总之,无论是和同事、家人争吵,还是遇到激动人心的事情要快速决策,亦或领导交办了什么紧急且重要的事情。当下的惯性快速反应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循环。
让子弹飞一会,以相对客观全面的视角审视这些事情,再去行动,效果可能会立竿见影
五、用心聆听
大学期间参加过一个素质拓展培训,其中有一个环节是两两一组,针对某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而讨论的形式是A讲,B听,3分钟的时间。当A讲完之后,讲师要求B向A复述刚才A说的内容,包括表情、语气等进行等比例还原。
因为B事前不知道有这个复述的环节,所以我们能够想象大多数人能够把内容较完整复述就已经很难得了,何况还有动作、语气、神态。我记得当时有一位同学,3分钟的时间,他复述了不到1分钟就结束,场面极度尴尬。
而这个活动的核心立意则是:聆听的重要性
也恰恰是因为这次培训,让我在大学期间便意识到了聆听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沟通很重要,分享的意识也很重要,但是你说出去的话,别人有没有在认真听,有没有领悟到你的画外音?这一点更为重要。
换个角度,别人在向你讲述一些事情时,你是否在认真听?是否能从中提炼抽象组织成有条理的故事?是否能够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这个能力在产品经理的工作中是一项非常玄妙的软技能。换句话说:需求洞察的关键基础是听明白对方的真正意图。
产品日常工作中,涉及到客户沟通、用户调研、同事之间的讨论、领导开会等场景,都需要我们“先听懂”。而听懂,我觉得又可以分为这样几类,或者几个阶段:
1、有没有把表面意思听完?
很多人连最基本的耐心和尊重都很缺失,在对方讲话时喜欢粗鲁的打断(除非对方的表达非常琐碎或者与你无关)。
还有人会在对方讲话时走神,无论是因为无聊,还是专注力不足,或者因为某个问题联想到其他,走神之后,对方后续的内容将无法关注。
尤其是在进行售前或者售后时,客户在提问或者吐槽,假设我们连听对方把话讲完的耐心和习惯都没有,那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
2、有没有陷入主观臆断的思维谬误?
对于聆听之后的思考,我们很容易陷入“主观臆断”的逻辑谬误中。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站在对方的思维和视角考虑问题;或者“想当然”对现象进行评判,缺少了深挖和全局思维。
即便自己是专家,也要减少轻易下结论的习惯。站在用户的实际角度看看,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为什么形成了现在的结果。
3、听完之后,你还记得多少?
从记忆曲线来看,听和记的过程属于瞬时记忆,如果对方表达时间较长,在结束之后大脑能够记下来的信息非常有限。
所以一方面需要我们随手记录,或者对于重要的内容在征求同意之后进行录音;另一方面在结束时进行总结与确认,即沟通确认的过程。
4、对方所表达的内容,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用心聆听,实际上是通过表象的表达洞察对方内在的诉求,这一点需要参考需求挖掘与洞察的方式,寻找对方的底层逻辑。
比如对产品的某个建议,实际上是为了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情感需求?增值需求?是否可以通过聆听抽象出更通用,或者更有价值的业务模式,甚至产品的盈利模式,进行商业维度创新等等。
这些,才是聆听真正的意义!
六、沟通确认
大家应该都听过“狐假虎威”的故事吧,这则故事我女儿听了几十遍,前几天我问她:你觉得其他动物是害怕狐狸,还是害怕老虎?
她说:害怕狐狸。
说实话,我有点懵...心里想,你是咋理解的,然后说:但是我觉得是因为老虎站在狐狸旁边,其他动物因为害怕老虎才躲开狐狸的。
她说:不对,就是害怕狐狸!
因为最近在读一本育儿的书,其中提到:并不是孩子能听懂你的话,就能懂你表达的意思;不是能听懂你一部分话,就能听懂你的所有。所以我们要经常和孩子确认她的理解,并且不能将自己的理解强加到孩子身上。
对于这个观点,一个狐假虎威的故事,就让我明白了。
其实与孩子沟通,和我们在工作中和其他人沟通是一样的。只不过孩子的问题更明显。
因为沟通本就是两种意识的互换,即便我们说的每一个字都认识,但对其中含义的理解却相差甚远
比如在工作中,你向别人交办任务,或者进行业务讲解,讲完之后,对方到底有没有听明白?即便他点头了,即便他说明白了,但这是真的吗?
换位思考一下,领导给你讲新知识,交办新任务,你有多少次当下就能和领导同频?
一部分人,自己知道自己没明白,会主动提问,或者会在对方讲完之后重复确认一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我是从老领导身上学到的这一点,因为我经常在和他讨论问题时,巴拉巴拉说一堆,他会先讲一句:
我确认一下哈,你的意思是XXXX对吗?
渐渐地,我也养成了这个习惯。但还有一大部分人,缺少这个习惯。这件事的指向,就是沟通需要确认
记得前两年我在做新员工培训时,对于产品介绍会分为三步:
1、给对方讲,无论是录视频还是当面讲,先把基础内容介绍一遍。
2、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对方自我消化,形式不限,这个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随时沟通。
3、让对方亲自向我讲一遍。
第三步其实就是沟通确认的过程,一定要搞明白对方是不是真的理解了。因为在对方讲解的过程中,我真的发现了非常多的问题。也正是基于这些问题,不断优化第一步的讲解形式。
之后在遇到一些重要任务时,和团队成员说完之后会反问一句:说一下你的理解。
很多人在自己没整明白的时候,不敢问。可能是怕自己露怯,也可能是碍于威严或颜面。然后按照自己错误的理解搞来搞去,最后南辕北辙。对于沟通确认的问题,我觉得要从三方面注意:
1、遇到没明白的事情,要敢于提问。如果碍于当下环境,可以私下确认,或者找你认为知道的人去问。
2、自己主动和对方确认,您看我理解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多一步确认,其实花费不了多少时间,却能提升很多效率。而且对于会议、调研、任务布置等场景下,正确的沟通确认也能增加对方的信任感。
3、你要主动让听众完成确认过程,可以是总结,也可以是提问或者互动,以便知道自己真的讲明白了,否则不如不讲。
所以,在产品思维这个大的框架下,沟通力很重要,沟通确认更重要
因为这一步是目标对齐,而且很容易被我们忽视
七、规避以偏概全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对话:
我有个朋友,在XXX行业做产品,一年能挣很多钱;
我有个朋友在做直播带货,一个月的流水能到很多钱。
类似的身边实例,总会让我们跃跃欲试,要不要也去试试?
其实,这里面就提到了“逻辑学”课程中的一个典型的逻辑谬误——以偏概全。
比如我们在做用户调研,调研了10个客户,其中有7个客户都说对A功能很感兴趣,于是团队立即将A功能研发出来并投入市场。但却发现A功能的市场反馈并不好。
抛开A功能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仅以前期调研得到的结论为佐证便是陷入了“以偏概全”的谬误。
我记得逻辑课老师曾经在指出逻辑谬误的答题技巧中说过:我们可以指出通过某个小范围样本得出的结论不准确,但不能明确建议应该把样本量扩大到多少。
也就是说,100个客户量太少了,但是多大的调研客户量足够呢?一千?一万?其实只要写上具体的数字,依然会存在谬误。
以上所举的例子,背后的思维方式可以应用到很多工作、生活场景中。我认为这类误区的本质在于“幸存者偏差”、“过度粉饰”、“吸引力法则”三个方面
以身边有人做某件事成功为例,我们关注的是这一位成功的经验,殊不知还有多少个未成功的未被发现;而且有时对方会存在过度修饰的习惯,夸大结果,弱化困难。
况且,个人所关注的信息,也容易受到影响。好比你买了某个牌子的汽车,会发现满大街都是这个牌子的车一样,而之前你根本没有注意过它们。它们始终存在,只不过个人的注意力不同而已
同理,我们在做用户调研、客户访谈、产品宣讲、市场调查等工作时,也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陷阱中,最终呈现的结果并不能佐证我们的观点。
数据是客观的,但它会以人的意愿为基准。
好比一杯水,现在还剩40%。你可以说,用这种方法,最后还能保证40%的剩余;也可以说,用这种方法,最后只能剩下40%。
那么,应该如何规避以偏概全的思维陷阱呢?
我觉得更多需要我们采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通过产品思维中的洞察力和抽象能力对样本进行评估和筛选,而非仅仅依靠结果。
对于归纳法和演绎法,前几天刚刚读完《麦肯锡的结构化战略思维》这本书,后续的文章会持续介绍。本身这些思维方式就很“玄幻”,并非几个方法就能说明白,也不一定不说方法就不明白怎么做,主要还是看自己如何整理资源、识别资源。
最后,则是在工作中应该多一步打破现有思维习惯的习惯,面对具象化的样本,有意识的提醒自己,我有没有陷入以偏概全的局部视角。
八、延迟满足
相信大家都用过淋浴,因为出水前有一米多长的软管,所以当我们在调节水温的时候,需要等几秒之后才会见效。
而且冷水和热水分别来自不同的管道,在调节器那里汇合,热水管道最外面的那一部分也是凉水,所以刚开始调节的时候,还需要多等待几秒。
我老婆这么些年一直分不清哪边凉哪边热,而且经常问:为什么你说左边是热水,但我调到左边还是凉水啊?有时话还没说完,紧接着就是“哎呀!烫死了”。然后快速调到冷水那边,幅度很大,左右摇摆,忽冷忽热。
我说,你要给它一个反应的时间,记住你的习惯水温在调节器的哪个位置。
之后一直觉得,调节淋浴水温这个现象,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视为对“延迟满足”的逆向运用。
育儿专家经常说,对待孩子要讲究延迟满足,不能总是让他们轻易获得,从而对成果不珍惜,对努力和专注不重视。
类比到产品思维中,我认为延迟满足思维至少可以应用在两个方面:客户要求、活动运营
首先是客户要求。很多美其名曰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优势”的商务、售前岗位,在初期会不遗余力的满足客户的诸多要求,以体现自身的重视程度。
而一个可持续性的客户关系有时和男女关系很像,不能一方倾斜的太严重。
俗话说“好钢用到刀刃上”,客户的要求也有紧急和不紧急之分,对于紧急要求全力以赴,对于非紧急要求,则需要掌握延迟满足的尺度,否则很容易把客户给“惯”出来,后面挖的坑,还得是背后的团队填。
在活动运营方面,延迟满足思维很好的运用了用户爱占便宜的心理,用具有诱惑力的奖品设置多个门槛,以达到促活、长停留、促转化等目的。其实就是用一个钩子把用户勾住。
就像很多优惠活动中,直接降价不如邀请用户参加活动兑换更多的优惠券。因为直接降价是即刻满足,获得优惠券是延迟满足。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比较片面的一部分,针对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用户,设置怎样的活动需要具体分析。领悟精神即可。
另外,延迟满足的前提应该是“稀缺性”或“必要性”。即要么这个成果能勾住用户,让他们有耐性等待;要么这个成功于用户而言是必须要得到的,他才愿意等待。
不过,如果我们能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将等待的过程“去枯燥化”,也是一种有效的设计思路。
记得之前看过一篇设计类文章,对于一个简单的进度条,大家都玩出花了。而大多数B端产品,这个进度条真的是...一言难尽。
以前我会认为延迟满足是将目标阶梯化,是一种手段。而现在,我觉得这更是一种思维,或者说,是一种智慧。
九、寻找更优解
再来列举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
上下班通勤的路线,如果我们不采用公共交通工具,而是自己选择路线(骑车或开车),会有三种结果:
1、每次都按照常规路线走;
2、通过一段时间的摸排和尝试,寻找一条适合自己通勤的路线;
3、在第二条的基础上,针对几种特殊场景寻找备用路线。
以我老婆为例,她属于典型的第一种。美其名曰“死等”,认准了这条路,无论路况如何,很少做出改变。
以我为例,我属于第三种,无论是开车还是骑车,我都习惯把家到公司的大路小路都在地图上预演几遍,也尝试几遍,最终选择一条相对时间短,堵车可能性小的。
之后在遇到某些路段堵车,或者交通管制时,也有备用路线。比如我上班会路过六七个学校,其中有两个学校每日必堵,但在暑假期间,这里畅通无阻,而且距离更短。
几年前我会在晚高峰时间去接老婆下班,这段路按照导航走,至少要40分钟,但我找到了一条小路,基本在25分钟左右就能到达。
以上这个例子,类比到工作中,其实就是在方案、设计层面不断寻找“更优解”的思维方式。即:现有流程或设计,还有优化空间吗?
当然,这件事背后还需要具备跳出惯性思维的意识。
比如几年前做某个功能0-1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个很普通的Excel文件上传操作。按照我当时的惯性思维就是,上传之后反馈成功或失败,如果失败了,具体哪里失败需要人工排查。
但是领导说,不要人工排查,系统应该提示哪里有错误。于是我们做了一步优化:失败的反馈信息中会提示“文件中包含XXX错误”。
领导又说:这不还得人工排查吗?我要系统定位到具体哪一行、哪一列有错误。于是我们又做了一步优化,用弹框文字提示:X行X列存在XX错误。但一个文件错误量超过5个之后,弹框内的信息会很丑。
领导叒说:让用户的体验好一点...就这样一次次的优化,最终这个文件上传的功能反复改了十几版,不仅在错误提示,还有风险提示、错误修改、快速定位、用户交互等方面都进行了升级,致使这个功能在产品初期成为了我们的推广亮点并申请了发明专利。
这个过程,便是领导对于不断寻找“更优解”的要求,也是在此之后,让我对需求分析师和产品经理的岗位区别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把这个优化的思维拆解,我觉得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
1、通过用户视角和场景视角明白产品/功能的真正目标;
2、绘制场景地图或用户旅程地图,在地图上的每个节点进行结构化发散;
3、多问几个为什么、还有吗、然后呢?
4、始终保持“精进”的心态。
人都是懒惰的,行为会懒惰、思维会懒惰。对于产品设计而言,思维的懒惰意味着缺少创新能力,意味着逐渐被市场抛弃
所以,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作为产品经理都应该拥有一颗不断寻找更优解的心。
十、选择与放弃
做选择有时候真的是太难了,我从两个角度聊一聊“选择”。
1、所谓被迫,其实也是主动
比如你的女朋友要你陪她逛街,其实你是不愿意去的,你可能想打球、聚会、或者打游戏。但是如果你不选择逛街,可能会面临争吵,耗费很多精力哄对方开心。所以你被迫选择了陪她逛街。
因为是被迫的,所以你心情很差。但实际上,只要是选择,都不存在“被迫”,都是自己的主动选择,因为双向权衡之后,A与B之间你主动选择了你认为的A。
如果有一个A+的更优选项,我们一定会选择A+。正是因为没有A+,在A和B中,我们做出了当下相对更优的选择。
所以,没什么被迫,都是自己选的。因为你完全可以不这样选,只是另一个选项的结果,我们更不愿意承担罢了。
工作中也是一样,你在公司工作不开心,想要离职,是继续工作还是离职,无论多么难以抉择,最终的决定也是你当下的相对更优解。
2、选择意味着放弃
《底层逻辑》这本书中提到:
学会选择,常常就是学会放弃:选择一个,放弃其他。选择有时比努力重要,但放弃有时比选择更重要。我们应勇敢选择,然后享受好处,承担坏处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陷入选择困难,其本质是不愿意放弃另一个。
比如工作中的多种解决方案,似乎效果差不多,但又不能都要,一定要做出选择时,我们可以采用“放弃思维”来评估。
把不可量化的事情量化,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
我们可以区分多个维度和指标,为各个指标评分,或者从各个指标角度考虑,哪个可以放弃。比如从用户画像、业务价值、商业价值、成本、时间周期、投入产出比等多个角度进行量化。
从10个选项中选择1个很难,但从10个里放弃1个却很容易。当我们难以抉择时,换个角度看看哪个更愿意放弃吧。
当然,做出选择的另一个难题,是对于选项的全面考量和推演,这里又要运用到深度思考、结构化分析、评估推演等思维方式。所以,产品思维中的各个分支,都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我越来越觉得,工作只是生活的一个载体和缩影,两者看似平行实则相交,看似是不同的两个轨道,却又环环相扣。所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背后的底层逻辑在生活中也是相通的。
当我们能够以产品思维领悟某一项事件,再通过迁移类比提炼抽象的方式,复制到同类型下的不同事件中,很多事情也就捋顺了。
愿每一位产品人都能在产品工作中抽象出自己的处事哲学。
产品和人一样,都应是独一无二。
别忘了记得点关注,人工码字,原创不易,谢谢你的转发。
个人微信:13728833102,加我后台回复“GPT”领取售前Prompt工具包
别急着走,有启发就“一键三连”,交个朋友,由于改版,劳烦大家动动大拇指点击一下“看一看”、“精选”,最好“⭐ 星标”一下公号,这样推文发出,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栏,辛苦大家了。
更多干货推荐阅读:
产品拆解|三年累计亏损11亿,企业SaaS聚水潭的上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