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个关注吧了解更多抗癌信息
新的一期【薇薇道来】直播来啦,专家是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乳腺中心李薇教授!将在12月17日19:00,为大家带来骨质疏松的饮食秘籍。点击下方卡片,立即预约起来吧!
2024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国产HDACi恩替司他(Entinostat)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用于治疗HR+/HER2-,经内分泌治疗复发或进展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HDAC是首个获得临床验证的表观遗传靶点。恩替司他则是一种新型HDAC抑制剂,可选择性针对HDAC,通过诱导p21表达、上调PTEN水平等克服CDK4/6i耐药;其次,可以功能性激活ERα和芳香化酶以增强AI敏感性,并通过重塑染色质相关蛋白质恢复ER启动子沉默;此外,恩替司他还存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自噬、坏死、调节免疫等机制,从根本上保障抗肿瘤作用。
可以说,HDAC抑制剂(HDACi)也是CDK4/6抑制剂经治后的选择之一,且不受标志物限制[1]。本次获批基于一项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牵头的Ⅲ期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EOC103A3101)[2]。
该试验纳入了18~75岁、HR+/HER2-、经既往内分泌治疗复发或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包含绝经前及绝经后患者,其中绝经前及围绝经期患者需伴随药物去势治疗。
本次试验的主要研究终点为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PFS、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临床获益率(CBR)、安全性等。研究结果显示,恩替司他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长于安慰剂组(6.32 vs. 3.72个月),且恩替司他降低了24%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
同时,恩替司他的中位总生存期(mOS)为38.39个月,降低死亡风险17%,显示出了较好的生存获益。
在CDK4/6抑制剂耐药患者中,恩替司他也显著降低了43%的进展风险。在既往接受过解救化疗的患者中也同样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且恩替司他在无内脏转移、原发内分泌耐药、既往未使用过氟维司群的患者中获益更明显。
在安全性方面,恩替司他组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主要导致停药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和贫血等,但总体安全性可控。
首先,恩替司他生存获益较长,是目前唯一延长HR+/HER2-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的HDAC抑制剂。
其次,恩替司他更便捷,不用检测靶点,治疗间隔时间长(一周只需服用一次),口服用药便利性强。
此外,恩替司他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因此治疗过程中,应该多关注骨髓抑制的情况,定期检查血常规。
此次临床研究证实了恩替司他在对于中国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针对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后,恩替司他的出现也为这类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姐妹们还想看有关哪方面的讯息?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互助君将在第一时间更新!
主要讲述乳腺癌患者术后管理,带你重拾自信与美丽。
主要讲述乳腺癌治疗的全攻略,助力患者从诊断到康复的每一步。
最新一期【觅友曼曼聊】专家直播!主要讲述降低复发风险。
主要讲解新的治疗策略,新选择新希望,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必看。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吧温馨提醒:文章旨在传递疾病知识,不作为诊疗方案推荐及医疗依据。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零零
参考来源:
[1]Xu, Binghe et al. “Entinostat, a class I selective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plus exemestane for Chinese patients with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vol. 13,5 (2023): 2250-2258. doi:10.1016/j.apsb.2023.02.001
[2]Xu B, Zhang Q, Hu X, et al. Entinostat, a class I selective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plus exemestane for Chinese patients with hormone receptor-posi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Acta Pharm Sin B. 2023;13(5):2250-2258. doi:10.1016/j.apsb.2023.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