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是ALL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70%-80%[1]。虽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良,B-ALL患儿的5年总生存率已达90%以上,但仍有15%-20%为复发/难治患儿,其5年和10年的生存率仍较低。大量研究表明,MRD阳性患儿导致较高复发率和较低生存率的发生[2,3]。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和降低化疗副作用,生物免疫疗法—贝林妥欧单抗成为目前新的治疗方法热点。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近期,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小儿血液科杨丽华团队在《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对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该团队收治的40例使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B-ALL患儿临床及分子学资料和贝林妥欧单抗使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初治MRD阳性患儿缓解率高于MRD复发患儿(100.00% vs. 80.00%),MRD<0.1%患儿缓解率高于MRD≥0.1%患儿(100.00% vs. 84.62%)。同时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5%,但均为3级或以下且药物可控。
研究结果:
1.患儿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
研究队列纳入珠江医院小儿血液科使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的B-ALL患儿40例,男23例,女17例,中位入组年龄为6岁4个月(1岁5个月~14岁)。MRD复发组的11例患儿中,10例为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前MRD+,中位数为2.09%(0.02%-46.25%),初治组的29例患儿中,8例为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前MRD+,中位数为24.89%(0.01%-81.19%)。初治组中4例在诱导阶段使用倍利妥,均为MRD+,中位数为77.35%(27.14%-81.19%);8例在巩固阶段使用倍利妥,4例为MRD+,中位数为0.02%(0.01%-22.63%);17例在维持治疗阶段使用倍利妥,均为MRD-。(详见文献表1)
2.贝林妥欧单抗治疗短期有效性分析
MRD复发组中,80.00%患儿获得MRD缓解。初治组中100%患儿获得MRD缓解。两组MRD+患儿中13例MRD≥0.1%,中位数为16.28%(范围:0.66-81.19)%,84.62%患儿获得MRD缓解;5例MRD<0.1%,中位数为0.02%(范围:0.01-0.03)%,100%患儿获得MRD缓解(图2)。
图2 初治和MRD复发组中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前MRD+患儿对治疗的缓解情况
注:18例MRD+ 患儿,16例MRD缓解。其中初治组MRD+ 患儿8例,均全部缓解;MRD复发组MRD+患儿10例,8例MRD缓解。其中MRD<0.1% 组5例,均全部缓解;MRD≥0.1%组13例,11例MRD缓解。
生存分析表明,治疗后6个月内,MRD-组全部存活,MRD+组2例患儿死亡(分别在治疗后第169d和第180d),2例患儿失访,OS分别为100%和88.20%(图3)。MRD-患儿,持续MRD阴性且存活,中位时间为10.7个月(7.9-23.4个月)。
图3: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前MRD+组和MRD-组生存分析曲线
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后6个月内(包括第180天),MRD+组与MRD-组的OS率分别为88.20%和100.00%(χ2=2.547,P=0.11)
3.安全性分析
16例患儿出现了3级或以上的不良反应。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分别为CRS:42%,感染:30%,神经毒性:2%,胃肠道疾病:4%,骨髓抑制:8%,肝酶升高:14%。未有CRS 4级情况发生。统计分析表明:性别、治疗前4周内是否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治疗前MRD是否阳性、是否剂量递增、鞘注化疗是否≥2次等因素不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和CTCAE 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但连续用药天数>21d更容易发生CTCAE 3级或以上的不良反应(P=0.00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MRD≥20%是CRS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15.00,P<0.05);MRD ≥20%、鞘注 ≥2次和连续用药天数达到28天是肝酶升高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7.50、18.75和14.00,P<0.05)。把上述单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后,结果示:MRD ≥20%是CRS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19.23,P<0.05)。
ROC曲线分析结果示:治疗期间当MRD+患儿IL-6升高至治疗前3.65倍时可以最佳预测CRS的发生;治疗期间当MRD-患儿IL-10升高至治疗前1.75倍时可以最佳预测CRS的发生(图4)。
图4 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期间B-ALL患儿细胞因子变化与CRS发生情况的ROC曲线图
注:A、当IL-6在治疗过程中升高达3.65倍时,能最佳预测MRD+组CRS的发生(P<0.05,AUC:0.795,敏感性:88.2%,特异性:71.1%);B、当IL-10在治疗过程中升高达1.75倍,能最佳预测MRD-组CRS的发生(P<0.05,AUC:0.849,敏感性:76.9%,特异性:84.4%)。
本研究结论:
本研究显示,贝林妥欧单抗治疗MRD+患儿中,MRD<0.1%患儿的缓解率高于MRD≥0.1%患儿,同时初治患儿MRD缓解率高于MRD复发患儿。贝林妥欧单抗治疗MRD-患儿中,MRD持续阴性并存活。在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期间,虽出现一定程度不良反应,但均为3级或以下,且药物可控。考虑短期内贝林妥欧单抗有较好的疗效,且总体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Katz A J, Chia V M, Schoonen W M, et a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n assessment of international incidence, survival, and disease burden[J].Cancer Causes Control, 2015,26(11):1627-1642.
[2]Zhao J, Song Y, Liu D. Recent advances on blinatumomab f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J]. Exp Hematol Oncol, 2019,8:28.
[3]Gokbuget N, Dombret H, Bonifacio M, et al. Blinatumomab for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in adults with B-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J]. Blood, 2018,131(14):1522-1531.
第一作者
黄思颖 小儿血液科
杨丽华 小儿血液科
供稿:黄思颖
审阅:杨丽华
编辑:胡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