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永王叛乱被流放,李白到底冤不冤?

文摘   文化   2023-08-26 19:54   江苏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的安禄山,召集属下及契丹、室韦、突厥、同罗、奚等民族共计15万,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叛乱。由于朝廷没有防备,安禄山叛军势如破竹,十二月十二日便攻陷东京洛阳。这场长达八年让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内战,因叛乱将领以安禄山、史思明二人为主,故称为“安史之乱”。



  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六月,叛军攻陷潼关,进入长安。唐玄宗在六军护卫下,携杨贵妃姐妹及公主、皇子、妃子等人逃往蜀地。途经马嵬坡(今陕西兴平西)时,军队哗变,杀死宰相杨国忠,并逼玄宗皇帝赐死杨贵妃。太子李亨因当地百姓请留抗击叛军,遂与玄宗分道,北上灵州(今宁夏灵武)。七月,李亨在灵州自立为帝(即唐肃宗),改年号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玄宗心尤不甘,于是广封诸子分领天下节度使,名义上抗击叛军,实欲消弱肃宗权力。其中,第十六子永王李璘被任命为山南东路、岭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成为拥兵数十万、疆土数千里的大军阀。

  天宝十五年(756年)九月,永王李璘由襄阳到达江陵,招募数万勇士为兵,任意补设郎官、御史等官职。十一月,李亨敕令李璘离开是非之地,回到蜀中父亲身边。《旧唐书·李璘传》载:李璘幼年丧母,由兄长李亨抚养。李亨视如己出,不仅亲自喂食,还常常怀其同睡。此时,李璘野心膨胀,欲效仿东晋割据江左,无视李亨敕令。十二月,李璘以东巡为名,与其子李偒率大军沿江东进,丹徒太守阎敬之因带兵阻止被杀,江淮为之震动。肃宗随即任命高适为淮南节度使,管辖广陵等十二郡,又任命来瞋为淮南西道节度使,管辖汝南等五郡,让他们与江东节度使韦陟共制李璘。

  至德二年(757年)二月,在忠于肃宗的朝廷大军围剿下,李璘父子兵败身死。

  李璘父子的死党与幕僚,因参与叛乱,悉数入狱。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谪仙李白。

  被玄宗“赐金放还”、高调“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如何做了永王的幕僚?


  本来,早在天宝十五年(756年)初,李白和妻子宗氏(第四任妻子)就已南下吴越避难。这年秋天,李白听说玄宗去了成都,亦欲入蜀追随玄宗,便沿长江西上。行至庐山脚下时,李白突然改变念头,决定上山隐居。李璘东征时,得知李白隐居庐山,遂征其入幕。李璘很大方,出手就是五百两金子的见面礼。

  李白心动了。当然,让李白心动的并非金子,而是可以让他实现“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远大抱负的机遇。当年,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然给足他面子,其实也判了他仕途的死刑。至少玄宗一朝,不会再用他为官。而今,老皇帝的儿子、新皇帝的弟弟,权重兵广的永王李璘,或许就是他心中期盼的“明主”。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上了永王“贼船”。

  追随永王李璘,对李白而言,是一次政治投机,更是一次政治赌博。结果,李白赌输了,还险些赔上性命。幸得御史中丞宋若思、宰相崔涣等人全力营救,才免除死刑,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

  乾元二年(759年)春,李白行至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东)时,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大赦天下。李白得此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后来,李白曾作长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追忆自己因跟随永王东征获罪被流放夜郎以及遇赦的经历:“帝子许专征,秉旄控强楚。节制非桓文,军师拥熊虎”、“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李白说永王受皇上诏命,管制楚地,但他不是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人物,只不过拥有勇猛的将士罢了。又说自己当初在庐山隐居,是永王的水军半夜来到浔阳城,胁迫他上了船。永王赏赐他五百两黄金,但他视黄金为浮烟。他辞了官,也没有接受赏赐,结果还是被流放夜郎。一边给自己洗白,一边为自己叫屈。


  然而,李白跟随李璘东征时,为赞颂李璘“功绩”而谱写的《永王东巡歌》(共十一首),却出卖了他: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

初从云梦开朱邸,更取金陵作小山。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能写出“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这样诗句的人,会看不出永王的野心?

  诗歌,可以理想;政治,岂能浪漫。从追随永王这段经历来看,李白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辅佐帝王的政治家,就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浪漫诗人。或许,玄宗皇帝当初“赐金放还”李白,正是出于这种认识。

  重得自由的李白,仕心再次萌发,曾多次求人荐引。或许因为有政治污点,均以失败告终。

  李白生命最后两年,来往于宣城、金陵旧游之地,生活相当窘困,几乎是依靠他人为生。

  上元二年(761年),病困交加的李白,不得已投奔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762年)十月间,病榻中的李白,自觉来日无多,将手稿交给李阳冰,并赋《临终歌》一首:“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一个月后,六十二岁的李白,带着满怀的自负与不甘,与世长辞。


往期文章
———————————————
“二十四桥”的文学嬗变
弥陀巷里的少年朱自清
杜甫与李白
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
一树梨花压海棠

渔父乱弹
此平台仅发布广陵渔父本人及朋友的文学作品,欢迎交流,欢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