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赶飞机的路上,曾老师发来了她的课题申报书。我现在的眼睛让我不能在车上专注地看手机,所以只能和她抱歉要等我下了飞机打开电脑再看。她说没关系。但是对我来说,课题申报是争分夺秒的,因为大家的申报书或多或少都需要修改,有一些需要大改。
当我用电脑打开她的申报书时,非常地惊喜,去年所有的指导到今年显像化了,她在学习中成长了,这是一份内容充实、格式规范、重点突出的申报书。我仔细看完整篇,很高兴地和她说:“写得很好!”
巧就巧在,回复曾老师之后,收到了另一个老师的消息,求带课题挂名。近年来,我不止一次收到求课题挂名的消息,我统一的回复都是:“进课题组要干活,不单纯挂名。如果你们要申请,我愿意认真指导,前提是得留出足够的时间。”
2023年度工作室立项区课题7项,全是老师们一手一脚写出来的。
2024年度工作室成员目前形成申报书5项,还指导了非工作室老师2项。
曾老师的成长告诉我,一定要坚持“授人以渔”。从成果上带着老师们成长是最快的事,但是我并非那样的大咖,自认社恐的自己也建设不了那样的平台,但是我可以做技术支持,用研究方法支持老师们的成长。
授人以渔,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只有自己不断地进步,当老师们需要支持的时候,我才能给予强有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