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如果爱 请大爱

2024-08-10 06:30   福建  


今天是8月10日,农历的7月7日,正是一年七夕节。

提到七夕节,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牛郎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但是你知道吗?七夕节起源比牛郎织女神话的历史更久远。



七夕的由来


七夕又称为乞巧节,起源于上古时期,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古人观察星象,发现天上有两颗被银河相隔、但是又非常明亮的星星,结合当时男耕女织的社会背景,分别叫作牛郎星与织女星。



七夕”一词缘引于“七做一回夕乞巧”,这个节日普及在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已成为普遍的节日。据考证,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是以牛郎织女为题材而情节又较为完整且最早的作品。


《荆楚岁时记》中关于牛郎织女故事的记载就较为完整,且更富有神话意味:“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其一年一度相会。”又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至此,这个富有神话色彩的爱情悲剧故事才归于完整。


隋唐是七夕节大发展的时期,虽然其习俗基本上和魏晋相同,但其规模和盛况远超前朝。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



七夕节不只有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还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最普遍的就是女子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比如吃巧果、拜仙乞巧、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另外俗传七月七是文魁星的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也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魁星保佑自己考运亨通。其中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至今日,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七夕已成为一个象征爱情、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如何智慧看待爱


七夕节从最开始祈求心灵手巧,到现在已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每年的七夕都是恋人们表达爱意、互述衷肠的甜蜜日子。


提到爱情,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甜蜜、美好、幸福,这是我们所向往的爱情。但有时却是,爱情有多甜蜜,就有多伤痛。恋爱中的人容易因对方而情绪大起大落,彼此间的感染力也非常强,带给彼此的伤痛也非常大。



我们该如何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呢?佛法的智慧又是怎么看待爱情的?


牛郎织女每年相聚一次,千百年来忠贞不渝,这样的爱情是人人所向往的。可心念是无常的,现代社会诱惑众多,忠贞不渝的爱情变得更为稀有。如何才能创造持久而又纯粹的爱情呢?需知爱情也是缘起的,唯有创造持久的因缘才能创造持久的爱情。


比如要有共同的信仰,建立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共同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建立共同的人生追求,乃至共同发愿尽未来际走在菩提道上,相互增上。有了这些因缘为基础,这样的情感更有可能持久。


有的人很“无我”地爱上他人,其实并非真正的无我,而是把对方执以为“我”,执以为一切。因为太“无我”,万一对方不再爱自己,就觉得活不下去了。在这个浮躁多变的时代,爱上一个人时别太“无我”,而要保有一定的独立性,否则会深受其害。


而且,人间情爱是建立在渴求的基础上。当你爱上他人的时候,也是在建立对爱的渴求和执著,这就要求双方形成对应关系并保持专注和稳定,才能从中获得幸福。但在这充满无常和诱惑的时代,保有专注和稳定变得尤其困难。所以,今天的爱情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得到幸福的难度也就更高。

常言道“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佛教认为狭窄的、强烈占有的情感是痛苦、短暂的,不可能永恒。爱一个人容易受伤,爱一切人反而不会受伤。因为爱一个人会引发贪著,而爱一切人则能生起广大的慈悲。唯有具足无限悲心,才能建立永久的大爱。


是的,爱情之所以会伤人,是缘于我们的贪爱,我们的执着。面对爱情,请努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做到爱而不粘着。如果能开发内在的智慧与慈悲,从爱一个人到爱更多的人,不断地扩充心量,相信我们都能更有智慧地面对爱情、面对爱。


愿你我挣脱情的枷锁,爱的束缚,别再为爱受苦。



撰稿:曹同学

责编:善芥

审稿:善祉、慧凌


泰宁静心禅院
山水逢甘露,静心遇桃源
 最新文章