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 | 刷题的内核复习思维

文摘   2024-08-29 22:51   广东  

一旦涉及到高考复习,至少会出现两个流派:基础派和应用派。

基础派认为一定要夯实基础,记清楚每个细节。比如细胞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反应式一定要能写出来,包括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以及发生的场所。记好了才能去做练习。

应用派是认为要在应用中掌握原理,会用了代表掌握了。比如,酿酒和做馒头中都用到酵母菌,甚至有时候做馒头也会闻到酒味,为什么同是酵母菌却可以干两件事呢?——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从问题出发,再学习原理,再应用到解决问题。

那么刷题的人是什么流派呢?是应试派。

自从我了解高考以来,就知道刷题。本人最疯狂的时候连续21天,每天刷5套卷子,语数英物化各1套,刷完就完成了蜕变。彼时的关键要素是:1. 已经完成了一轮复习;2. 我有很多方法需要巩固;3. 我需要限时提分。

我做老师的时候,虽然没有给学生一套套地去做练习,但是我先进行了习题筛选,相当于减少他们刷题的无效消耗,只刷有效的题。

刷题的内核复习思维是针对要突破的点进行刻意练习

以前命题不需要情境的时候,刷题非常有用,各科的核心方法反复地考,以至于一些命题关键词一出现,考生就能知道命题者的意图。

现在情境化命题以后,刷题依然存在,只不过大家的目标变成了希望能刷到类似的情境,这是错的。情境千变万化,唯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原理不变。

比如,选育优良种鸡、培育优良玉米品种、人类优生等虽然物种不一样,但是育种应用的规律一样。学生就要在不断地练习中逐步掌握遗传规律。

如果学生的遗传规律掌握不好,并不是背熟减数分裂的过程、把孟德尔豌豆杂交的遗传图解默写得滚瓜烂熟、熟背“无中生有、有中生无”就能考得好的。一定要在练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再巩固再应用。

2024年18(1)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首先要判断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这个系谱图并非常规用“无中生有、有中生无”就能判断的,还要再结合患者与正常人的比例、患者男女比例进行综合思考。

学生学习或复习“无中生在、有中生无”“代代遗传”“隔代遗传”的时候肯定也有掌握不好的时候,此时是再多默几遍口诀还是给不同的遗传系谱图去刻意练习呢?我想就算口诀不能立马背下来,在做题中出错了再纠正肯定会让他们对口诀理解得更深吧。

为解决一个核心原理的理解问题提供一系列不同情境但原理相同的试题就是刷题。

以上谨代表本人观点,同时也尊重各位的观点。

博贤学堂
深耕中学生物学教研,分享课堂教学、命题、课题、工作室建设、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探索实践成长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