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社会与教育栏目。
“你学习不是为了我们,是为了自己。”
每当看到考卷上不是那么如意的成绩,潦草伪造的家长签名,抄错答案顺序的作业册子,和家里那位仿佛生来就和读书是死敌的小孩,这句话就会从无奈又失望的父母嘴里冒出来。
这句话本身可太对了。
作为父母,我们深知学习给我们的人生,以及现有的成就所带来的帮助。如何让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单单把这句话说出来是不够的。
什么是为了自己?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或许可能是难以理解的。
美国的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他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指出,身份危机(Identity Crisis)是一个出现在青春期,非常重要,很多人都难以逾越的阶段 [1]。很多人即使经历了青春期,也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认知。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不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的情况下,从何谈论“为了自己”。
Credit to Pinterest
“为了自己”的前提是认识自己
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指出,青春期是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被称为“身份认同与角色混淆” [1]。在这个阶段(12-18岁),青少年面临着自我意识的重要发展。
Credit to MiaoXinLi
那些能够清晰认识自己的青少年,相比于那些试图摆脱父母或朋友影响的青少年,通常会在成长过程中建立更明确的目标和自我认知。依赖父母进行社交互动和选择的青少年可能更容易经历角色混淆,而那些追求个人兴趣的青少年则能更好地塑造自己独立的身份。
身份认同很少被中国人所谈论。
我是谁,我想记住什么,我又想代表什么。这起初确实是一种更加盛行于殖民主义的文化。
但或许某种程度上,很多人直到长大也不明白自己究竟想做什么,亦或是找不到人生的目标,这些迷茫和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缺失有些许关系吧。
很多孩子在人生初期把高考当做是目标,并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可是在进入大学,如释重负,却突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有些人选择放飞自我,而有些人则陷入对未来的迷茫之中。
当你告诉孩子学习是为了考上好的学校,找到好的工作,拥有富足的人生,这的确是一种有效的正向反馈,它能帮助孩子意识到学习可以给自己带来财富和成功。但是学习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做的是:
学习的过程或许更重要
我们希望孩子不仅仅关注学习的结果,而是更应该关注学习的过程。我们如何通过学习的过程发现自己所擅长的、所感兴趣的领域和技能;如何通过学习的过程了解到解决困难的方法,锻炼做出判断、以及思考的能力,这些是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的。
好的成绩不只可以带来想要的礼物
当孩子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父母可以尝试避免利用物质方面的奖励机制来对孩子进行“鼓励”。如果物质的奖励是学习的意义,那么当它不复存在的时候,在孩子眼里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
Credit to Pinterest
你是否比孩子还担心他们的成绩
无论孩子获得了怎样的成绩,父母情绪上的大幅波动都可能会给子女带来一定的影响。有时候,孩子可能会把学习当做是“为了父母”,只要获得好的成绩爸爸妈妈就会开心,而考砸了就会挨骂。但我们希望的是,孩子能够意识到成功和失败都将是必然的经历。引导孩子学习应对挑战的方式,好过用情绪淹没他们。
在中国教育中被忽视的
应试教育体系本身的特性,导致很多人难以避免地去把关注点放在成绩和结果上,因而忽略了去引导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探索。
有很多父母对子女说,现在你们不明白没有关系,等你长大了就明白我们的苦心了。诚然若是,学习给人们带来的帮助必然是深远的,我相信这是大部分人在长大以后都可以明白的。
可是,这不应该被当作是用来控制孩子的前半段人生的正当理由。
即使子女是一个“完美”的小孩,他听你说的一切道理,做你帮她做的所有决定,甚至最后这些决定都是所谓正确的,但他们活出的,是你想要的人生。
我们也许希望孩子成功,也许希望孩子幸福,但那是他们的人生。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主张的平等理念认为,尽管成人和儿童在认知和能力上存在差异,但任何一方都不应倚仗优越感居高临下 [2]。作为父母,我们能够做的更多是提供建议,真正的决定权应当掌握在当事人手中。
Credit to Pinterest
许多人渴望成年并追求独立生活,部分原因可能是儿童时期父母的过渡干涉。无论是兴趣,选校,专业,甚至是工作,这些人在人生中的很多重大决定上都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决断权。无论他们的生活是否过得顺利,他们都还未真正意义上的开始自己的人生。
站在父母的立场上,希望利用自己的人生阅历让孩子少走弯路,这一定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无论孩子自己做出的决定是什么,“正确”与否,都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和人生。
幸福建立在个体自由的基础上,”为了你好“此时此刻或许是一个伪命题。我们相信孩子站在父母的肩膀上能够得到很多的帮助,甚至可能真的可以因此过上所谓的“更好的人生”,但是在给孩子创造条件、提供选项的同时,考虑给予孩子接受与否的自由也是值得的。
与其为孩子铺好前方的路,不妨把问题留给他们自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话题-
欢迎读者们私信留言感兴趣的话题。
-合作-
如果感兴趣与‘佑崽YouZai’合作,
欢迎联系我们团队的工作邮箱:
youzai.team@gmail.com
References
[1] Erikson, E.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orton.
[2] Adler, A. (1927).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Fawcett.
关注我们,期待和大家思想碰撞的每一天。
微信号|YouZai_2023
人类幼崽说明书。
作者: Rosie
编辑: Miranda
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