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秋天,当我投入著名电影史家李少白先生门下,跟在座的大多数年轻的与会者一样,开始攻读电影学博士学位的时候,我就很快知道了郦苏元、胡克、钟大丰、陈犀禾等学者的名字,并有幸领略他们坐镇一方、纵横学坛的风采,并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在人的一生中,电影学术和电影史研究是非常值得的,作为文、史、哲等经典人文学科大树间的一丛苇草,电影学术拥有自己的尊严。
这一次,非常高兴能在郦苏元老师的主持下,点评C组“影史钩沉”6位学者的论文。各位参与者,应该也是非常难得地感受到了老、中、青三代电影学者,在世界观、价值观和学术观方面的共性和特征。尤其郦苏元老师的什刹海文渊阁回忆杀,还有颇具某种针对性的“真话”和八卦,或许会更给各位留下深刻印象和长远影响。从各位的笑声和内涵的眼神中就能体会到这一点。
回到6篇论文。
经过6位作者的反复锤炼和年会的精挑细选,学术质量和发言水准自然是超出一般,令人赞叹。应该说,各位的治学态度、史学素养、前期准备、研究能力尤其史料挖掘、文献整理的功夫和功底大大超出了我个人的预期。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讲师刘磊的《中国早期电影研究社团活动考论》竟然能够找到1920-1943年间中国成立的电影研究社团70家,不得不佩服民国“电影研究”之繁盛;南京师大副教授游晓光《本土化与现代化的实践——近代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电影活动考论》应该也是目前对此论题最全面的考察了,如果能在“论”亦即本土化与现代化之关系领域展开深度分析更好;同样研究青年电影会,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张仕林的《需求引领与多维参与:基督教青年会与中国早期电影的生产》聚焦在电影生产的视域,问题意识和基本观点也更加明确;南京大学郭昱岑的《抗战末期华北电影公司的多元化经营考察——兼论其与“满映”的关系》对“华电”后期电影活动展开创新性研究,敢于对此前观点提出新的论证,并提出非常复杂也最为重要的“自主性”问题,值得在已有丰富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日本及其他文献,进一步深耕;同为沦陷电影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讲师钟瀚声的《东亚殖民视阈下的“满洲开拓”文学及其影像建构——以<白兰之歌>为中心的考察》聚焦在《白兰之歌》的小说和电影双重文本的比较阐发,并在中日语境中深入比照,对跨国电影及其主体问题这一根本问题展开讨论,是一篇相对成熟的论文。日本东京大学博士生庞鸿《从身体到个体——从<上海新风>出发试论20世纪70年代外国来华拍摄纪录片》主要从日本纪录片牛山纯一1978年在上海拍摄的纪录片《上海新风》出发,主要从影片文本及其社会文本的层面,结合安东尼奥尼、伊文思等人在中国的纪录片,讨论了特定历史语境下外国人镜头里的中国和中国人,颇有开掘,值得进一步探讨。
期待在此后的年会中总能遇见,期待电影史年会一年一年办下去。学者怀抱理想,学术能够延续,永远是国之大运,人类之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